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对自由和生命越是渴望,就越是让人心痛!
读这本书之前,曾在广州琶洲书展掏过一本旧书《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不是作家肖复兴那本)我试图想要去了解在青少年时代,别人对于青春的理解,看完安妮后,我发现这本书已然从个人感情问题上升到宗教层面的问题上了,也颇为感慨。
安妮日记主要讲述是二战后,德军占领了荷兰,为逃避纳粹的迫害,全家佯装失踪,躲进父亲公司大楼的几间密室里的生活,令人痛心的是,藏在密室两年多的时间并没有等来光明和和平,而是最终暴露身份,可怜的安妮最后因感染风寒死在了集中营里,“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对自由和生命越是渴望,也就越是让人心痛。
看这本书会让人心情非常的沉重,从安妮的日记中我们很难想象在密室里生活两年是多么煎熬的事情,首先,是无处消耗的时间,密室里起初只有安妮一家和凡·达恩一家共七个人,除了吃饭、睡觉 、听广播你很难在找到其他的事情做,哦不,安妮还会继续地学习和做一些功课,于是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用望远镜观察邻居的日常都变得特别有趣,“我发现一对夫妇在吃饭,一家人正忙着放电影,对面的那个牙医正在伺候一个老太太......”
其次是来自大人们给与的精神压力,啰嗦刻板的妈妈、怪癖的牙医杜塞尔先生、焦躁易怒的凡·达恩太太,刚进密室的第一年,安妮几乎每天都过得特别的煎熬,正如安妮在日记里写的,“如果我说话,他们就都认为我是在炫耀,沉默则是认为可笑,回答就是粗鲁,聪明的提议就是狡猾,累了就是偷懒,多吃一小口就是自私、愚蠢。”
大人们总是没完没了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不过,庆幸的是,安妮慢慢对大人们的粗鲁学会了一笑置之,她相信自己拥有无数的潜能,拥有别人所不知道的成熟稳重,所以绝不能像他们一样终日牢骚满腹,也不会满足像妈妈和玛格特一样狭窄和受拘束的生活。
第三便是来自外面空袭的恐惧和无助,加上整日响个不停的枪炮声,让藏在密室里的所有人都变得异常恐慌,凡·达恩太太甚至会因为惊吓直接从床上蹦起来。每碰上这种情况,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不能安宁,空袭中那些猛烈的射击声可以使得整个房子晃动,还有飞落的炸弹,最悲伤的是,因为“佩戴黄色大卫星”的特殊身份,无论多么危险,他们都无处可逃。
第四就是来自食物的问题,首先因为特殊敏感的犹太人身份不能直接去超市购买食材,只能通过黑市,随着密室时间越来越长,在他们被纳粹警察发现的前两个月因为食物的匮乏,连早餐也都省去了,中午吃麦片粥和面包,晚饭炸土豆,每个星期可以吃上一两次蔬菜和莴苣就已算是幸运。
对比害怕被捕的煎熬,我想其他的烦恼也都显得微不足道,包括刚才提及的无处消耗的时间、处理焦躁复杂的人际关系、空袭的恐惧、吃饭食材匮乏等等。因为前者的煎熬是有希望的,而后者的煎熬是无望的,一旦被抓,意味着一切都都结束了。
于是我们看到,在密室生活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们总会会因为库管和小偷的偶尔“到访”显得心惊胆颤,日记纪录结束于1944年8月1日,而最后一次被盗贼险些发现密室的时间是4月11号,有时会想,是不是因为那一次盗贼入室,被警察找出了一些端倪呢?
