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手绘一组小画——爸爸给孩子口述儿时广州北郊的年味
近日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中,已经能看到春节的红色花纹,和听到新春的节日曲调了。
每年在农历新春前的一段日子中,孩子的爸爸都会看着日历和时间表,安排全家人的春节回乡之旅。
孩子的爸爸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已经有意识地带孩子融入家乡的年味氛围。
儿时的年味|手绘一组小画——爸爸给孩子口述儿时广州北郊的年味广州北部郊区里的一个小村是孩子爸爸的家乡,小村在地理位置上在广州的版图里,但在所有人的意识里,尤其在孩子爸爸的心里,小村和众人定义中的广州是有很大差别的,然而这种差别也使得小村独具了自己的味道。
孩子的爸爸对小村的味道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年味渐浓的时节,孩子的爸爸总会自然而然地给孩子和我口述他儿时小村里的别样年味:
小的时候,村里人对春节的期盼,绝对不止是对于一个节日的期盼那么简单那么纯粹。人家总说南国四季如春,是温暖的,是没有严冬的,然而很多人应该没有体验过,在广州北郊的冬季,常常会有绵绵不绝的寒冷雨水,还会有村民俗称的“盐霜”,“盐霜”除了会冻僵冻坏农民的手脚,更会冻死庄稼和果树,这对于经济落后、需要自给自足的郊外小村而言是最难熬的季节,也许要一起饿着肚子等着新春,等着温暖春天的来临。
所以,在大年三十,村里上下真的很忙碌很热闹,大家带着美好的期盼迎接新的一年,期盼风调雨顺,期盼身体健康,期盼出入平安,期盼丁财两旺,期盼衣食无忧,期盼富贵吉祥,期盼幸福安康……这些期盼都写在了春联和门楣喜帖上,在年三十夜幕降临前,各家各户都搬椅子拿浆糊,在墙上门上窗上贴上自己对于新年的美好期盼。
新年的祝福不能仅停留在家里,还要告知神灵和祖先,更要送去问候与祝福。村民是那么地朴素那么地真诚,为了准备年年三十黄昏时分的祭拜,他们忙碌了整整一天去准备拜祭用品和拜祭供品。等贴完春联和喜帖,在家和祖屋上香祭酒奉神后,大家就纷纷从家里出发,提着满载诚意的拜祭箩子,走着相同的乡间小路,途径的每一个重要的地方都要放下箩子,上香,祭酒,放鞭炮。桥头、古井、古榕树、形状奇特的石块、林子里的石碑、山间的古庙…… 每一个都是重要的拜祭点,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祖庙和门楼。在不甚富裕的小村,祖庙和门楼没有华丽的装饰,有的是几百年间不曾移走的青砖石瓦,有的是村里共同的血脉源泉和神灵信仰。
儿时的年味|手绘一组小画——爸爸给孩子口述儿时广州北郊的年味
大年三十除夕之夜的最后时分,谁都不愿早早入睡,谁都想听着鞭炮声幸福地踏入新的一年。整整一夜,鞭炮声接二连三络绎不绝,声响在村子里回荡,震耳欲聋,热闹非凡。
春节的连续多天里,鞭炮声都不会落下,红红的炮仗衣洒落一地,像红色的花瓣飘落在了乡间小路上,在村里走着,就像走上了红地毯,一种简单的炙热的隆重的年味。
和别的地方不同,村里春节最盛大的日子是年初十,这是村里“上灯”的大日子,“灯”是精美的手工制品,比一般的灯笼要大了许多,是专门在祖庙添丁上灯仪式上用的,是对新生儿的祝福,也是对村里人丁兴旺的庆祝。
儿时的年味|手绘一组小画——爸爸给孩子口述儿时广州北郊的年味传统的古老村落,住着的都是同一姓氏的族人,女儿长大了要外嫁,男孩可以延续村里的香火,这对于很多现代人是难以接受的过了时的旧思想,然而对于一个相对偏远相对封闭传统的农耕小村落而言,却是长久延续的生存法则,也因此年初十“上灯”成了全村全族的盛大节日,成了新的一年开始之初的重要“年味”环节。在这一天,从早到晚,全村都忙碌着,忙碌着合力准备大型祭拜仪式和晚上的酒席。
“上灯”不仅仅对于添了丁添了男儿的家庭是重要的事情,于全村都是要事,所以村里的长老会请来舞狮队,德高望重的长老会在村头用传统的功夫动作进行“接狮”仪式,然后引着狮队沿着村民的拜祭路线,到每一个重要的地点舞狮祭拜,最后到达祖庙和门楼,用难度最高的舞狮动作向列祖列宗向神灵进行新春祭拜和添丁上灯祭拜。
儿时的年味|手绘一组小画——爸爸给孩子口述儿时广州北郊的年味
添丁上灯的几个主角家庭需要各自准备一个有别于一般鞭炮的长长大鞭炮,大鞭炮没拆封之前捆起来有大圆桌一般大,拆了后是要放在专用铁杆上挂起来烧的,点燃后可以烧上十五分钟,寓意着香火不断,红红火火,兴兴旺旺。
儿时的年味|手绘一组小画——爸爸给孩子口述儿时广州北郊的年味到了夜晚,全村的族人在酒席上相互敬酒相互祝福,白酒的醇香萦绕古老的祠堂。酒席后,大家聚集在挂鞭炮的铁杆下,一同享受“投彩门”的热闹。力气充盈的小伙子们纷纷拿着准备好的鞭炮,点燃后投向挂在最顶端的“彩门”,人人都想点燃绚丽的彩门,点燃的不仅仅是一个大烟花,也不仅仅是为了金钱的奖励,点燃的是全村人对于自身力量的信心,点燃的是全村人对于新春对于新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每每孩子爸爸给孩子和我述说儿时家乡年味的时候,我都能感受他内心里无法动摇的乡情,孩子的爸爸怀念的是儿时年味的形式,怀念的更是鼓励他前行的温情和传统的集体力量。
他说,读初中的时候,当第一次跟着村民坐着俗称的“农民兜”货运卡车进广州市区的时候,被广州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现代化景色震撼了吸引了,从那时起他就在心底里暗暗发誓,长大了一定要到广州上好的大学,要读多一些再多一些,要读不止四年,要在广州工作,要在广州长期生活。二十年过去了,这些愿望都实现了,才逐渐地感觉到,原来在自己内心里,再繁华的广州也无法取代小村的地位,再美再现代化的花街和新春盛典,都比不上小村朴素热闹的年味,才逐渐地感觉到,广州城区新春里再耀眼再夺目再先进的灯火和装饰都留不住自己的心,每每到了春节,时刻想去的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村,时刻还念的是忘不掉的味道。
这让在人会联想到美学大师宗白华在谈论“美”的时候的论述,大概是这样说的,有的时候太过美丽的女人会少了些生活的味道,让人感觉不到爱,也就走不进人的心里。这好比家乡的年味,并不起眼并不华丽,却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温暖,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心里,一辈子都抹不去的回忆。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儿时的年味|手绘一组小画——爸爸给孩子口述儿时广州北郊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手绘一组小画——爸爸给孩子口述儿时广州北郊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手绘一组小画——爸爸给孩子口述儿时广州北郊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手绘一组小画——爸爸给孩子口述儿时广州北郊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手绘一组小画——爸爸给孩子口述儿时广州北郊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