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为的真相

2023-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兰纳

今天外甥一家和我们一起过中秋,大家一起去餐馆吃饭。


和小外甥玩挺有意思。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如果父母比较溺爱的孩子,父母就会在孩子后面跑,孩子跑到哪里父母就追到哪里,你追我赶,乐此不疲,大人可能在后面大喊大叫,不要在湿滑的地方,在餐厅乱跑,但事与愿违,大人越是大喊大叫,孩子越是不肯听,他仍然非常兴奋地不停奔跑。

这样的相处模式大人也习以为常,也许没有想过换一种相处模式,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首先,不能被孩子牵着鼻子走,我们要积极打破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惯性,给予适当的引导,以一种大人和孩子都能够接受的方式相处,而不是任由孩子由着自己的性子行动。

通过观察外甥,我发现孩子很多行为都源于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他想尽快去探索前方未知的世界。来到了一个让他感觉很新奇的地方,他就会想去探索。

所以有的时候孩子会迫不及待往目的地奔跑,抵达了目的地以后,开始上蹿下跳,这是他摸索新事物的一种方式。他要通过接触这些新事物,用触感,视觉或听觉等感觉快速了解和学习,就像AI一样。如果AI学习新事物只是因为电脑让他这么做,那么孩子就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了解他没有见过的东西。

出于这种目的,大人无法控制的孩子的行为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如果一味跟在他身后,跟着他的节奏,不断追赶孩子,就好像让孩子停下了解学习新事物的脚步,就太不合常理了。

孩子出生后,按照动物本能在世界上生存下来,之后需要花大量时间不断学习这个世界,认知这个世界。那么现在所有他的行为就是在学习,在认知。

大部分时候,我们习惯性想阻止孩子的某些行为,比如想制止一些比较危险的行为,我们直接说,你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做,但是孩子不会理会,仍然按照自己的性子去探索新事物。

对于孩子来说,整个世界都是他的新玩具,这就是他现阶段的使命,他要不断的去探索和接触,如果不去学习和探索,那么就会被淘汰,这也是深深烙印在我们基因中的人类生存法则。

所以大人想要制止,就是在制止孩子几乎接近于本能的行为。

既然我们不应该去制止孩子学习和认知新事物,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纠正他们某一些可能会产生危险的行为呢?

比如我会直接跟外甥说,如果在餐厅里奔跑的话,可能会滑倒,滑倒的话可能会弄痛手和脚,也有可能会撞上服务员,服务员就是把热菜热汤送到各个餐桌上的人,如果撞到他们的话,那么热菜热汤泼到了你的身上和头上,那被泼到的地方会非常疼,到时候就不能再玩了。但是如果你像我们这样慢慢走路,就不太会发生这些事情。

有的时候我们认为孩子太小,可能无法理解,于是就简单的发号施令。但是我认为无论多小的孩子,都能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会仔细跟他说,如果你继续这样的话,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后果。当他们知道了这些后果之后,可能会渐渐明白,这些后果会给他们带来危险。

我越来越觉得在和小孩子相处的时候,大人往往会把自以为的真相当做真相,比如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于是就简单的糊弄他们,或者是直接给他们下指令。

但是孩子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懂事得多,当大人在抱怨孩子不懂事的时候,他们有没有真正考虑过,是否把孩子当做一个懂事的人?还是仅仅把孩子当做年龄还太小,什么都不懂的人?

如果对孩子的态度是这样,那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会自然而然懂事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