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新城戏《铁血女真》观后感
1992年秋,我的老朋友—省财政厅教育处处长姚纪全来扶余检查我们新教学楼投资建设情况。姚处长是我在省财校时的老同事,西北财大毕业分配到学校政治教研室;我是留校在会统教研室,他跟我们一起留校的陈凤云处了对象,人多时,我叫他姚老师,人少时叫她姐夫。69年末,他下乡走五七道路,我返藉回三岔河当营业员。二十年后,我到财政局财会学校当了校长,他到了省财政厅当了教育处处长,我俩绕了一大圈,又都回到财政教育这个老本行,他成了我的顶头上司。这一年,我们学校要修建一座两千平米的新教学楼,由于资金不足,我便到厅里跟他汇报,请领导帮助解决部分资金,老同事见面,当然是无拘无束,但是一提起“钱”字,他就耍起官腔,之乎者也。于是,便到我们学校实地考察,他来到一看,乐了:大薛是个搞事业的人,不是瞎忽悠,当即拍板先给拨款十五万,等后期配套锅炉再给八万。我说,你好不容易来我们扶余一趟,今天晚上我们请你看看满族新城戏《铁血女真》,明天咱们再上徐家店实地考察一下“大金得胜陀颂碑”。结果,下午我们一起看望在油田工作的一位学生(叫赵有,井下財务科长,95年病故)以后,厅里来电话,他匆忙地打道回府。这戏票也不能退了,干脆,我和教师们一起,咱们自己看。

原来猜想,《铁血女真》(以下简称‘铁’剧)这出戏,演的是完颜阿骨打以气壮山河的姿态,兴兵誓师伐辽,历经磨难、艰苦卓绝,与被辽王掠去的爱妾破镜重圆的故事;结果呢?则是一出以爱妾被掠、难舍难离的悲剧开始,又以弑婴逼妾自刎的悲剧结尾。

辽主天祚帝残忍无道,不仅让女真族俯首称臣,捕献雄鹰,而且对女真族首领阿骨打的人格进行百般摧残,逼其跳舞助酒兴,夺其爱妻乌古伦。乌古伦为保全女真族与阿骨打的生存和将来的宏图大业,强忍羞辱,陪伴辽主。阿骨打卧薪尝胆,筑城屯兵,挥师东进,终使辽江山变成了金天下。
阿骨打登上了宝座后,报复天祚帝的办法,仍然是摧残他的人格。为根除后患,永固江山,他还不顾乌古伦的苦苦哀求,摔死了乌古伦和天祚帝生的儿子。面对变得如此残忍的阿骨打,乌古伦失望地自杀身亡。对乌古伦昼思夜想的阿骨打,自然也十分悲痛,可是当他听说宋朝要索还被辽朝占领的燕云十六州时,就立即忘却悲痛,号令三军,大兴南侵.
看后不仅没有愉悦的心情,反而觉得心里堵得慌。‘铁’剧脱离历史,随心所欲,把阿骨打这个民族英雄从人演绎成‘神’,又从‘神’戏弄成“长尾叶猴”,着实的给戏耍了一番。此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如鲠在喉,想发表点感想,底气不足:一是不了解这段历史,人家演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你跟着瞎搅和啥?二是不懂人家戏剧界的行里行规,演戏嘛,就得原于生活,高于生活,要创造,要升华。特别是在当时,‘铁’剧又墙里开花墙外红,轰动了山东淄博,成了“天下第一团”,获得了文化部文华大奖等七个奖项,一俊遮百丑,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了,这出戏能演到这‘份儿’上,就够‘劲儿’了,已经是炉火纯青了。
按照‘铁’剧的戏路,你就得这样理解:大宋乃至大辽,文化积淀深厚,应为中华民族的“正统”的民族,至于女真这样一个弱小的民族,文化落后、野性十足,因此,不能把完颜阿骨打描写成纯粹的民族英雄,若把他描写成民族英雄,[完颜阿骨打生平主要业绩请参阅可爱的家乡__女真人兴兵灭辽誓师之地(三)]那么咱们大宋的“岳飞”往哪里摆呀?岳飞打的就是他的儿子金兀术,一山不能存二虎,因此,在戏里必须给阿骨打抹上一笔黑,留下一个重重的缺彩,使观众一看,奥!阿骨打原本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使人们在心目中对他的英雄形象黯然失色,面对阿骨打这样泯灭了的人性,观众不再为女真兴金灭辽的节节胜利而欢呼,反而为即将覆灭的辽朝和辽王的大义凛然、刚直不屈精神所感动、所流泪。‘铁’剧在这种所谓的“正统”观念的支配下,不可掩饰的暴露出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偏见,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女真族乃至他的后裔满族人的感情。
从1992年末‘铁’剧演出到现在,一晃二十五年过去了。由于我是搞会计教学这个行当的,整天围绕收付、增减、借贷的会计平衡关系写书、编教材,在理论上进行探讨,加之陷于筹款、基建、应酬等事务圈子,没有时间思考这些问题,03年退休了以后,除了经管一下会计师事务所使之正常运转以外,时间相对充余多了,我便有机会翻阅了一下“金史”,学习了强巴的“人性基于生物性”的论述,又有闲情逸致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体育和动物世界栏目,其中《长尾叶猴的故事》又燃起我对‘铁’剧从新思考的愿望。
艾伯特.爱因斯坦曾说过:“人,一辈子也点燃不了几次思想的火花。”我想,‘铁’剧从艺术的角度来讲,无论是演员、唱腔、音乐、舞蹈、舞美等方面,还是很成功的。现在看,就差这剧情结尾这么一笔,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也就是这一笔,把完颜阿骨打整个人物形象亵渎了,把完颜阿骨打的历史功绩给勾销了。这个问题一旦提出,会马上招来指责,得说我不懂艺术、少见多怪,演戏嘛,你还当真的了?看戏就是要看个热闹,看艺术效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这是文革的“高大全”思想又冒出来了。

