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年撞上公司中年,懊恼自己没能早点打造“能力三板斧”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随着很多大IT公司的“末位淘汰”、“干部年轻化”等运动的兴起,一批职场中年人不得不面对“被优化”的局面。
有报道说,这批中年人不受欢迎的程度在过去是罕见的。
他们前半场费尽心血奋力攀登,好不容易做到了管理者的岗位,本以为可以安稳退休,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所在的行业正在经历一次大规模收缩,而互联网行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随着行业红利的褪去,整个行业发展放缓,这些公司仿佛和这些“被优化”的员工一样,渐渐步入到了“尴尬的中年”。
一、
“晓璃老师,很多人对我现在的焦虑无法理解......我曾经就职于一家有名的互联网公司,曾经的光环和薪水让很多人艳羡,但是现在,再也回不去了。”
视频的那头,咨询者李熠(化名)轻轻地叹了口气。
“公司开始玩真的了,”李熠说:“HR前不久正式找我谈话,我不再是leader了......”
更让李熠郁闷的是,当自己把降职的消息告诉几个好朋友,他们的反应是:“平常心,当时你升职的时候,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做人嘛,得能上能下啊?”
早就听说公司要采取一些措施优化架构调整,当时李熠并没在意,结果一年不到的时候,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很多管理者,都纷纷成为了“优化”的目标。
“太突然了”
“很不适应”
——这是李熠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句话。
回想李熠所在的互联网行业,已经不知不觉发展近20年了,业内很多人都说,这是一个产品轮替的周期。
在内部人员老化、创新力不足的忧患下,外部竞争对手对这些老牌互联网企业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就像人到中年一般,如果没有力气承载公司所有人前进,或许,剥落一部分人是为数不多的“保全之策”。
无独有偶,今年的互联网行业整体都不大太平,不少公司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清理一批人,据说考核标准一是价值观,二是能力,但从剥离的人员情况来看,35-50岁的职场中年人成为优化的“重灾区”。
李熠遥想自己当年拿到这家公司offer时,也曾信誓旦旦决定好好珍惜机会,但随着职位的上升和体力的下降,渐渐地成了很多文章里所说的那类人,所谓“丧失了对成功的渴望”。
“成功?”李熠冷笑了一声:“我倒是对这个词产生了质疑。”
李熠说,互联网行业里的女人,不比男人好到哪里去。
“在这个行业,很多公司都在不停地想要激活组织,各种淘汰制度驱赶着这里的男女老少,每个人每天都绷紧一根弦,每天工作像在打仗,哪有时间享受生活?甚至连照顾孩子这样基本的要求都无法实现......”
“如果不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我们奋斗的意义又是什么?但当你发现,你拼尽全力,反而无法更好地享受生活,还动辄面临各种压力和危机,岂不是让我们这些人倍感心寒吗?”
二、
是啊,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最多的职场晋升之路大体有两条:要么在专业能力上升级,要么在管理职能上晋升。
但随着行业的泡沫褪去,很多人才发现,原来,真正替代性高的恰恰是管理和基层岗位,相比而言,技术骨干人到中年反而会有一定的安全感。
“要说我做错了什么,”李熠叹了口气:“大约是我错把管理当成了自己最主要的工作吧。”
就在李熠被优化之后的日子里,他也试图寻找同行业的相关岗位,结果被HR告知:“管理人员哪里都不缺,缺的是核心技术负责人。”
李熠一下子懵了。
其实李熠面临的职业困境,更是行业收缩过程中的阵痛。
在这股阵痛面前,职场人首要去做的,就是多替自己打算,要尽早打磨自己的“能力三板斧”,构建属于自己的“能力护城河”,方能摆脱传统的平台,踏出个人市场化的步伐。
这里的“能力三板斧”,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一定要有核心的优势能力;
唯有在优势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有形的包括,做出更精美性价比更高的商品;
无形的包括,打磨出更实用的课程,或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这无疑是个人市场化的重要前提。
2、必要的网络营销及宣传能力;
很多人到中年的职场人最大的尴尬源于,他们在前半生投入了所有精力和时间为组织服务,以期可预见的有保障的退休后的生活,但现实却不如人意。
等他们醒悟过来才发现,自己不曾在平台之外进行自我宣传及推广,一旦离开平台,没有人知道自己,更不知道自己要服务哪些人群,个人市场化的第一步就面临着重重阻力和困难。
3、基础的沟通及运维能力;
有了一定的产品或服务,前期宣传营销到位,可以吸引来第一批客户。
第一批客户用了你的产品或者购买了服务之后,后期运营和维护客户关系的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它决定了个人市场化未来能走多远,是否具备可持续的收入来源,等等。
三、
为了方便说明,我们以秋叶大叔为例。
很多人都认为,这位大叔没什么稀奇的,不过就是一个做PPT卖PPT的......
