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先贤规范旧礼制——明初先贤祭祀
明初,太祖洪武皇帝在规范城隍神爵位等级及其祭祀制度的同时,下诏对历代以来封奉祭祀的圣主帝王、忠臣良将、大贤大儒等进行重新登记审查,进一步甄别后,颁布了新的入选名单,并对祭祀典章进行了规范,令中央有关部门及地方按时祭祀。
洪武四年四月,首先废除天下府州县祭祀三皇制度。又诏令,历代帝王但在中原安养人民者,春秋两季都要祭祀。地处偏远者,虽然有功于百姓与虽在中原而昏愚者一概不予祭祀,也不禁止百姓伐薪樵采。
洪武七年,令礼部颁布祭岳镇海渎仪式规范,九年遣官视察历代帝王陵寢。礼官查考全国帝王陵园,功德昭著者共三十六处,具体如下:
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唐尧、虞舜、夏禹、商汤、中宗、高宗、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宣帝、光武、明帝、章帝、後魏文帝、隋高祖、唐高祖、太宗、宪宗、宣宗、周世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孝宗、理宗。
各制衮冕服,函香币。并遣秘书监丞陶谊等往修祀事,每陵以白金二十五两作为祭祀的费用。
陵寝有被盗发破坏的,要重新修复;庙宇破旧者也要重修;无庙者均设坛以祭。并明令当地官府百步內禁至百姓樵采,并设陵戶二人看守,有司督近陵之民,以時封培,每三年降香致祭一次,三十六陵全部享用太牢。太祖撰写祝文,祝三皇之陵:
朕生后世,为民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黎庶,今已四年矣。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生民主,神功圣德,垂法至今。
朕典百神之祀,考君陵墓在此,然相去年岁极远,朕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然禀性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神圣,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尚其鉴纳焉。
祝众帝王之陵曰:
曩者有元失驭,天下纷纭,朕由此集众平乱,统一天下,今已四年矣。稽诸古典,同尧舜继天立极、列圣相传为烝民主者,陵各有在,虽去古千百余载,时君修祀之。
朕典百神之祀,故遣官赍牲礼奠祭修陵,君灵不昧,尚惟歆享。
据《大明会典》,兹列各府州县祭祀对象如下:
伏羲氏、河南陈州祭;娲皇氏、山西赵城县祭;神农氏、湖广酃县祭;轩辕氏、陕西延安府祭;少昊氏、山东曲阜县祭;高阳氏、高辛氏、直隶滑县祭;尧帝、山东东平州祭;舜帝、湖广宁远县祭。夏禹王、浙江会稽县祭;商汤王、山西荣河县祭;商中宗、治理内黄县祭;商高宗、河南陈州祭;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汉高祖、俱陕西西安府祭;汉文帝、陕西咸宁县祭;汉景帝、陕西西安府祭;汉武帝、陕西兴平县祭;汉宣帝、陕西长安县祭;汉光武、河南孟津县祭;后魏文帝、陕西富平县祭。隋高祖、陕西扶风县祭(有司自祭、不在三十六陵內);唐高祖、陕西三原县祭;唐太宗、陕西礼泉县祭;唐宪宗、陕西蒲城县祭;唐宣宗陕西泾阳县祭;周世宗、河南郑州祭;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俱河南巩县祭;宋孝宗、宋理宗、俱浙江会稽县祭;元世祖、順天府祭。
历代帝王及配祀先贤制度:
洪武元年,先以太牢祭三皇。二年又遣官致祭。以勾芒、祝融、風后、力牧配。到洪武六年,建帝王庙于京师,以祀三皇、五帝、三王及汉唐宋创业之君,每岁春秋致祭。
太祖认为,周文王一生服务于殷商政权,唐高祖的天下,也是李世民的功劳,遂不再单独为他们设祭祀主位,只在其陵庙祭祀,但增加了隋文帝杨坚之位。