我认为,戏剧是表现人的艺术,其核心是塑造人物。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是有一定社会基础和思想根基的,是在充满思辨色彩的探索中不断深化和改革的。人物是戏剧情节和结构的基础,是体现作品主题和创作思想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要影响戏剧体裁和风格,成功的人物形象,必须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对于胡编乱造的人物形象是经不起观众和时间的考验的。文化部的一位领导对创作艺术上的标准提出的四条原则: 即真实的原则;理想的原则;创造的原则;愉悦的原则。因此,对‘铁’剧的人物形象的评论,不能脱离开这四条原则。

应该承认,在戏剧创作上不能模仿,不能沿袭,不能强求一律,也不能趋时迎合,应该是对未知的经验、未知的情感进行开拓。塑造人物的形象,总是要在他的“天性”和“人性”的范围内有所发挥和创造,总不能脱离“大格”,“反差”也不能太大,必须掌握个“度”。设想,有这样一个人,今天连蚂蚁都不敢踩,明天突然去宰牛、去杀人;一个斯文的足球迷,在看台上把自己吃剩的果皮、果核都包起来,看完足球竟然扒光了自己的衣服,跑到场里裸奔。从‘铁’剧的剧情发展看,从第一场‘头鱼宴’不甘受辱,刚直不阿的形象,到第二场与爱妾含情脉脉的儿女情长;
从第四场委曲求全,决心抗辽的宏图大志,到第五场敢于舍生取义,誓师灭辽的大无畏气概;结果到了第七场笔锋逆转,阿骨打判若两人,他无情无义、目露凶光,滥杀无辜,脚踢爱妾;摔死幼婴,逼死爱妾,把完颜阿骨打凶狠残暴的形象,用较大的手笔,进行了渲染。戏演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连忏悔的机会(时间)也不给阿骨打留下一点了.
关于‘铁’剧的史实与虚构

