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

2024-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李成__北京

知识点一:

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

先辨析以下几个名词:

心理治疗师(Psychotherapist),主要通过谈话的方式治疗和缓解患者的一般性心理问题。

精神病医师(Psychiatrist),主要通过药物方法治疗精神病。

心理咨询师,相当于没有行医执照的心理治疗师,可能是中国特有的职业。治疗师由卫生部考核,咨询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考核。

《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你的治疗师不知道的事儿”(What your therapist doesn’t know),作者是一个心理治疗师,叫托尼·罗斯玛尼亚(Tony Rousmaniere)。这篇文章讲的是心理治疗行业的事情,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现在心理治疗在中国已经被广泛接受了。当产生抑郁、愤怒、过分悲伤、害怕这些情绪的时候,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知道这都有可能是一种病,就需要别人的帮助。心理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但是心理治疗的印象仍然很神秘。所谓的治疗,无非就是交谈,有的治疗师谈几次就把你的心理疾病治好了,那到底是如何治好的呢?为什么有时候又治不好呢?

罗斯玛尼亚除了是个自己开业的治疗师之外,还是一个参与了一线研究的学者。他非常了解现在的心理治疗是怎么回事儿。

1.一个不成熟的行业

首先得明确,心理治疗确实是有用的,已经帮助过很多很多人。当然心理治疗并不是都有效,有时候确实是治疗无效 —— 但是这也很正常,别忘了身体上的疾病去医院也不一定都能治好。

可以把心理治疗的疗效分三种:有效、恶化、和中途退出 —— 也就是患者几次治疗之后感觉没什么效果下次就不来了。治疗师最怕的是患者病情恶化,但是如果患者说不来就不来了,对治疗师的心理也是一个打击。

罗斯玛尼亚列举了几项综合性的研究,心理治疗的总体恶化率大概有5%-10%,这些人不看心理医生还好点,看完病情更严重了,而且主要集中是在暴力心理和虐待心理。总的中途退出率大概在25%。那么有效率大概在60%-70%。这些都很正常。

但是心理治疗行业有两个不太“正常”的现象。

一个是治疗师的水平非常参差不齐。有调查显示,最好的治疗师让病人好转的速度,比一般治疗师的速度能高出10倍!而不行的治疗师,还能让病人的病情急剧恶化。如果是其他行业,那些不行的治疗师可能早就失业了,而最好的治疗师这么厉害,别人应该赶紧跟他学啊?

另一个不正常现象是,心理治疗行业有不同的流派。有一派强调跟患者建立个人的关系,有一派专注于患者的感情变化,还有一派比较高大上,从“认知行为学”角度观察患者。那哪一派效果更好呢?结果是这几派的疗效差不多。

为什么说这两个现象“不正常”呢?如果一个领域里面竞争和交流很充分,那么这个领域里面应该有很多高手,高手的水平和手段应该差不多,不应该有“流派”。现在心理治疗行业的从业者水平差距这么大,还有各种流派,那就说明这是一个没有充分竞争和交流的行业。

事实正是如此。

2.治疗师与刻意练习

同行交流,互相给反馈,是提升行业水平的重要办法。比如2015年《连线》杂志有个报道,现在iPhone手机有个慢动作录像功能,结果很多参加舞蹈比赛的舞者,就开始使用慢镜头拍下自己的跳舞过程,去分析技术动作,效果非常好。以前也有慢动作设备,但是没有iPhone这么廉价和方便。所以你看,有新的反馈方法,别人都是恨不得马上就用。

可是心理治疗师想用也不能用。美国对心理治疗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特别强调保护患者隐私,治疗过程不能录像,也不能把患者的情况泄露给其他人。这样同行之间就很难交流了。

那直接让患者给反馈行不行呢?比如心理治疗师可以问患者,这几次用的治疗方法对你有效吗?可是患者通常不会直白地反馈,他可能不好意思告诉治疗师治疗方法无效。有人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就发现,90%以上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都会对治疗师假装有疗效。这就好比说你到餐馆吃饭,菜上来以后尽管你发现并不好吃,但如果服务员很热情地问你这个菜如何,你也会出于礼貌说还不错。

“刻意练习”要求即时有效的反馈。藏着掖着、客客气气,可不是有效的反馈。

好在现在有个新办法。

3.人厉害,还是数据厉害?

