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原谅我也要发表一点矫情文字了
其实这些文字并不代表我当下的心情,很多东西是很早之前就有的念头,沉淀到现在时机刚好成熟,就把它写下来。时过境迁,写时并不会思绪万千,恰反风平浪静。人总是要在足够理性的时刻才有能力去感性。拨云方能见日,去雾才能看花。石头入水后总得等过涟漪才好看清掷石处的水底。
尽然熟悉与陌生不管不顾地涌入,可于动荡之中我也感到安心。人常常需要处在动荡之中才能找回自我。生命好像也只能这样被感知,如同一根柔韧刚好的弦,于寂静之中举重若轻地一拨,入耳清泠,转瞬又遁入无声黑夜等待下一次被弹响。——而你往往是无法主动抓住它的。
我并不认为我就一定能抓住它。有人说,人生不过是一段又一段的旅程,它不会为你规划固定的路线。我无可置否。不论你是直接搭乘快车,还是先乘慢车再转快车,或选择慢车,我们这趟旅途的目的地都是终点。我就好比一个在候车厅等车的旅人,还未到检票的时点。我囿于野心,我此刻还不想跳出去。我有想过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墙,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但心中依旧有个声音告诉我,“这条路没有错,继续前行吧。”
不是说“人生多别离”,而是“人生即别离”。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就开始在告别了,活着也就是不停的告别,在每一个不知或知的瞬间。我时常在想,人和人交往又有多大意义?历经了侥幸与逢合,你进与我退,无数的周旋、徘徊,再彼此拉扯后,却还是会产生无尽误会,又千辛万苦于诸多误会中找到出口终于殊途同归,可又得到说别离的时候了啊。直到后来,有位朋友回我一句,那你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反正最后都是要死的,可你不敢死也不想死。于这时我才明白,人与人交往的意义或许就在于尽量让它不失去,哪怕这些都为人生常态。
每当想到分别的日子会像铁轨一样漫长的时候,我想我会哭的。可又觉得漫漫长夜也终有其尽头,我又想我不会哭的。一直以来,我都更愿做一个遇事镇静且心狠的人,这也是吃足了亏才明白的道理。
我想起漫漫年月里那些琴声和月光,刀戈与人潮。
我充满渴望地凝望远方的灯光和人影,我恨不得能扑进去。
忽然间,世界暗了下来。
仿佛再也不会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