‘铁’剧一开始,就在时间上差了两年:
[画外音:“公元一千一百一十四年早春二月,大辽朝第九代皇帝耶律延禧,率后妃群臣游猎鸭子河,皇上钩得金翅鱼一条,为此,大排‘头鱼宴’……
据‘金史’记载,这次有完颜阿骨打参加的“头鱼宴”,准确时间应为1112年二月,当时,阿骨打是以女真部落首领乌雅束的弟弟身份代替他哥哥参加赴宴的,(‘铁’剧以狼主身份)‘铁’剧为何安排在1114年?这可能是与阿骨打在这一年九月涞流河誓师起兵有关。
‘铁’剧从第二场开始,虚构了一个重要人物—阿骨打的爱妾乌古伦,虽然从历史上无法考证此人的身份,但为了剧情发展的需要,对此安排还是和情入理的。在当时奴隶社会的条件下,这个‘妾’字是有双重含义的:1,按‘妾’字上半部从‘辛’,下半部从‘奴’来解释,这就为奴隶;2,按‘妾’字上半部从‘亲’,下半部从‘好’来解释,这就是奴隶主。
‘铁’剧正是利用 ‘妾’字这双重含义,把乌古伦这个古代女性,蹂躏在‘主’与‘奴’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虚构还是符合历史现状的。但也和其他历史剧一样,躲不开“雷同”的弊病。
‘铁’剧第四场,虚构了完颜阿骨打的爱妾被辽王抢占去以后,被册封为皇妃,生一皇太子。阿骨打一反常态,忍辱负重,前去朝贺,这个场面又和春秋战国时的越王勾践的故事顺柺了: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薪尝胆,反躬自问,经过“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终于打败吴王夫差,弑其太子。这一场戏,虽然没有史实为佐证,但确为阿骨打这个英雄人物的成长,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铁’剧败笔就败在这第七场上了:
[完颜阿骨打率金军攻打到辽国永昌宫正殿,生擒了辽王天祚帝,救出爱妾乌古伦
[阿骨打踢倒哀求放下孩子的乌古伦,一声怒吼,把孩子用力向地上贯去,
[孩子惨叫一声,死于非命,静场。
[乌古伦在痛骂阿骨打三声“残忍”之后拔刀自刎,
[天祚帝(大义凛然)念到:“阿骨打,我有死而已,绝不受辱!”
[阿骨打(匆匆地)脱下披风,盖在乌古伦的脸上,(传令)将母子厚葬,三拜相送
[阿骨打听到宋来讨还燕云十六州心中一震,目露凶光,徒然站起.....挥鞭南下,牧马中原!
[哼鸣声中,男生独唱:
征鞭指蹄声乱,
刀光闪 血光寒。
鱼樵论史发一叹,
浊酒一杯吊中原。
[闭幕,剧终。

据“金史”记载,完颜阿骨打是在1123年在与辽国征战中病死的,辽王天祚帝是在完颜阿骨打死后两年的1125年,被阿骨打的弟弟完颜晟(太宗)擒获的。现在一切都明白了,‘铁’剧第一、七这两场戏,上下都差了两年,不是无意的,而是为了篡改这段历史故意的。看来,说‘铁’剧把完颜阿骨打当成猴来耍并不过分,因此,有必要把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栏目中的“长尾叶猴的故事”的梗概意思介绍一下。
关于长尾叶猴的故事
[ 二十世纪末期 印度拉贾斯坦邦圣山阿布原始 大森林
[中央电视台资深播音员赵忠祥浑厚的画外音:
在广袤繁密的原始大森林,有一群“长尾叶猴”组成的猴的王国,一个老猴王统治着这个群体,它们无忧无虑,戏耍厮闹,采集食物,繁衍生息。从表面上看,这里风平浪静,晴和日丽,但实际上,却孕育着一场殊死的搏斗。
[画面 解说

老猴王专横跋扈,所有的雌猴统统是它的王妃,绝不许其它的雄猴交配或占有;小猴民们采摘的鲜枝、野果等食物,首先要给老猴王品尝,它吃不了扔了,也不许别的叶猴捡着吃。一次,它发现一个比较健壮的雄猴与它的妃子偷情,它激怒万分,抓住这个雄猴给它一顿毒打,最后把这个雄猴的上嘴唇咬豁开了。
这个雄猴被打跑了,在远离猴群的地方,它舐干了上嘴唇的血迹,抬头目视远方,从它的目光中,可以看出,它不服气,决心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夺取王位。我们的摄像记者给这个雄猴取名叫“兔唇” 。