不过,男人们表现可以说是非常淡定,直接佯装成警察试图吓跑盗贼,只是没有想到引来了真警察,直到周旋一同后才得以逃脱。当然,除去这些煎熬,所幸大家也都还有憧憬和保持希望。
相信终有一天可以迎来战争解放、迎来自由和光明的安妮,在密室生活的两年多时间里,从没有停止过学习,读荷兰朋友不断捎来的书,反复看那些过时的新闻,申请报读莱顿师范学院“基础拉丁语”课程,收集王室族谱,从学校图书馆借书阅读。
还有每天收听密室电台,从1943年9月“意大利已经停止抵抗,意大利无条件投降”到1944年6月“今天是反攻日,根据德国电台,英国伞兵部队已经在法国海岸登陆,猛烈的反击战争已经打响了”,当我看到“1944年是全面胜利的一年,祝大家好运”更是觉得悲伤,因为我知道,纪录日记的那一天,离他们被抓仅隔2个月,离安妮离开这个世界也不过是8个月罢了,安妮没有等来解放,迎接她的是黑暗的集中营。
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时代,少不了一定是男女之间的懵懂感情,于是第三便是和彼得的感情给这阴暗无光的密室生活添上一笔色彩,从1944年2月一直记录到1944年6月,这也占据安妮密室生活的一大部分,他们向彼此倾吐自己的想法,慢慢关注起对方,两个人也渐渐亲近起来。
有时候你会发现,爱一个人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都变得与众不同,从初次见面认为乏味又愚笨的彼得到后面日记描述的美好,“当他和木西玩耍的时候,他那么可爱,当他扛着土豆或很重的东西的时候,他又那么强壮,当他跑过去观看射击是多么勇敢……”
于是,安妮很快就陷入和彼得的热恋中,在两个多月后,彼得终于给了她渴望已久的吻,在安妮的想法里,15岁又怎么样?自己已经非常独立了,现在被封闭在这里,远离外面的世界,每天极度的恐惧和慌张中,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呢?于是她把这个美好的事情和爸爸分享了,但爸爸可没有像安妮一样赞同她这个做法,只是劝其别太认真了,只是因为环境的特殊性,两个人都呆在封闭的空间里,难免会有一些错觉,在正常的情况下也许你们就不这样想了。
虽然这些都带给安妮很大的鼓励,但是当看到其他同龄人可以在外面世界里过着每天参加比赛、忙着演出的生活时,又陷入绝望的深渊,就像她在日记里记录的“对比犹太人孩子是立于世界之巅,而对比外面自由的孩子,却是绝望深渊。”她希望自己有那么一次可以痛快玩一把笑到肚子疼。
撇开战争不谈,谈安妮的少女感情,我想会是很有趣的,特别喜欢还没有躲进密室里前几篇日记,谈到放学后的那些日子,“只要一个男孩问我可不可以和我骑车回家,我们就聊上了,十次有九次我能肯定他立刻神魂颠倒地爱上我,而且看不见我就活不下去了。”我跟所有老师都相处得很好,哈里16岁,会讲好多好玩的故事,今天早晨他等我了,我希望从此他一直都愿意。这是安妮对于吸引异性朋友表现出来的十足自信,后面如果没有那“党卫队给爸爸送来了召集令”我相信长大成人的安妮一定会是一个出色的作家。
除了这些,还有对于友谊的内疚,好多年丽茨和桑妮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可后来认识了尤碧后,她成了我最好的女朋友,丽茨跟另一个女孩要好,于是才会反反复复梦见丽茨,“丽茨,她还活着吗?她在干什么呢?上帝请你保护她,把她带来我这里”最后提到便是犹太人和我们的差别,“我们犹太人是不能表达感情的,我们只能勇敢和坚强,必须接受一切不便,还不能咕哝,必然竭尽全力,信仰上帝,假如我们承受了这一切苦难,只要还有犹太人剩下,等这一切都结束了,那么犹太人将会是人类的楷模,而不是受审判的对象。”
一个15岁的犹太女孩尚有这样的觉醒,可对于当年日本对我们实行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时,我们的表现又是怎么样呢?当年日本对中国的迫害程度不小于纳粹党对犹太人。今天的犹太人终于活成了安妮日记里写的人类的楷模。而在南京大暑杀后的中国,似乎并没有表现得像犹太人那么激进。我想这是不是和我们传统民族思想有关,从小我们被教育善良、有爱心、诚实、同情心,所以我们的骨子里是缺少那股刚劲的,只剩下一些柔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