——如果你对这位大叔的印象还停留在这个阶段,只能说你对前面提及的三种能力所知甚少。
市面上有不少人都会做PPT甚至也不乏有人做的很好的,但问题是,秋叶大叔如何在互联网世界里独领风骚呢?
会做课程或者产品,只是具备了“能力三板斧”的一项最基础最普遍的能力,然而秋叶老师的成功,远远不止于此。
1、很早就不断输出,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营销;
早在很多年之前,秋叶就在更新自己的新浪博客。
那个时候,秋叶还不是“大叔”,他也会在博客里吐槽助理多么不靠谱之类,那个时候他的博客点击量也不高,而那个时候的他正在不遗余力地宣传一本新书,叫做《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实战技巧》。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他转型讲起了PPT,微博兴起后转战新的阵地,才慢慢地聚焦在了PPT上面。
再到后来,他又到网易云课堂开课,阵地又渐渐拓展到微信公众号上。
事实上,纵观很多当今的个人IP,很多人都是在之前做了多年的累积和输出,这才让自己渐渐有了知名度。
2、找到了符合自己的市场定位,充分了解客户需求;
要说一开始,秋叶大叔在营销方面的书为何没有火起来?
因为他本人的身份是大学老师兼大项目销售,这样的头衔和人设让他在营销领域很难拔得头筹。
而秋叶老师转型PPT无疑很契合他大学老师的身份,因为PPT面向的用户多是大学生及刚毕业的职场新人,秋叶作为大学老师的优势凸显出来,他每天和学生接触,最了解用户需求,所以他的解决方案很接地气。
3、超强的社群运维能力,不断迭代更新;
我曾经和秋叶老师有过线下一面之缘,实在说,秋叶老师开口说话时,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他的口音较重,必须仔细听才能明白。
当时他分享的是社群运营方面的实战经验,这就更让我笃定,他的成功远远不止PPT这么简单。
秋叶老师分享的时候说,他这些年一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运营社群,每天都保持和客户群体打交道,这才有了后面的迭代更新。
例如他发现,学生们缺的不是PPT,而是逻辑不清,于是他会在PPT之外继续延展,打磨出梳理逻辑的产品,等等。
如此梳理下来,想必你不难知道,这些当今大火的IP们,他们在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工作或者浑浑噩噩度日的时候,早就不声不响地行动起来,打磨出了自己的“能力三板斧”——
即,前端的网络宣传营销能力,中端的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后端的运维能力。
这让在他们创业初期具备“一个人一支队伍”的强大力量:搭建起自己的平台,拥有自己的客户群体,研发出适合客户群体的产品或服务,如何维护好客户关系,等等,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收入,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越做越大,直至养活了一个团队。
四、
从我这边的咨询案例来看,职场人最大的认知盲区,便是误认为只要有了某一项能力就能所向披靡。
就好比很多人都希望做心理咨询师,仿佛考一纸证书不断学习,第二天就能面向市场成为收费咨询师一样,只能说他们把问题想的太简单。
真正能脱离原来的平台,成为成熟的市场化个人,需要练就的能力结构差不多是这样的:
超强的网络营销能力(30%)+迅速果断的行动力(30%)+一定的专业水准和研发能力(30%)+相关的运维能力(10%)。
而很多人都以为,只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就能独当一面,事实上,你光有专业知识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无法具备其他能力,只适合和其他平台合作,而市场上不缺这样的“专家”,你的专业水准必须保证在前10%的水平,才有可能获得平台的青睐。
——这是任何一个面向市场的个人,都需要经历的洗礼和磨砺。
值得一提的是,咨询之后的李熠又参加了一期线下训练营,经过训练营的系统梳理,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能力优势和能力边界,以及明白了自己的短板。
在训练营中,针对李熠的情况,我也给到了他一些实操方面的建议。
参加完训练营的李熠变得坚定而果敢,如今的他已经开始了尝试和探索,并且达成了第一阶段的行动目标。
李熠说,如果早一点做规划做准备,现在的他一定会更好吧。
我说,如果不是变故,你何尝不是在安心地上着班,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呢?
从这个层面来说,让你痛苦的未必是坏事,因为它很可能就是促使你转变的契机。
行文至此,我最想告诉你的是——
如果你想要在未来有一定的选择权而不去依赖平台,你所要付出的,不仅仅只是勤奋和努力这么简单,更需要明辨时局,读懂自己的能力边界,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要不断强化自己的商业实战经验,方能在人到中年之际,活出自己的尊严。
以上。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被评为2018年经管类十大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