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天一阁
对宁波天一阁的最初认识,来源于十多年前夜读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风雨天一阁”。
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仿佛与作者一样,光着双脚,挽着裤管,深一脚,浅一脚地随他在天一阁浏览被台风袭击后柔弱颤抖透着湿冷阴气的藏书楼。
掩卷沉思,被余秋雨充满情感的描述所感染,天一阁变迁的历史仍在胸中翻腾,那时就想,何时能亲眼目睹天一阁的真容啊。
在交通这么发达的现代,只要敢想,没什么办不到的,这不,已在宁波的我,朋友在确定旅游景点时,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天一阁。真是喜出望外。
天一阁建成于明朝嘉靖年间的1561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藏书七万余卷。
天一阁,又名“宝书楼”。“天一”,寓意“水”,水能克火。天一阁,是创办人取自《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想借水防火,来免除历来藏书者最大的忧患火灾。事实也确实如此,历经四百多年,天一阁未遭受过一次火灾。
进入天一阁,处处都能感受到“水”的寓意。比如,建筑的主色调为黑色,水等于黑,为深渊无垠之色;建筑内部水波纹和古代水兽的装饰;楼前有天一池,建有暗道通往月湖,万一着火,保证有足够的水用于灭火。
建筑格局也极具特色,如砖木结构六开间楼房,楼下六间,楼上一个大通间,正好代表“天一”、“地六”;建筑物顶端具有高高的马头墙,倘若周边房子着火,可以隔绝火源蔓延到天一阁;设有防火巷,用于隔离生活区及藏书区;采用两层建筑,楼上用于藏书,可以隔离地面的湿气,保证藏书干燥等等。
作为藏书楼,至今已有近460年的历史,由于设计精巧,为古代藏书楼建筑典范;由于家规森严,成为历代文人心中的圣地。论时间之长,是现存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古老的家族图书馆。所以,它存在的意义远远超出它的实际功能。
中国的藏书,在清代之前,没有整体意义的藏书规模,只有一些特殊的人物,既要长期为官,最好各地迁移,方便从各处搜集书籍。又要有足够的资财购得图书,当然这种人必须有极高的文化素养,有对书籍的喜爱和价值判断才行。
天一阁的创办人是范钦,正是这样的一种人。他是明代嘉靖年间人(1506-1585),字尧卿,号东明。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 。自二十七岁考中进士后开始在全国各地做官,官至兵部右侍郎。他又酷爱典籍,为官到过很多地方,陕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江西都有他的宦迹,这就为他的藏书提供了充裕的财力和搜罗空间。
清代学者阮元说“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唯此岿然独存”。
范钦是在公务之暇把玩书籍,而事实上他已经把人生的第一要务看成是搜集图书,做官倒成了业余,或者说,成了他搜集图书的必要手段。
不妨摘录一段“风雨天一阁”的一个片段,或者说是一个故事:“一天公务,也许是审理了一宗大案,也许是清理了几笔财务,衙堂威仪,朝野礼数,不一而足。而他最感兴趣的,是差役悄悄递上的那个蓝布包袱,是袖中轻轻拈出的那份待购书目。他心里也明白,这是公暇琐事,私人爱好,不能妨碍了朝廷正事。但是当他历尽宦海风浪终于退休之后就产生了疑惑:做官和藏书,究竟哪一项更重要。”
也正是范钦对书的这种痴迷,他才把藏书的事业做得这么好,这么久。才使天一阁成了天一阁。经过明清换代战乱、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民国偷盗、文化大革命等历代灾难,传承13代,最后仍留存古籍达一万七千卷。
藏书家遇到的真正麻烦还是在身后,因此,范钦在弥留之际还给后代出了一个难题,他将遗产分成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一份是一楼藏书,让两房挑选。
大儿子范大冲立即开口,他愿意继承藏书楼,并决定拨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充当藏书楼的保养费用。
于是家族传代,就这样,象一个宗教仪式一样,小心维护保存,还要严格遵守规定。最令人感动的是有个叫绣芸的女子,为了达到做了范氏媳妇可以登上天一阁看书,或者看看用于防蛀的芸草的目的嫁进范家,但她到死都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原来范家有禁止妇女登楼的规定。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天一阁有了可以向大学者开放的新规定,,终于显现了藏书存在的意义。
到了乾隆年间,天一阁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乾隆决定编纂《四库全书》,要各省采访遗书,要各藏书家,特别是江南的藏书家积极献书。天一阁进呈珍贵古籍六万余种,其中有九十六种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有三万七十余种列入存目。乾隆非常感谢天一阁的贡献,多次褒扬奖赐,并授意新建的主要藏书楼都仿照天一阁格局营建。
天一阁景区还有很多其它景点,比如范氏故居、范钦铜像、北书库、凝晖堂。还有一个麻将起源陈列馆,因为宁波是麻将的起源地,讲了一些麻将发明发展的历史故事,并陈列了各种各样的麻将。
这一天收获不小,圆了多年一睹天一阁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