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公开课心得体会

2020-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又耳非非

    公开课终于结束了,虽然仓促,虽然有太多的遗憾,但是,整体还算不错,不管结局如何,我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放下了。

    这次定课题,完全是根据课时进度安排的,没有惊喜的挑选,没有特别的安排,所以,总觉得有些忐忑不安。

    课前准备的时候,翻看之前的备课资料,浏览量网络上的一些教学设计,也观摩了几堂课堂实录,总体来说,大同小异。怎样在这些相似中找到不同,让我头疼不少。

    《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名篇《草房子》,主要讲述了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被迫放鸭的故事,这期间,杜小康社的心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也在孤独与暴风雨中逐渐成长。在这篇文章中,我的落脚点放在了杜小康的心理变化,从心理变化中品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主体和内涵。

    再分析文本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只是单纯的解读课文内容,还渗透了原著《草房子》中的其他细节,例如“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如何体现,为什么要不远千里去芦荡放鸭,杜小康父亲的宏伟蓝图是什么,小说中的孤独与寂寞,单调与干巴巴的语音等等,都在原著中找到影子,进一步补充说明,既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有便于激发学生拓展阅读《草房子》的兴趣,尤其是最后的作业布置,通过拓展阅读,了解《草房子》里的其他孩子,品析成长的过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自己的成长故事。通过以写促学,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一举两得。

    整体来说,这节课基本实现了自己的课堂目标,思路清晰,过程完整。但是在引导的过程中,孩子们因为是在录播教室上课,陌生的环境原本就让学生感到紧张,再加上全校语文老师都在后面坐着,让更多的人呆若木鸡,使得课堂气氛不够热烈。

    再加上因为这几天没有休息好,上课之前的精神状态恍惚,没有办法及时调整,使得课堂的自我感觉有些拖沓。有一部分问题因时间观念而没有处理……

    踏上三尺讲台以后,每一堂公开课都是一次收获,不论是有点还是缺点,我们需要进一步的面对,去理解,去克服,去战胜,这样才有新的收获。一堂公开课结束了,但是学无止境,我们需要时刻准备着,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