洪武七年春,庙成,塑帝王衮冕坐像。但伏羲、神农二王不加衮冕。秋天,太祖亲临庙宇致祭。庙宇同堂异室,总共五室十七帝,以不同层次安排。
太昊伏羲氏第一层:
中一室祀三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黃帝轩辕氏;
黄帝轩辕氏东一室祀五帝:帝金天氏、帝高阳氏、帝高辛氏、帝陶唐氏、帝有虞氏;
西一室祀三王: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
夏禹王第二层:
东一室祀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
汉高祖刘邦西一室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
二十一年春,又诏命礼部遴选历代名臣终始全节者共三十七人,将前代所封侯伯公爵悉数革除,均以先贤、先儒称。共列为四坛,从祀帝王庙两廊。
元世祖忽必烈东抚第一坛:
风后、皋陶、龙、伯益、傅说、召公奭、召穆公虎、张良、曹参
东抚第二坛:
周勃、冯异、房玄龄、李靖、李晟、潘羙、岳飞、木华黎、博犲忽、伯颜
西抚第一坛:
力牧、夔、伯夷、伊尹、周公旦、太公望、方叔、萧何、陈平
周公西抚第二坛:
邓禹、诸葛亮、杜如晦、郭子仪、曹彬、韩世忠、张浚、博尔术、赤老温
四配:
复圣颜子、宗圣鲁子、述圣思子、亚圣孟子;
十哲:
闵子、冉子、端木子、仲子、卜子、冉子、宰子、言子、顓孙子;
东抚先贤:
澹台灭明、原宪、南宫适、商瞿、漆雕开、司马耕、有若、巫马施、颜辛、曹卹、公孙龙、秦商、颜高、壤驷赤、石作蜀、公夏首、后处、奚容蒧、颜祖句井彊、秦祖县成、公祖、句茲、燕伋、乐欬、狄黑、孔忠、公西蒧、颜之朴、施之常、秦非、申棖、颜浍。
先儒:
谷梁赤、高堂生、毛苌、后芬、杜子春、韩愈、程顥、邵雍、司马光、胡安国 杨时、张栻、陸九渊、许衡、颜何、荀况、刘向、王肃、杜预、郑众、卢植、服虔、曾點、孔鲤、郑玄、范宁、吴澄、颜无繇、申党。
西抚先贤:宓不济、公冶长、公晰哀、高柴、樊须、公西赤、梁鳣、冉孺、伯虔、冉季、漆雕徒父、漆雕哆、盙泽 、任不齐、公良孺、公肩定、邬单、罕父、黑旅、左人郢、郑国、原亢、廉洁、叔仲会、公西舆如、邽巽、陈亢、琴张、步叔乘。
先儒:左丘明、公羊高、伏胜、孔安国 、董仲舒、王通、周敦颐 、欧阳修、张载、程颐、胡瑗、朱熹、吕祖谦、蔡沈、真德秀、薛瑄、王守仁、陈献章、胡居仁 、公伯寮、秦冉、戴圣、贾逵、马融、何休、王弼、蘧伯玉、林放。
,尊奉先贤时,太祖保留了孔子的封爵,仍沿袭历代所封“大成至圣文宣王”封号。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洪武二年二月,各地所报历代名臣,事迹显著。太祖诏:
凡守臣题请,礼官议覆,事载实录,年月可稽,即命当地令按时致祭,不可更废。
符合以上条件者如:应天祀陈乔、杨邦乂、姚兴、王鉷,成都祀李冰、文翁、张咏,均州祀黄霸,密县祀卓茂,松江祀陆逊、陆抗、陆凯,龙州祀李龙迁,建宁祀谢夷甫,彭泽祀狄仁杰,九江祀李黼,安庆祀余阙、韩建之、李宗可。
大明立国,忠臣良将折损不少。太祖均命地方立祠祭祀。主要有:鄱阳湖忠臣祠,祭祀丁普郎等三十五人;南昌忠臣祠:祀赵德胜等十四人;还有太平忠臣庙祀花云、王鼎、许瑗;金华忠臣祠祀胡大海等。
后来,各地都开始祭祀当地有影响的历史名人。如通州祀常遇春,山海关祀徐达,苏州祀夏原吉、周忱,淮安祀陈瑄,海州卫祀卫青、徐安生,甘州祀毛忠,榆林祀余子俊,杭州祀于谦,萧山祀魏骥,汀州祀王得仁,广州祀杨信民、毛吉,云南祀沐英、沐晟,贵州祀顾成,庐陵祀刘球、李时勉,广信祀邓颙,宝庆祀贺兴隆,上杭祀伍骥、丁泉,庆远祀叶祯,云南祀王祎、吴云,青田祀刘基,平阳祀薛瑄,杭州祀邹济、徐善述,金华祀章懋。遂成惯例,一直延续。
明初贤臣夏元吉其他郡县山川龙神忠烈之士,祈祷有应而祀者,一律由地方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