罗斯玛尼亚重点要说的就是这个新办法:用数据分析方法辅助心理治疗。其实早就有人发明了一个系统,叫“反馈信息疗法(Feedback-Informed Treatment)”,简称FIT。这个FIT方法要求每次心理治疗之前,患者先在休息室里填写一份有45道题的问卷调查。这45道题里面隐含了一系列的量化指标,系统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结合以往的经验,就能自动判断患者的病情的变化。

最关键的是,FIT系统要监测患者的病情是不是正在恶化。对心理治疗来说,如果病情持续恶化,患者就有自杀的危险!这一点恰恰也是心理治疗师的弱点,他们在很多情况下根本看不出来患者病情在恶化。上次治疗患者还说方法有效,下次就不来了,再过几个月听说患者自杀了。

有人专门做过对比研究。找48个治疗师观察五百多个患者,让他们判断哪些患者的病情在恶化。事先研究者已经告诉这些治疗师,恶化率在8%左右。可是48个治疗师的判断结果只找出了3个恶化的患者。而实际上恶化的患者有40多个。对比之下,FIT系统的判断准确率高达85%。

罗斯玛尼亚讲了一个他自己从业中的故事。他有个年轻的女患者,非常服从他的治疗,让她回去干什么她就干什么。每次来治疗他问这女孩治疗方法是否有效,女孩都说有效。女孩也都填写了FIT问卷,可是那时候罗斯玛尼亚对FIT系统不怎么在意,根本没看过。直到有一天,他偶然看了一眼FIT系统对女孩的判断,系统说这个女孩的情况正在急剧恶化,甚至有可能自杀。罗斯玛尼亚非常震惊,他根本没看到任何迹象!

于是在下一次治疗的时候,罗斯玛尼亚就非常严肃地问女孩,你的病情是不是在恶化。女孩想了半天才承认的确有恶化。罗斯玛尼亚就说,这说明我的治疗方法是不行的,你能否允许我把咱俩的对话录像,我拿去给同行分析一下。女孩同意了,罗斯玛尼亚找了个同行分析录像,同行果然发现这个女孩的问题。同行说这个女孩的服从感太强,她总是把治疗师当做老师,治疗师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而内心对这个做法其实很不舒服,充满焦虑。罗斯玛尼亚就赶紧改变谈话方式,让双方关系更平等更轻松,最后还真的把女孩的病治好了。

尽管这套系统很好用,绝大多数心理治疗师却拒绝使用它。加拿大有一个心理治疗中心,强制旗下的治疗师必须使用FIT系统,结果强制令一下来居然有40%的治疗师辞职了!

很多治疗师认为,心理治疗是一门艺术,是治疗师跟患者之间人和人的交流,这种事情岂能交给机器呢?一直到今天数据分析方法的普及率也还是特别低。

这些心理治疗师的心里,充满了心理偏见。

评论

让犯罪专家去判断一个罪犯将来再次犯案的概率大小,陪审团更希望结论是专家自己判断得出的,而不愿意相信一个计算机模型的判断结果。人们过高评价人与人的直接交往,这个偏见暂时无法去除。

这大概可以算作人工智能即将取代人类专家的又一个例子。不过我现在最强烈的感觉,这根本不是一个“人工智能问题”,而是人的认识问题。

用软件一个最基本的好处就是患者填写问卷调查的时候,因为面对的是一台iPad而不是医生本人,他就不太可能说谎。所以哪怕不管它的算法怎么样,FIT系统天生就已经胜了一筹。

数据,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客观地看世界的方法。从今天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人与人的直接交流,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一种低效率的交流,其中有太多的主观感觉和太多的偏见。

以此推想,就有点细思恐极了。平时做事并没有什么数据分析系统随时提供反馈,那我们所看所想的,有没有可能太主观了呢?我们是不是已经处在偏见之中而不自知呢?

领导故作诚恳地向群众代表征求意见的时候,他心里其实很明白,那种意见都是客气话没什么价值。那么我们这些普通人,能不能指望轻易获得有效反馈呢?

如果对刻意练习式的心理治疗感兴趣,罗斯玛尼亚写了一本书,就叫《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for Psychotherapists: A Guide to Improving Clinical Effectiveness)。这是一本专业著作。

由此思考

你所在的行业,是不是一个充分竞争和交流的行业?其中从业者的水平是否参差不齐,各人有没有非常不一样的流派呢?这个行业是怎样实现刻意练习式的即时反馈的呢?

如果有幸处在一个竞争不充分的行业,也许还是个大展身手的机会。

知识点二:

行业和行业的创新不平等

“创新”现在可能已经是人们最常听到的词汇了,但是你注意到没有,平时听到谈创新比较多的,都是跟互联网相关的企业。就拿“得到”里的“知识新闻”这个栏目来说,非常喜欢谈创新,但是很少涉及到传统行业。我们看各种科技报道,企业大佬的讲话之类,也大都跟互联网行业相关。这是不是一个偏见呢?