兔唇每天都在舔舐伤口,习练进攻、抗摔打本领。终于有一天,它开始主动向老猴王发起了攻击,这两个猴子在悬崖峭壁上跳跃、厮打,各自都遍体鳞伤,全然不顾。此刻,长尾叶猴王国的妃子和其它弱小猴子们,都集中在山头上观战,没有一个出来帮助老猴王。战到天黑,老猴王回到猴群,责难众猴不帮它,生气地打它们,众猴吓得四散,到处躲藏。第二天,兔唇又来挑战,老猴王终因年迈体力不支,被兔唇打得落花流水,一瘸一拐地跑了,再也不敢回到它苦心经营多年的王国中来了。
兔唇凯旋归来,众猴列队欢迎新猴王,有的小猴崽给兔唇献来野果;有的雌猴还把屁股调过来,向兔唇卖弄风情,兔唇不屑一顾,只是对过去曾相好的、现已有了小王子的雌猴表示了一点爱慕之意,用手拍了一下它的屁股。
当天晚上,兔唇残忍地将小王子弑杀了,第二天、第三天又相继把猴群中所有未断奶的猴婴杀掉,兔唇杀这些小猴有一个规律,都是在夜里雌猴和小猴睡熟了的时候下手。在它看来,绝不允许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后代存在,等雌性叶猴发情期到来,再亲自出马交媾,生下来真正属于它的儿女。

把这个故事拿出来,说明长尾叶猴弑婴与‘铁’剧中阿骨打弑婴有何等雷同?不同的是长尾叶猴在晚上偷偷地杀,总算还有个“猴性”;而阿骨打不但是在白天,而且当着爱妾的面,明火执仗地去杀,连起码的“人性”都没有了。
关于“人性”
十九世纪,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他的“物种起源”、“人的由来”把西方教会一直高抬的上帝创造的‘人’,放到大自然中动物系列的应有位置。人,从原生物、鱼类、两栖爬行类、哺乳动物、猿猴,经过亿万年,一路进化而来,至今仍可归属于动物,也就仍然是地球上千万种生物之一。
所谓人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现代汉语词典)。人类学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不但创造出‘工具本体’而且历史地“积淀”形成“文化—心理结构”、“心理本体”。这种“心理本体”被记录、流传下来,便成为后人明确考知的文化传统。
诚然,从历史上各个朝代,乃时至今日,弑婴的事件屡见不鲜,大都是被人们唾弃的卑劣的小人所为,总不能与英雄联系在一起,退一万步讲,或由于一时莽撞,或其它的误会,即便是英雄所为,你也不能放到结尾就这样“盖棺论定”了,总得给英雄留有足够的“忏悔”的机会,老百姓讲话:“打铁看火候”、“打狗看主人”,不能只为剧情的感染力、震撼力就不顾历史史实,去亵渎英雄,去泯灭人性。满族人的新城戏,你先把满族这个群体的心都给伤透了,今后你还演什么“满族新城戏”?如果你们说,压根我们就没承认完颜阿骨打是民族英雄,你翻翻剧本,找找唱词,只看见“岳飞”是民族英雄,在那里说过完颜阿骨打是民族英雄?那咱们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就没啥意义了。
其实,按着历史年限,恢复历史面貌,又不改变此剧的总体框架,这个剧的结尾很好处理:
[天幕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杀声震耳。
[合唱:(略)
[当阿骨打进攻到辽的永昌宫时,辽天祚帝怕小王子死在阿骨打手里,先下手杀了小王子,正要准备杀死王妃后自刎,快马来报,金兵已经打进宫殿,天祚帝丢下屠刀,仓惶出逃。
[完颜阿骨打与爱妾乌古伦相逢相拥相泣......
[完颜阿骨打与爱妾携手走到高处,金兵将士列队边舞蹈边合唱:
刀出鞘 箭上弦,
看征途 创业难;
铁血女真成大业,
兴金灭辽取中原。
[落幕 剧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