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文言文阅读详解

2024-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语文郭大侠

世之言天者二道焉。拘于昭昭者①,则曰:“天与人实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来,如有物的然以宰者。”泥于冥冥者,则曰:“天与人实剌异:跖、蹻②焉而遂,孔、颜焉而厄,是茫乎无有宰者。”

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其说曰: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阳而阜生,阴而肃杀;水火伤物,木坚金利;气雄相君,力雄相长:天之能也。阳而艺树,阴而揫敛;防害用濡,禁焚用光;义制强讦,礼分长幼;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

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当其赏,虽三旌之贵、万钟之禄,处之咸曰宜。何也?为善而然也。当其罚,虽族属之夷、刀锯之惨,处之咸曰宜。何也?为恶而然也。故其人曰:“天何预乃事邪?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奚预乎天邪?”法小弛,则是非驳,赏不必尽善,罚不必尽恶。或贤而尊显,时以不肖参焉;或过而僇辱,时以不辜参焉。故其人曰:“彼宜然而信然,理也。彼不当然而固然,岂理邪?天也。福或可以诈取,而祸亦可以苟免。”人道驳,故天命之说亦驳焉。法大弛,则是非易位,赏恒在佞,而罚恒在直,义不足以制其强,刑不足以胜其非,人之能胜天之具尽丧矣。故曰: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法大行,则其人曰:“天何预人邪?我蹈道而已。”法大弛,则其人曰:“道竟何为邪?任人而已。”法小弛,则天人之论驳焉。今以一己之穷通,而欲质天之有无,惑矣!

余曰: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非有预乎治乱云尔;人恒执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预乎寒暑云尔;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生乎乱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举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

(取材于刘禹锡《天论》)

【注】①拘于昭昭者:指那些认定天以意志而主宰人间祸福的人。下文“泥于冥冥者”指那些认定天与人完全没有关系的人。②跖、蹻:盗跖与庄蹻,古代传说中的两个强盗。下文“孔、渊”指孔子和颜渊。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与人实剌异          剌:违背。               B.动物之尤者也            尤:优异。

B.右贤尚功                右:崇尚。               D.法小弛,则是非驳      驳:反驳。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是茫乎无有宰者            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

B.为善而然也                  而祸亦可以苟免

C.天何预乃事邪               奚预乎天邪

D.或贤而尊显                  福或可以诈取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拘于昭昭或泥于冥冥,容易就天道与人事作出简单对应。

B.天之所长是促进万物繁衍生长,并通过抑强济弱来调和。

C.法令得以普遍推行时,赏罚依法而定,能为民众所接受。

D.人世的治或乱,都会对当时的人如何认识天道产生影响。

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今以一己之穷通,而欲质天之有无,惑矣!

10.结合文意,简要概括文中所论述的 “天”与“人”之间的关系。(6分)


【参考答案】

6.D(3分) 

7.C(3分) 

8.B(3分)

9.(3分)现在凭借个人的困窘与显达,就想要评判天道是否存在,糊涂啊(太糊涂了)!

10.(6分)

①天与人各有所胜:天道胜在化育万物保证生长,人道胜在制定法令治理万物;

②天与人互相影响:天为人类生活提供物质基础,人发挥才智弥补上天的不足;

③天与人互不主宰:天不会决定人世的治乱兴衰,人改变不了天时季节的轮转。


【参考译文】

世人谈论天道的认识有两种。那些认定天以意志而主宰人间祸福的人,会说:“天和人其实是形体与影子、原声与回声的关系:灾祸一定是因为罪行而降临,幸福一定是因为善举而招致,就跟的确有一个事物天在发挥主宰作用的情形一样。” 那些认定天与人完全没有关系的人,会说:“天和人其实是相违背不相同的关系:盗跖、庄蹻这样的人一生顺遂,孔子、颜渊这样的人却一生困厄,这说明天道昏昧模糊,并不存在一个发挥主宰作用的天。”

大凡有形的东西,都存在能或不能这样不同的情形。天,是有形体的事物中庞大的一种;人,是动物之中优异的一类。天能作到的,人一定作不到;人能作到的,天也有作不到的。所以我说:天和人的关系是各有所长。我的主张如下:天的规律是生养培育万物,它的作用是使万物或强或弱;人的规律在于制定法令制度,作用在于明辨是非。阳气升腾,万物旺盛生长,阴气弥漫,万物肃杀萧条;水和火可以损伤物体,木质坚硬,金属锋利;精气雄健者、体力强健者争相为主宰:这是天的作用。阳气升腾时种植培育,阴气弥漫时聚敛收藏;防治水害,也用水灌溉;杜绝火灾,也用火取暖;用正义来制止强暴和攻讦,用礼制来区分长幼尊卑;尊重贤德崇尚功绩,设立准则防止邪恶:这是人的作用。

人道能胜过天道的地方,是法令。法令得到普遍推行时,法令认定为正确的就是大家共同认为正确的,法令认定为错误的也就是大家共同认为错误的。天下的民众如果践行正道一定会得到奖赏,违反正道一定要接受惩罚。一个人得到奖赏,即使是被授予三公的尊位、超乎寻常的优厚俸禄,大家对待这样的情形时也都认为合适。为什么呢?因为是做了善事所以这样。一个人接受惩罚,即使是遭受亲属族人被害、身受刀锯的酷刑,大家对待这样的情形时也都认为合适。为什么呢?因为是做了坏事所以这样。所以人们说:“天怎么能干预人们的事呢?福禄能够因为善举取得,祸患也就能够因为恶行招致,跟天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法令稍微废弛,那么是非就会混淆,受奖赏的不一定都是好人,受惩罚的不一定都是坏人。有人因为贤德而尊贵显赫,有时也会有品性不好的人位列其中;有人因为犯错而受到羞辱,有时也会有无罪的人置身其中。所以人们会说:“那些理所应当的事情确实发生了,是合理的;那些不应发生的事情也发生了,难道合理吗?这是天命啊。福禄或许能够凭借奸诈的方式获取,祸患也能够凭借侥幸而得以避免。”人间的道义出现混乱,所以对天命的认识也就混乱了。如果法令完全废弛,那么是非颠倒,奖赏常常落在奸佞之辈,而惩罚常常落在正直人身上,道义不足以制服强暴,刑罚不足以战胜错误,人能够超出天的才能就完全丧失了。所以说,天能作的,是生养万物,人能作的,是治理万物。法令得以普遍推行,人们就会说:“天怎么会干预人事呢?我践行正道就行了。”法令完全废弛时,人们就会说:“天道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不过是任人摆布罢了。”法令稍微废弛时,人们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就出现混乱了。现在凭借个人的困窘或显达,就想要评判天道是否存在,糊涂啊!

我说:天常常凭借它的能力来俯视人间,并不会干预人间治乱;人们常常凭借自身能力仰望天,也不能干预寒暑季节的轮转;生于太平之世的人,(因为)法令清明,都知道赏罚源于何处,所以不会去感激或怨恨天;生于乱世的人,(因为)法令废弛,赏罚的依据不可知,所以把人为的过失归结于天,这并不是天在干预人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