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那座山
老话说,字如其人,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脸。
现代社会,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不是必需品,电脑用得太多,提笔忘字成为常态。即使手写,那比比皆是的一手烂字,惨不忍睹。偶尔看到写得好点的,给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的感觉。至于“笔成冢,墨成池”、“笔秃千管,墨磨万铤”的刻苦磨练的狠功夫,也就是一个传说。
对于书法人来说,王羲之就是一座必须攀登又无法逾越的美丽高山。在他的身上,有着太多颇富传奇色彩的东西。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后迁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尤其擅长楷书、行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历代书法家都能从中吸取精髓。其笔势含蓄多变,风格清新自然,有“龙跃天门、虎卧凤阁”之誉。代表作《兰亭序》“飘若浮云,矫如惊龙”,字字珠玑,光耀千秋,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书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儿子王献之一起在墨香世界里驰骋,合称为“二王”,为历代书法家所崇尚,赢得“书圣”盛名。
少年时代的王羲之,热爱学习,喜欢钻研,遇事机智,不拘小节,属于少言寡语的“泯然众人”。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与叔父王导、伯父王敦、叔祖父王澄都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属于典型的家学渊源的书香门第。他7岁开始临池学书,10岁已很有水平,11岁又拜女书法家卫夫人为师,更获得长足的进步。直到59岁死时为止,50年间笔墨不辍。愈到晚年,愈是老练沉雄。他真书学钟繇,草书学张芝,有了相当成就后曾说过:“顷寻诸名书,钟(繇)张(芝)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孙过庭《书谱序》语)!他还花大量时间学习魏碑和汉碑,追随书法源流,即使走路、吃饭、闲谈,也跟魔怔了一样用手指在身上比划着笔法。有一次练字的时候,家人几次催他吃饭,他都着魔一样研习书法,头也不抬,奋笔疾书。夫人来催,正好见他把一块沾满墨汁的馒头送到嘴里,搞得满嘴都是墨汁,原来,由于太专注于练字,他把墨汁当蒜泥了。
东床袒腹这个典故的主角就是16岁的王羲之,在《世说新语》和《晋书·王羲之传》里都有记载: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袒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这个故事很有画面感,很是可乐。王家的儿郎们听到来挑选女婿,个个都拿捏着,很矜持。只有王羲之一个人在东面的床上热得解开了上衣,露出了肚皮,不管来啥人也不当回事,颇有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雷霆起于侧而心不惊的意思,你爱谁谁,我就是我,爱咋咋地。这做派,不是傻子,就是牛人。结果,郗鉴反而看中了这点,把自己的大女儿郗璇嫁给了他。
王羲之年轻时就已名满天下。在烈日炎炎的蕺山,王羲之见一老太卖竹扇,无人问津,便把老太的每把扇子上写了五个字,并对她说:“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写的,一百钱一把,马上就会卖光!”老太将信将疑,试着喊价,扇子果然被抢购。这个故事说明了王羲之的善良成就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年轻的王羲之,书法功力已达到入木三分的境界。传说晋帝要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木板上,再让雕工雕刻。雕工把木板削了一层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削到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当然这里不乏因喜爱而夸张之意。
“羲之爱鹅”可谓家喻户晓,与米芾拜石、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一样,都很有名气,当然也是文人雅士的情趣生活。有个老道士,希望得到王羲之手书的《黄庭经》,遂投王羲之所好,调养一群良种白鹅,经常到王羲之必经之地放养。王羲之见到这群鹅举首、展翅、追逐、嬉戏,鸣声清越,甚是喜爱,便想买下。道士说:“你只要给我写一篇《黄庭经》,我把这群鹅悉数相赠。”王羲之欣然应允,得鹅群而归,每日用心观察鹅的体态、行走、游泳、引吭高歌等姿势,从中悟得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指尖,力道注于笔端。后人也是因为这个典故,把《黄庭经》称作《换鹅帖》的,这篇书法被称右军正书第二。李白所写“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便是引用这个典故。至今,绍兴城内戒珠寺和城外兰亭都有鹅池,碑文皆为王羲之所书。
王羲之巧补春联的故事也是流传久远的。每逢新年,王羲之都要亲手写春联,因为他的字号称天下第一,很多人都想得到,所以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来,就很快被人悄悄揭走。有一年,王羲之被揭了几次后,灵机一动,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春联,想偷的人一看此八个字,只好作罢。天亮前,王羲之补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第二天一大早,大家看了都拍手叫绝。估计是后人出于对王羲之的热爱而附会于其身的,据考证,王羲之600年后五代十国时期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才是有记载的最早的春联。
有一个王献之的励志故事,很是感人。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从小就按照父亲的要求天天写字,全神贯注,旁若无人。王羲之经常夸奖他,王献之有些飘飘然了。
