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说说孩子为什麽就是改不了?

2021-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青苔居

理解儿童,需要懂一些心理学知识。

为什么孩子答应了改正错误,却仍然会再犯?到底是他态度不端正,并不真正愿意改,还是背后有生理、心理等多重因素?

最近在读《思考,快与慢》。其中的一个理论——“回归平均值”,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状态。基于“回归平均值”理论,孩子在行为纠偏过程中反复犯错就是合乎逻辑的必然。

从能量消耗的角度讲,控制自己,纠偏、改变行为模式,与惯性、心理怠惰抗衡需要能量。坚持做对几次之后,能量消耗接近极限,自控力减弱,犯错也就是一种必然。

所以,即使孩子认识到问题,愿意改正,并在充分讨论之后和父母老师达成协议、商量出解决办法、签定好契约,也不可能一次到位地永不再犯(错)。

所以,要接受孩子犯错是必然,行为反复是必然。他们只能在反复犯错过程中一点点增强能力、逐步减少犯错的次数、提升他的「平均值」,状态就会越来越好。

从这个角度讲,教育中的确没有一招致胜的「法宝」,没有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找不到能够帮助孩子一下子就彻底改变的「大神」。

理解反复犯错是成长的必然,调整我们的心理预期,不用不合理预期去要求孩子,那本质上是在同时折磨孩子和我们自己。

在帮助孩子行为纠偏,改正坏习惯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理论可以借用——自我实现的预期。

不要把孩子的做到当作理所当然、漠然置之,只要再犯一次错就雷霆震怒、不依不饶,痛斥孩子说话不算话,不思进取,就是不学好……那会让孩子产生“无论如何都无法让大人满意”、“我就是好不了”的挫败感;还会有“我的努力你永远看不到”的委屈和愤怒,可能激发“习得性无助”,导致破罐子破摔的自我放逐,撕裂亲子关系也是必然。

我们需要看到他们做到的时候、做好的地方,看到做好做到背后的不容易,看见孩子的努力与付出,相信他们;更要向他们表达我们的赞美与信任,欣赏他们的坚持,这能激励他们继续前行。这样的看见与表达能够拉近关系,缓和矛盾,赢得孩子们的爱与信任,进而赢得他们的合作。

是的,我们和孩子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孩子因为对我们的爱而亲近我们,愿意同我们合作,乐于把他们最好的那一面展示给我们。我们的鼓励、欣赏、信任和支持会让孩子们愿意成为我们所期许的那种人。在这样的过程中,那些好的言行就会逐渐内化成他们自己的行为习惯,他们因此持续进步。

理解孩子,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有效激发,孩子进步更快,大家也会更愉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