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38|桃夭,桃花开了,我想和你去看看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 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简释】
1.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 2.灼灼:花开鲜明的样子。华:花。 3.之子:指出嫁的姑娘。归:女子出嫁。 4.宜:和顺,和善。室家:指夫妇。5.蕡:果实很多的样子。 6.榛榛:树叶茂盛的样子。
桃花(花和叶同时生长)1.
《诗经》篇章排列的先后顺序,以“诗教”的传统读,可以得出古人把婚姻家庭看得极重。《孟子·滕文公》中有言:“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翻开《诗经》,可知,爱情和婚姻是一道漫长亮丽的风景线,至今未曾褪色。
首篇《关雎》,讲小伙子爱上美丽的姑娘,辗转反侧,日夜思慕,渴望和她结为夫妻;第二篇《葛覃》,写一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前的心情;到第三篇写《卷耳》,丈夫远方行役,妻子等候思念;第四篇《樛木》,写快乐的君子,幸福降临到他身上,娶了美娇娘;第五篇《螽斯》,以聚集成群的螽斯振翅来道贺多子多女多福;第六篇就是《桃夭》了,《螽斯》里多子多福哪里来,娶了桃花般的美娇娘呀。
乍听这名字“桃夭”,仿佛看见一位艳若桃花的新娘,穿越枝叶浓密的桃林,款款走来。
其实《诗经》的传统经解的意思不只是浪漫,娶个漂亮姑娘回家做什么?她要身体健康能生养,她是贤妻,她是慈母,“宜其家室”,“宜其室家”,让这个家族子孙绵延,繁荣昌盛。这个“宜”字,掷地有声,简直没有一个字可以代替。
2.
恰逢三月,春光妩媚,不想管经解怎么讲,且让他人去评说吧。我只偏爱桃花灼灼其华的美,和不久之后水蜜桃的多汁和甜蜜。
你想,为什么不说梨花夭夭呢,梨者,离也,梨花雪白,开得清冷寂寞;杏花呢,桃花红杏花白,杏花白里带点娇嫩的粉,不够灿烂,不能说灼灼其华。
还是桃花喜庆,花开灿烂如红霞,桃树吉祥,果实累累坠树丫。
桃花属木本蔷薇科,农历三月,古时又称为桃月。桃花灿灿,花朵丰腴,娇艳若滴,被誉为美人,盛开时明媚如画,犹如仙境,世间若有“世外桃源”,它必是最美的地方。《桃花源记》是中学课本里的文章,“桃花源”大概是中国人最美好的情结之一了。
古人认为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最早有桃符避邪之说。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宋王安石有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是此意。
许是桃木可驱鬼辟邪,“桃”与“逃” 又是谐音,因此有避世之意,自《桃花源记》起,桃花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的情怀。
金庸《射雕英雄传》里有桃花岛,桃花岛上有一位仙风道骨的桃花岛主,他有一个机灵无比,灼灼其华的女儿俏黄蓉。读过的人都喜欢黄蓉,都向往桃花岛。
桃花有花神,最早相传是春秋时代楚国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场政变中,被楚文王所灭。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肯,乘机偷出宫去找息侯,息侯自杀,息夫人也随之殉情。彼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遂立祠祭拜,称她为桃花神。
桃花岛主,桃花神,桃花仙子,想想都是美的。
3.
有关桃花的诗也很多,读来都明媚动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是伤而不悲的诗句。
近来最喜读的还是明唐寅《桃花庵歌》,一首自况、自谦的警世之作,“桃花”这一意象频频出现,越读越欢喜。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读一读,越读越有味。春日里,都市里寻不到十里桃林,总可以找到一棵桃树,去赏桃花吧。分辨一下桃花,李花,杏花,梨花有何不同,桃花红杏花粉白梨花雪白李花碎小,我想这是一件微小且有意义的事情。
说微小,是因为春天里,这些模样儿相似的花,赛着伴儿地开着,总是傻傻的分不清。其实分不清也没关系,都是些无用之事,无可无不可。
说有意义,是因为桃花都开了几千年了,《诗经》里就开着呢,开了又落了,这么近那么远,熟悉又陌生。
窗外,不知几生几世的桃花开了,桃之夭夭,红了谁的容颜,醉了谁的眼神。
逃之夭夭,我想和你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