也许不是。媒体报道总是喜欢“新”故事,关注“新”东西。而现在传统行业里,没有多少“新”东西。

泰勒·科文的《自满阶级》,其中提到现在美国的经济进步有停滞的趋势,其实这并非是科文一个人的观点。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别看表面看起来花团锦簇整个世界都在谈论创新,实际上,发达国家的企业创新速度正在减缓。

《哈佛商业评论》网站上的一篇文章,“到底是研发越来越难,还是公司越来越不会研发了?”(Is R&D Getting Harder, or Are Companies Just Getting Worse At It?),作者是华盛顿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妮·诺特(Anne Knott)。这篇文章说的是诺特本人的研究。

诺特列举数据说明,现在企业投入的研发力量超过以往,但是获得的新成果却是越来越少。2015年,研发投入前1000名的企业,总共投入了680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比上一年增加了5%。跟三十年前相比,现在参与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增加了250%。可是单位研发投入所产生的回报,却比30年前降低了65%。

相信创新刺激经济增长,中国甚至喊出了口号要“万众创新”。可是现在至少美国的情况是,企业的确越来越重视创新,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是似乎光花钱不见效。

对这个局面一个常见的解释就是创新现在越来越难了。科技进步有自身的规律,容易研究的早就被人研究完了,“低垂的果实”都摘完了 —— 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你投入很多钱也未必见效。还有一种解释是“创新”是贵“精”而不贵“多”,你招那么多研发人员没用,他们只会互相模仿抄袭,钱等于白花了。当然,泰勒·科文的观点则是美国社会活力下降,人们不再追求特别新的东西。

诺特的研究给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眼光。她首先自己发明了一个定量指标,叫“研究商(research quotient)”,简称RQ,来测量一个企业的研发产出。这个RQ的定义出现在诺特2012年的一篇文章里,RQ大约相当于一个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对这个企业的总市值的影响。如果RQ高,就说明你这个研发的钱花的值;如果RQ低,就说明你白白花了很多钱搞研发,其实根本没收到实际的效益。

有了RQ这个指标,诺特就可以测量不同公司,乃至不同行业的研发“值不值”。

诺特有一个洞见 —— 如果说创新停滞是因为现在创新越来越难了,是科技树本身所决定的,那么这个“越来越难”就应该对所有公司都适用。如果有的公司的RQ很低,有的公司的RQ却很高,那也许就不是创新越来越难,而是有些公司不善于搞研发。

然后诺特就专门考察了过去40年来,所有公司中最高的RQ,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她发现最高RQ其实是增长的!这就相当于说一个中学每年高考考全校第一的学生,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如果今年的高考状元的成绩比去年的高考状元成绩好,你能说高考题目越来越难了吗?

如此说来,问题并不是创新越来越难了,而是大量的公司越来越不会创新。

但是且慢,这只是考察了所有行业的所有公司中,最顶尖的公司。如果分行业考察,结果就不一样了。

诺特考察一些特别具体的行业,比如说医疗手术、牙医设备这些行业,她就发现最高RQ呈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对这些行业来说,不但全行业的研发产出在下降,就连其中表现最好的公司,研发产出也在下降。那就不是公司不行,而是这整个行业的创新都越来越难了。当然,这不是说这样的行业就不需要研发,你如果持续投入研发,还是能获得新的成果 —— 只不过相对于研发投入来说,新成果的效用越来越低。

那么如此说来,为什么有些公司的研发效率那么高,称得上是真正的创新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选对了行业。对创新而言,行业和行业是不平等的。有的行业充满活力很容易发现新东西,有的行业死气沉沉想要创新非常困难。

所以如果你喜欢创新,最重要的就是选一个有活力的行业。

可是成熟的公司哪能随便换行业?所以诺特给公司的建议就是,多样化。在多个领域,跨行业投入,这样也许东方不亮西方亮,你就能找到一个有活力的领域。

那么回过头去,这个结论跟泰勒·科文说的也不矛盾 —— 就算整体而言创新普遍停滞了,也总有一些行业充满活力。像互联网这样有活力的行业受到的媒体曝光最多,给所有人的印象就好像整个社会的创新都是热火朝天一样,而其实不然。

评论

诺特这个研究说的是公司,但是如果想想个人,也很感慨。网上流传一句话,是1998年版《新华字典》上讲到标点符号用法的一个例句:“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这句话显然是年代的产物,可能来自一个更早年的字典版本。现在显然不太适用:北京大学毕业生和百货公司的售货员不太可能有同样“光明”的前途。学历不同,前途可能就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学历很重要。

可是今天说的这个道理,还不是学历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 —— 而是眼光和运气的问题。也许两个人的水平差不多,只是因为偶然原因一个进了有活力的行业,一个进了停滞的行业,他们可以上升的空间就完全不同。

张华学化工,李萍学生物,都有光明的前途吗?不一定。

那怎么办呢?一旦入错了行难道就认命吗?其实恰恰可以借鉴诺特给企业的那个建议 —— 多样性。在大学里多学一个专业,平时积累一点跨界的知识,不论从创造力的角度来说,还是从职业安全来说,都是好事。

由此得到

行业跟行业是不平等的。现在的局面是大多数行业创新越来越难,少数特别有活力的行业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不论企业还是个人,选对行业都无比重要。可是局面总会变化你也无法预测赌哪个,那最好就采取多样性的策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