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推理志:简评东野圭吾的《侦探伽利略2:预知梦》

2018-08-25  本文已影响8人  沙下行舟

    所谓的预知梦,简单的说就是在梦中预知了未来发生的事情。这原本是个心理学范畴的词汇,却成了东野圭吾的“伽利略系列”第二弹的书名。

       说起《侦探伽利略》,大多数人最容易想到的可能是由福山雅治和柴崎幸在2007年的出演的日剧《神探伽利略》。该日剧现在已经出了两季了,而第一季的故事都是根据“伽利略系列”的第一弹和第二弹书改编而来的。

       笔者也是在追完了第一季日剧后,才找来东野圭吾的“伽利略系列”的原著来看的。不过在图书馆找了一圈,最终只找到了《预知梦》。

       笔者现在手里这本书是2013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也是市面上流行地比较广的版本。先说说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书籍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双生子”的设计,下半部分则是一个旋转的陀螺。乍一看确实比较吸引人,但是我仔细一想这旋转陀螺确定不是硬抄2010年的《盗梦空间》?而且当笔者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书中没有任何一点剧情和这个封面有半毛钱关系。真不确定当时的设计师是不是就看了个标题就把书的封面设计好了。

       这约十五万字的小说和东野的《侦探伽利略1》一样都是由5个短篇的侦探故事构成的,而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汤川和草薙。

       先说说日剧和原著的区别。

最大的区别的是日剧为了创造CP感,硬是把草薙换成了一个叫内海薰的神经大条的女刑警,具体的表现就是面对嫌犯连枪都拔不出来,以及动不动就爱哭,试想现实中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女刑警呢?原著中的草薙也是有起码的办案能力的啊。

       第二个区别就是福山雅治饰演的汤川和原著中的侦探也差很大。福山雅治饰演的汤川给人的印象就是高冷、帅气、聪明过人、多才多艺的“神人人设”,要不怎么叫“神探”呢。相比之下,原著里的汤川其实平易近人地多,虽然一直推崇科学理性,但绝不是不食烟火之徒,有事没事就和草薙开玩笑,有时候甚至有点捞到,也没有攀岩、做饭等一系列偶像才能,更没有一推理就写公式的毛病(可能迷妹都很吃这套吧)。

        看完原著后会再回想日剧会觉得日剧第一季是漫画风的偶像剧,而原著的现实性会更强一些。

       接着再来聊一聊《预知梦》里的诡计设计。实话说,个人觉得《预知梦》其实有些狗尾续貂,本格不算精彩,社会也不够严肃。《侦探伽利略1》里的五个故事大多是物理推理,即常人不熟悉的物理知识点是解谜的钥匙。这也就大大增加了犯罪的门槛,凶手往往具备了常人所不具备的专业知识。那“燃烧”这一章节举例,凶手使用高能的CO2激光作案前用无害的红色氦氖激光进行瞄准已经对读者而言是一个很大知识盲点了,而用温度不稳定导致的光轴偏差来说明了凶手进行了多次犯罪尝试这一个更大的知识盲点直接改变凶手作案的性质。被灼烧的痕迹这一伏笔也埋的十分精妙,而充满温情的诗歌朗诵和凶手愤怒的蹬腿动作让人光想想也觉得不寒而栗。看完后笔者不禁感叹,这才是物理学家的侦探推理啊。

    “燃烧”章节的“嫌疑人”的剧照

       然而在《预知梦》里,这样的感觉却很少。作者改变的案件的风格,把所有的案件都披上了神秘主义色彩,但笔者觉得这样改写并不巧妙,无法突出汤川作为一个物理学背景的侦探的独特性。《预知梦》的五个故事中,“梦想”和“显灵”几乎和物理学一点关系也没有,“绞杀”和“预知”竟然使用了现成的道具,实在是有些无趣。唯一和物理学有关的是“扰灵”,但也无法和之前所提到的“燃烧”相提并论。

       最后在说下文笔的问题。虽说是日译中,但文笔好不好还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曾经读过东野圭吾的出道的作品《放学后》,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十分新颖,辞藻虽不算华丽,但也是很有质感的。不过这本《预知梦》却让我很失落,总有一种在看初中生水平作文的感觉,很难让人沉入其中。最近在读的同样是东川笃哉的短篇集的《推理要在放学后》给我的感觉就很不一样。这本《预知梦》内容其实并不多,明明150页就可以解决,但出版方整整排版了200页,也给我一种内容不扎实的感觉。这种不扎实不仅是字数的问题,其实也是诡计的推理逻辑线不够曲折导致的。想来写完第一本“伽利略”后,东野君的物理知识恐怕需要再充充电了吧。

       东野圭吾的“伽利略”系列真正走红是在第三弹荣获134届直木奖的《嫌疑人X的献身》,对于前两部作品只能说IP还是在成长期吧。要说推荐的话,还是推荐给有兴趣看看原著的日剧粉吧。如果不是忠实粉丝,其实也没有买实体书的必要(因为笔者觉得这本实体书的质量一般),花几块钱买一个在线权限读一读就好了。读完这本故事汇,紧接着的《嫌疑人X的献身》就有意思多了。

合作约稿:

QQ:1518995298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荒原独行

独孤如天上的繁星般永恒,可我们不总是在仰望星空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