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9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9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思讲:“孔子之言说:‘人没有知是无法见道的’。然而知有大有小,即心量有偏有全,唯有古之舜帝是真正的大知!人的聪明,自用则狭隘,广博延揽则宏大。舜帝怀有睿智哲思文明的资本然而也不敢自恃,每当遇事必询问于人,虚心体贴访查,毫无勉强之意,即便是割草打柴人之言也认为有至理存在其中,细加审察,不以此言语的浅显而忽视,舜帝不遗漏善就是如此。对于在所问、所察过程中,有的言语不合乎情理的,则隐匿包容,不曾暴露出来,恐怕阻止来人的相告之意;言语合乎情理的,则传播颂扬予以称赞,使之能得到劝勉,以坚定其乐以相告之心。舜帝的广大光明又是如此。然而言语虽然当乎情理,而众人又议论纷纭,有的太过,有的不及,存在两种情况。于是综合各家所说,权衡轻重,以求得最合适的义理,而达到众人一致的认可,确实不能改变,符合中庸的道理。然后将之举措为事业,见诸于行动,结合众人所有的意见,选择最合适的再用之于民,而自己不发表意见。舜帝对事的选择、审察、施行都做到了极至又是如此。这就是不自恃自己的聪明,而合天下之聪明为聪明;不自恃自己的才识,而合天下之才识为才识。所以他的知越精微,其心量就越广大,舜帝之所以是舜帝,就是这样!”
盖询问、审察、隐匿、颂扬,通过这些行为而见舜帝的宽宏博大,兼容众人之善而无遗漏;执两端而采用中庸的方法,可见其精密详审,达到至善而无偏僻。这就是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中庸之道之所以流行的原因。
千古聪明睿智之君首推舜帝,其高于天下的智慧而别人不及的原因,乃是其虚怀若谷,不自用聪明而取用众人之聪明。
可见知所以大,在于明目达聪,而不自恃一己之见。
张居正讲:前面一章说,道为什么不明不行,这一章以舜帝之事为例,见其能知能行。察,是审察。迩言,是浅近的言语。隐,是隐匿。扬,是播扬。执,是持。两端,是众人言论不同的两个极端。中,是恰好的道理。民字解做人字,古时,民人字通用,如先民、天民、逸民之类。子思引用孔子之言说:“人对知不明,则无法看清天下的道理,知有大有小,比如古时的舜帝,他就是大知!何以见之,盖天下的义理无穷,而一个人的知识有限,若用自己的知而不采用其他人的知,其知便小了。舜帝则不然,但凡要处理一件事,不会自己说这件事我已知道了,必然急切的访问于人,问这事该如何处理,得到的回答,不但深远的言语去加以审察,即使是极浅近的,也细细的去审察,恐怕遗漏可以采用之处,从而不敢忽视。于所问所察之中,虽然有说得不当理的,只是不用他便了,从开始就未曾向别人透露过,恐怕阻止其人的来告之意。如果说的当理的,则不但采用其言,又向众人称赞嘉奖他,以坚定其乐以告知之心。其中言语当理的,固然应当称许,而这其中或有说的太过些的,或有不及些的,未必都合于中。于是在不同的众论之中,持其两端而权衡度量以求达到最恰当的一种方法,而后采用,这归于一处最恰当的,叫做中;然而这个中也只是根据众人所说的,裁决选择而使用的,舜帝未曾用自己一毫的意见参与其间,所以说用其中于民。舜帝,是大圣人,现在说舜帝者,肯定会说其聪明睿智,有高于天下的智慧而别人不可企及。现在看舜帝的处事,始终只是用人之长,没有固执己见。盖不持一己之聪明,而以天下之聪明为聪明,故其聪明愈广。不持一己之智识,而以天下之智识为智识,故其智识愈大。舜帝之所以为舜帝,是否这样?”这就是知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能够流行的原因。孟子说:舜帝自耕稼陶渔,以至于成为帝王,无非就是采用众人的聪明才智,也是此意。此一章书对于治道尤为重要,世代的为君者,所应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