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龙老师文章品读青春

让我最艰难的一次选择:接受平凡

2018-02-06  本文已影响32人  少根松
文/少根松    图/阿不思

01.

前几天朋友来我家,看到桌上有几落厚厚的书堆,

便指着那堆书问我:“这些书你都看完了?”

“看完了一些,还有一些没看。”

“你不觉得很占地方吗?”

“也就占个桌角的地方,大多数看完的书都放进衣柜里了。”

“直接丢掉得了,反正都看完了,留着也没用,还占地方。”

听完朋友说这句话,

我大吃一惊,第一次感受到晴天霹雳般的观念对冲,

“丢掉?打死我都不会选择丢书的。”

“那你看完的书难道还会看第二遍吗?”

“就算不会我也不会丢书呀,真不想要了,送朋友、捐出去或者称斤卖给书店都可以呀,怎么会丢掉啊。”

就连我最痛恨的九年义务教材,

以及高中时期的“三年五年”都没选择丢掉,

朋友居然想丢掉这些更有价值的书籍,

书在他的观念里居然是一种可以随手撅弃的东西,

最后朋友以一句“随你吧”结束了这个话题。

也不想与他争个高低对错,

观念这东西不是一时半会的三俩句话就能改变的。

在这虚华浮躁的年代,

看书是唯一能让我静下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02.

人生而平凡,其实我们都是井里的青蛙,

仅有少数人是鸿飞的大雁,

书籍是给你看不见的翅膀去飞翔,

翱翔于云端,俯瞰着丛林,遥望着草原,

遨游之末,合上书,还在回味大雁的世界。

大多数人都曾想过改变这个世界,

认为自己就是鸿飞的大雁,

有着健硕有力的翅膀,丰满的羽翼,

可以展翅翱翔。

殊不知这都是虚幻泡影,

与平凡的自己为敌,

不甘于井里一眼望穿的一片天空,

让自己摔得体无完肤,

仍爬不出区区几尺之井。

“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是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一句话。

这位已经功成名就的作家,

对于平凡,并不感到畏惧或害怕,

甚至去接受平凡,享受平凡,

或许,这才是一个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事。

就像作家周国平先生说的:

“人生有三次成长,

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

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接受平凡,比超越平凡更重要。

也许这辈子最难的事,就是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

03.

有的人可能会说,

小小年纪,还没经过大风大浪,看了几本书便自命平凡,实在辣眼。

我想说的是,“自命平凡”不是认怂,

该拼的时候也从未想过退缩。

我所说的“平凡”,更多的是一种“平淡”,

将所有的苦难与幸福都看淡,

淡然接受生活给的所有馈赠,

认真过好一生,

这是我心中“平凡”的真谛。

此时我电脑桌的右边放着李尚龙的《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不屈于平凡,且很激进的一本书,

这样的说法否定了大多数人都只是平凡人的事实,

我喜欢李尚龙,喜欢他的文字,喜欢他的故事,

他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想表达:

“如果你不出类拔萃,那么你便没有努力的必要了。”

而是要表达:

“先把自己培养得出类拔萃,成功了最好,

但凡没有成功,出局了也无妨,

你已足够出众。”

每一本书的每一位作家,

在不同年龄段写出的文字与内容都不一样,

此时的李尚龙,

正处于意气风发的年龄,

他把自己既平凡又不平凡的经历传达给读者,

同时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展翅翱翔,

这样的激励方式,拿来加油打气很适合。

但如果把“要么出众,要么出局”当做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有些不合适,

因为你会发现,

就算拼死拼活,

人生依旧处处不如意。

一个人很难做到全方位都出众。

年少轻狂时认为自己有朝一日必然改变世界,

而现在才发现,

能让自己不被这个世界改变,

已是不易。

04.

现在自媒体强盛,

信息流通速度达到巅峰,

今天你做的一件小事,

可能明天就会广为人传,

为什么现在的人更容易感到焦虑,

就因为信息传播太广、太快。

本来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来到大城市打拼,

没多久便发现自己身边的同龄人早已超出自己一大截,

小到月入几万,大到财富自由,

金钱不能决定高低,但足够衡量价值。

看着自己的同学朋友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反观自己却在为自己的房租信用卡发愁,

同一起跑线冲出来的伙伴把自己远远甩到身后,

想不焦虑怕是很难做到吧。

作家梁晓声在某大学办讲座时,

有一名男生与之交流时,语出惊人:

“如果30岁以前,最迟35岁以前,我还不能脱离平凡,那我就自杀。”

梁晓声问:“那什么是不平凡呢?”

“要有一定社会地位,有一笔数目客观的钱,或者掌握一定的权利..”

后来梁晓声接待一位美国朋友时,

朋友问:“你们中国人心里好像都在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

“怕一种叫做平凡的东西。”

朋友问:“究竟是什么?”

梁晓声说:“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

朋友惊讶无比:

“太不可理解了,

我们大多数美国人都挺愿意做平凡人,

过平凡的日子,

走完平凡的一生。

你们真的认为平凡不好到应该与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么?”

可不是吗?

我们不怕死,只怕平凡。

05.

平凡不同于平庸,

平凡是经历过大风大浪,

饱受磨砺之后产生的与世无争的睿智。

平庸则是不思进取之人,

借着平凡的借口继续井底之蛙,安于现状。

每个人的阶段不同,

书是引导我们前进的阶梯,

先读意气风发的李尚龙,

不甘平凡,积极进取,

再读安居自乐的毛姆,

大起大落之后的接受平凡。

“虽然只拥有六便士,

但是还是会抬头看一看月亮。”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光芒,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05.

走向平凡,就是我们最终的结局。

就像古语所说:“幼有神童之誉,少怀大志,长而无闻,终乃与草木同朽。”

我们这么努力,不过是为了成为一个普通人。

总有一天,我也会变成那个看着女儿荡秋千的父亲,

朝九晚五的上班,为着自己儿女衣食住行而操心的父亲,

而你会变成默默叠着衬衣想着从前的女人,早晚而已。

接受平凡,比超越平凡更重要。

也许这辈子最难的事,就是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

这一生,只要我们尽力而为了,

就要勇于接受自己的平凡。

然后在接受的基础上,

再去锤炼从平凡生活中攫取幸福的能力。

- End -

.▼.

作者简介

少根松,简书推荐作者,90后天蝎男空少,青春短篇小说写出40w+的情感博主,想写砒霜,却都煲成了鸡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