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今天这节课

2023-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与美好同行

今天语文各年级赛课,六年级是海英用我班学生上的。现在就想先说说海英这节课。

教案和课件是前几天教研之后黄老师和毛老师借助一位名师的课来整理的,昨天下午海英抽到参加赛课后才把教案拿去看。今天上起课来显然并不是很顺手,因为我们在下面听都觉得有的环节明显牵强。比如,伯牙弹琴意在高山和流水后,他俩就成了知音,这里明显说不过去。这个地方其实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想象,说说伯牙还会意在哪里,钟子期会怎样说,利用“善哉乎鼓琴,________乎若________”这个句式进行练习,练上几种情境之后,再加上这个故事在《列子.汤问》中的“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句进行总结,伯牙和钟子期成为知音的结论就水到渠成了。这样再用讲故事的方式说到他们的约定,然后转入课文第二部分的理解,就顺理成章了。这也是一直以来大家教学这篇课文的惯常做法,但是今天海英没这么做。因为赛课要求课堂上得用上学校里设计的素养手册,为了当堂让学生仿写句子,海英让学生说说从哪看出伯牙琴艺高超之后,就直接给出“茫茫沧海、习习秋风、皎皎明月”等几个词让学生在素养手册“仿写”那一栏写开了,发现学生不会时再回过头来指导,这就有点把问题化易为难了。

不过,最终课文并没有从容上完,后面还是草草结束了。

四五六年级三节课全上完,周主任点评的时候,说学文言文,学生在小组内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意思并交流之后,老师还是应该把课文翻译一句一句领学生再明确一遍。当然,伯牙和钟子期成为知音渲染不够,周主任也提到了。也就是,六年级的课存在的问题大家都看到了。不过,我想要是平时的上法,海英这节课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因为这篇小文言文要想让学生学扎实点,一节课根本就上不完,但是赛课时,这么小的一篇课文分成两课时似乎就不妥,所以只能简化一些环节。毕竟,这不是推门听课,这不是教研,这是赛课。

这次,“赛课”这个名字束缚了海英,当堂得用素养手册束缚了海英。若不是赛课,这篇小文言文,按最基本的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借助文中想象伯牙琴声里的景象,想象钟子期听着琴声仿佛看到的景象,想象伯牙还会意在哪里,钟子期又会怎样说,想象伯牙遇到知音的欣喜,想象伯牙后来失去知音的悲伤,最后结合课后题课后链接理解这个故事所带来的文化,每个老师不都这样引领学生学习吗?海英这方面更是驾轻就熟。如若大家上起来还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不同老师有不同的拓展,给予这篇文章不同的厚度了。

赛课,想一节课内把一篇小文章所有环节展示完,还得每个环节练得扎实,还得学生参与面(回答问题)广,还得有读有说有理解,还得练笔,不走过场真的有点难。

有问题在所难免。不过,就这样,这节课也是今天所有课中的一节好课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