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年轻时候遇到的人相爱相守
中午老爸告诉我,一个85岁高龄的老工友,这几天后老伴腿摔折了,不能再伺候他,反而需要照顾,于是82岁老太婆被老工友的子女赶出了家门。老工友自顾不暇,也就默许这个事实。
他们虽然是后老伴,但也过了二十几年,几十年换不来一点亲情,世事薄凉,令人觉得无比感慨,我化身戏精,做了一个悲愤的表情,扬天长啸:“苍天啊”——老爸哈哈大笑,你咋知道的?老婆子被赶出来的时候,真的在大街上这样大喊了一声,就是这么喊的。
半路的夫妻,如果遇到一个善良的好人,也会疼着你的疼,最不济,心里多不情愿,但也尊重自己的好名声,要一点脸面,总不能把一个不能动弹得老太婆,像一块破抹布一般被丢弃在门外吧?到了这个地步,不问苍天又问谁?
对自己的另一半好,难道不应该是一种本能吗?
我原来工作的地方有一个主任,外号“耗子”,大家都不喜欢他,他脾气刁钻,精明严厉,只要他一出现,我们大家都会非常紧张,怕他横也不是,竖亦不是的数落,凡事总能挑出点刺儿来。但是大家都知道,他还有另一幅面孔,就是对夫人言听计从,对一双儿女呵护有加,那真是心疼老婆孩子都疼到肉里,把所有的耐心和体贴都给了家人,这样的人,别说不是坏人,就算是个万人嫌,他也“宁可辜负所有人绝不辜负你”,做他的爱人也是幸福的。
我总有一种感觉,年龄越大,遇到的结婚对象越会趋于交易契约式的婚姻关系,遇到负责任,敢担当的好人不稀奇,遇到真爱,“宁负天下不负卿”那种,就不易了。
我觉得这是一种“爱的能力”,有爱施于对方,表面上,有爱的能力的人付出很多,爱的很用力,但是却依然觉得幸福——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因为你的笑容对我一生很重要。
从青春期到三十岁之前,是一个人对爱情最憧憬最有想像,最有激情的年龄,足够的荷尔蒙,泛滥的多巴胺,如果爱,会深爱,不计代价牵肠挂肚,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如果这个时期遇得真爱,真的要把握要珍惜,因为过了这个年龄,再有的心动都不会那么纯粹。
我喜欢的一位女作家铁凝,非常年轻就很受关注,才华横溢高不可攀,后来不但在文坛占据也一席之地,还从了政,身居高职。冰心老人曾对她说,你不要找,你要等。后来到五十多岁,她真的等到了看上去很般配的结婚对象。
一片祝福声中,我摇头叹息。迟到和缺席是一样的——彼此都没能把最好的年华献给对方,没能享受心动的慌乱奔放的青春和激情的跳跃,然后共同孕育守望一个美好的幼小生命健康成长。相遇时韶华已逝,两颗被世俗沾染的枯萎的心,精于价值衡量,心有不甘的翻起一点涟漪,美好和遗憾,哪种更多呢?
王路说过,大龄单身者,经历的人和事多了,会设防、会挑剔、会比较,不太愿意曝露真诚,眼中先见到对方的瑕疵。为了结婚,对爱情之外的要求多于爱情。婚姻对他们而言,毫无神圣感,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能凑合用就行了。
年轻就意味着纯粹,二十岁的年龄更多的服从于自己的心,三十岁以后的很多大龄单身者会慢慢妥协,在看到无望收获理想的爱情时,开始犹豫,觉得如果青春换不来爱情,换来物质上的稳定也好。
虽然不是年轻时候的选择都是最理想的,但是同样是面对背叛,没有谁在20岁的时候,愿意容忍伴侣的不忠贞,但到了40岁,很多人会默许。不仅仅是以爱的名义,也不仅仅是恐惧用青春换来的一切再失去。而是一段生命记忆的清空归零,很少有人能接受这种代价。“休戚与共”很多时候被美化了,即使能风雨共济很多年,很多背后的真相很残酷,连适龄结婚的人都会有貌合神离,更何况那些染尽风霜的男女,更是真爱难说。
身边很多三四十岁以后再婚的夫妇,大多数很融洽很和谐,也许是找到了共处之道,达到了某种平衡,但是这不是我要表达的话题,我想谈的是一纯粹的真爱,能架得住一切考验,不仅仅是不离不弃,还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宁可牺牲我也要成全你的真爱。就是你摔了腿,也恨不得替你受罪替你疼,那种胶着的感情状态。
现在身边大龄的朋友越来越多了,他们经济独立,享受当下,憧憬美好婚姻,但是如果没有等到理想的爱人,他们宁可独居,也不愿屈就,妥协与世俗的目光,坦然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依附别人,享受每一天。他们能够接受爱情的缺席,因为生活本来就没有尽善尽美,他们难道不比那些在为了庸俗的现实而结婚的人更值得尊重吗?
与年轻时候遇到的人相爱相守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幸福,遇到了,且行且珍惜,如果不能,也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如果为了生存去“合伙过日子”,说不定有一天就会像那个老太婆一样,被贱卖被盘剥被抛弃。
婚姻生活不一定代表幸福,单身状态也不一定代表不完美,时代发展到今天,宽容的对待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每个人追求的都是各自的圆满,不求理解,只求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