一天,他写的一个“太”字漏掉了那个“点”,王羲之每天都要看一看他写的字,当他看见了这个疏漏,就顺手提笔把“点”补上去了。等王献之回到书房,拿着字去请母亲评价,母亲指着那个“点”说:“吾儿写尽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仔细比较之后,打消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写完了十八缸水,终于攀上了书法艺术的高峰,在王羲之的儿孙中书法成就最高,被称为小圣,与父亲并成为“二王”。由此可以印证:“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当然,“流觞曲水”的典故是不得不说的。古代文人墨客于上巳日这天,在精选的一条弯曲的水渠旁附庸风雅之戏,水渠的上游放置酒杯,杯子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即取而饮之,然后赋诗一首。这样高雅的酒令游戏,最著名的一次就是王羲之参加的兰亭修禊大会。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3月3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事也”,作流觞曲水之戏。与会者即席赋诗,抄录成集,大家公推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此次雅集。王羲之早已成竹在胸,当仁不让,用蚕茧纸、鼠须笔,乘酒兴笔走龙蛇,酣畅淋漓的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集序》,计28行,324字,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集会的乐趣,感情跌宕起伏,时喜时悲,行文抑扬顿挫,对仗整齐,韵味绵长,一气呵成,成为骈文中的精品,是体现晋书“尚韵”的杰作,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金圣叹评说:“此文一意反复生死之事甚疾,现前好景可念,更不许顺口说有妙理妙语,真古今第一情种也。”
全文从字形结构、用笔、章法等方面,均达到了“中和之美”的最高境界。整篇有如行云流水,用笔细腻精湛,俊逸洒脱,点画绮丽,结构清秀,疏密有间,布白巧妙,章法布局和谐自然,其横、竖、点、撇、钩、折、捺,极尽用笔使锋之妙,点画品类繁杂,线条优美,行笔富于变化,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写法,写法多变,绚丽多姿。习王书者,最喜闻乐见的就是笔法、点划之多变,文中出现二十个“之”字,写得各具形态,优美无比,相映成趣,极尽变化之能事。全篇具有极强的整体感和连贯性,彰显了王羲之洒脱不羁的气质,技法无懈可击,蕴含着极为美妙的艺术美,成为书法艺术史上的瑰宝,每看一次,都会有一种清新爽目之感,永远不会出现审美疲劳,“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据说,王羲之酒醒之后,看到文中有不少添加和涂改之处,想重新书写一遍,但无论怎样都找不到在现场乘酒兴书写的那种酣畅淋漓、一气呵成的感觉。
唐代崔液评论说:“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于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伧拘。顔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卤。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独献之俱得之,而失于惊急无藴藉态度。”
王羲之侄子王珣亦得羲之真传,其《伯远帖》笔势潇洒,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并称“三希帖”,这三幅字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扛鼎之作。《兰亭序》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法帖。
《兰亭序》在历史上发生了多次故事,唐太宗命萧翼计取兰亭,是留传最广的一个。辽宁省博物馆的唐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画的就是这一则故事:萧翼得兰亭眉毛高挑,洋洋得意,春风扑面,辩才失兰亭耷拉着脸,张口结舌,失魂落魄,旁有二仆备茶,人物表情惟妙惟肖,特逗。
王羲之第七代孙智永在山阴永欣寺当和尚,也擅长书法,著有《智永真草千字文》。据说智永活到近百岁才去世,《兰亭序》传于其弟子辨才保存。辨才博学能文,精於琴棋书画,得到这一件珍品,喜爱万分,小心珍藏。
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的墨宝,四处搜求,唯得不到《兰亭序》而引以为憾。后听说辨才和尚藏有《兰亭序》,便召见辨才索求,可是辨才却推脱不知下落。太宗苦思冥想,召见群臣共商。多才善谋的监察御史萧翼带着几件王羲之父子的杂帖,前往永欣寺,几次三番,与辩才结为挚友,皆觉相见恨晚。在辩才失去警惕性后,萧翼请辩才鉴赏王羲之父子的真迹,辩才跃跃欲试,手脚发痒,遂取出《兰亭序》共赏。趁辩才外出,萧翼拿走兰亭帖,辩才得知真相,当场昏倒。丢了兰亭序就是丢了辩才的命根子,辩才郁郁寡欢,一年后就抑郁去世了。
唐太宗此后大力倡导王羲之书风,亲自撰写《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令书法家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临摹多本,赐给群臣。唐太宗也因过于喜爱《兰亭序》而决意死后随葬。今人所见《兰亭序》,均为墨迹纸质摹本,其中以“兰亭八柱”之前三《虞世南摹本》、《褚遂良摹本》、《冯承素摹本》为最佳,又以冯承素神龙本双钩填墨手摹本为最接近王羲之手迹的版本,故宫博物院藏有冯承素摹本《兰亭序》,当今书法爱好者所临摹的大都是这个版本。近年又爆出,天一阁藏刻本兰亭序的足本才是真正的神龙本,而世传的神龙墨迹本只是丰坊的临作,真正的神龙墨迹本已毁于万卷楼的火灾。也有人说,天一阁本比冯承素摹本更加富有神韵。
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梁武帝也曾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也由此巩固了书圣地位,宣扬了书圣功业。
王羲之,那是一座必须攀登又无法逾越的美丽高山。即使无法逾越,我们也要攀登,去追随王羲之的书法足迹,体验不一样的幸福。书法之路,越追求,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