书房就是我的全世界随笔散文散文

古人借诗赞师长

2017-02-27  本文已影响148人  雨巷葳兰
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中国有着悠久的尊师重道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把师徒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在武侠小说中,师傅更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手握徒弟的生杀大权。那么在古人的诗句中,他们又是如何表达自己对教师的赞誉之情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一句广为流传赞美教师的诗句,用“春蚕丝尽、蜡炬泪干”这种极度付出的终极状态,来形容老师教学时耗尽心力的伟大情怀。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无题》,原本是一首言情诗。全句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诗人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烛烧成了灰流尽一样。

这首诗其实隐藏了李商隐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他在十五六岁的时候,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道士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公开,而作者的内心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只能以诗记情,寄托相思之苦。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其表达的含义被后人用得“异化”了,而演变为如今的赞师名句。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在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中,我们看到诗人对同时代杰出的治家、文学家裴度的高度评价。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这句诗饱含了李白的遗憾之情。李白仰慕雍尊师,而雍尊师所居之处高远非凡,寻访不易。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力攀登,好不容易寻访到名师。两人开怀畅饮,谈吐投机,不觉已是黄昏,只好分手。诗人独自从寒烟笼罩的摩天碧峰上走下来,这“暮”“独”“寒”三字在一联中连用,无不透露着诗人惆怅之情。

这边,李白为自己不能和雍尊师畅谈而遗憾,而另一位不懂音乐的韩愈却被弹琴师父的琴声所感动。“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颖师的演奏实在太高明了,让韩愈一会儿满心愉悦,一会儿心情沮丧,好像是把冰和炭火放在他的心窝似的,直呼要是再弹下去,他可受不了了。韩愈后来把他听颖师弹琴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即为《听颖师弹琴》,上面诗句描述的就是当时他冰火两重天的感受。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名满天下,可在他眼里,宋玉的文采和学问远在自己之上,完全可以做自己的老师。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指的是家喻户晓的一个君臣际遇典故——“姜太公遇周文王”。姜太公辅佐周室修德振武,在武王剿灭残暴的商纣王朝中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刘基内心的渴望。后来他果然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保持国家的安定,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这出自他的手笔,从中我们看到他一方面肯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另一方面又强调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可见也是一位尊师重教之人。

一遍遍吟诵古人的佳句,不难发现古人眼中值得赞誉的师者不是桃李满天下,就是淡泊名利;不是技艺高超,就是才高八斗;不是略,就是品格高洁。难怪在古代,教师能和君、父并称为“三尊”。对比当今教师形象不时被诟病,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根本,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我修炼,处处作表率,才能再度回归“三尊”之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