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一切只为成就产品电商体系

电商商品分类策略:X与Y的类目分类介绍与分析

2018-12-13  本文已影响3人  PMCAFF产品社区

前文:生活中,我们接触到最多的东西就是商品,每一种商品都有自己的分类。多年来,基于商品如何分类,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体系。市场上产品中的分类是什么类型呢?这里其实也有策略。

原文梳理加点评,大家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本文实际是有点偏Y,但实际我并不赞同Y一定比X好;

2.我建议大家了解有X和Y两种分类法、分别有什么特点,以及怎么应用;

3.知道X和Y,以后在谈这类可用这个专业名词表述,尤其谈需求表达,增加“影响”‘’;

了解以上就足够了。

最后补充下为什么Y不一定比X好,要看产品和场景等去分开思考。如产品库、百科等就需要用X,这种由于定位不同是更全更官方更严谨,应该是需要从物品本身客观属性出发。而Y虽然很理解上比较通俗和个性化,但往往也是代表差异化、主观判断,只能聚焦某一类人群或者聚焦过滤成某一问题。X更全更系统客观,Y更人性化差异主观。两者要结合产品和用户使用场景去分析,我想一个产品要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是可以将X和Y同时放在产品之中,互补、捉到猫才是好的。

在了解X和Y分类,那么后面会继续思考,什么样的分类才能提高用户转化。

正文

1. 书籍

2. 电影

3. 音乐

这种分类方法当然简单,明晰,当你需要商品去找的时候,按图索骥,一定能找到你需要的商品,为了赶时髦我将其称为X型分类法。(传统分类,按商品客观属性)

那么你还能想到更好的分类方法吗?

以下是一种新的思路,这种分类方法我相信你一定见过。

1. 书籍

2. 电影

3. 音乐

这种分类方法不同于传统的X型分类法,我将其称为标签分类法。

为了对比效果,本文称为Y型分类法。(按用户需求、场景、目的意愿等出发)

你看出二者的差别了吗?如果你作为一个用户,哪种商品分分类法更吸引你呢?

X型分类法和Y型分类法的差别

通过上述案例,相信你对X和Y型分类法的差别已经有一定认知了。为了说明问题,有必要对X型分类法和Y型分类法做一个定义。

X型分类法:以商品自身为中心,依据商品自身属性进行分类的方法。

它面对大众市场,代表一种普遍的大众品味和主流文化,它的特点是稳定,一旦确定永世不变,几乎每一种商品都可以分至这些分类之下。

Y型分类法: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依据用户标签(心态或喜好)进行分类的方法。

它面对细分(小众)市场(垂直化产品+内容),代表一种个性化品味,囊括亚文化,它的特点是不稳定,并且随着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化。(热点的借鉴、场景的变换都需要更替)

我们在生活中见到最多的分类法是X型分类法,你也许适应了X型分类法,觉得还不错,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更好的分类法。

Y型分类法正是这种方法。事实上,这种分类法已经在不少品牌中开始发挥它的效能。

卖场的X型和Y型分类法

我们来举两种非常常见的产品,衣服和家居。下图是京东衣服和家居的分类。

京东的这种分类显然属于X型分类法。那么下图再来看淘宝对于这两种产品的分类。

显然,淘宝的这种新分类方法属于Y型分类法。

还是上面的问题,如果你作为一个用户,哪种商品分类法更吸引你呢?各位心中应该已经有答案了吧?(本文实际是有点偏Y,但实际我并不赞同Y一定比X好。如用户大部分群体并不是“潮”,Y的分类法会直接导致有种“莫名其妙”,同时一些比较强属性的商品页不适合这种分类,加上一些多属性的商品既可以归类Y1,也可以属Y2标签,这样也会混淆。我个人偏向是小众垂直化、差异化的商品,尤其是从用户场景进行“导购、营销”的可以用Y。并Y的定义也不是乱来,后面会继续分享这些的定义。)

(我建议大家了解有X和Y两种分类法、分别有什么特点)

除了电商网站,Y型分类法在实体商场也开始逐渐被接受和应用,这就是所谓业态和主题空间的概念。(大家想想主题餐厅、一些餐牌,我后面找几张补充下。这里我也要提一个想法:就是每个行业都会经历一个“循环”,就是如实体店之前被电商冲击而低迷,那么同样由会互联网思维的经营+技术手段又会迎来上升期,如此循环。很多行业都是如此,大家可以思考下是否如此呢)

朝阳大悦城目前在6层打造的创新生活方式主题空间“悦界”就是这种探索。

“悦界”将创意零售、家居生活、美食餐吧、音乐咖啡、艺术沙龙、美妆美饰融为一体,零售、餐饮与体验业态以“2:5:3”的面积比呈现,在跨界业态融合中构建出多维立体的生活空间。

朝阳大悦城的李瑞在说到这个问题时说:“我们原来是一层男装、一层女装、一层体育,现在我们要求混装。

我们今天必须要有人的主线重新去做物的组合,才能够真正的满足今天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这就是我们的时间,有空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朝阳大悦城每做一个空间,我想做的一个事并不是做招商,并不是做工程改造,而是我们要出这个空间的价值观,出这个空间的价值观的小册子。”

(我是没去过,但我感觉有点像是“满足多需求的用户空间”,这些空间各自提供的服务是承接不断层的)

(X型分类法卖场)

(Y型分类法卖场)

上面只是我举的两个例子,事实上,不少品牌都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开始逐步实行这种分类方法,并且不少新品牌借此建立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

借Y型分类实现逆袭的小品牌(案例)

1. 书籍:多抓鱼,茑屋书店

(其实还有很多,如出行类的场库、周末去哪儿等等)

多抓鱼是一个二手书买卖平台,在电商平台纷纷低折扣卖书,并且还有孔夫子旧书网这样的大鳄存在的情况下,多抓鱼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和用户活跃度,我认为是跟它采用了Y型分类法的图书分类策略分不开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典型案例,策略-产品-增长,也可以作为需求和面试的“谈资”)

第一次了解多抓鱼是听创始人魏颖在一个小型沙龙上的介绍,当我打开这个小程序的时候(它还没有APP),吸引我的首先是图书的分类,它并没有传统书籍的分类方法,而是仅有一种分类即Y型分类(最新版也加入了传统分类),这种分类采用书单的方式,让人寻找自己的标签所在。它到目前为止的成功与采用此分类法密不可分。

作为一个二手书买卖平台,如果它在将来假如了二手百货售卖,也同样采用Y型分类,那一定还是具有吸引力。

除了多抓鱼,另一个重量级的采用Y型分类法的实体书店是日本著名的茑屋书店。

增田宗昭改变了传统图书馆按照出版社、作者进行分类的方法,而是改为22类更符合生活实际的分类。

增田宗昭在书里说,“如果是烹饪专区,可以是‘收集关于医食同源的历史与实践的书’,如果是旅游专区,可以是‘从艺术角度介绍魔都布拉格’,然后按照这些主题,收集书刊杂志。”(思路)

仅举丧心病狂的一例,在池袋的茑屋书店中,BL类型书光是攻类都有“鬼畜攻”“傲慢攻”“绝伦攻”“腹黑攻”“病娇攻”,重口味也有疼痛系、工口系、调教系、玩具系,各种类型一网打尽。

2. 电影:电视猫,今晚看啥

智能电视初期是视频软件绞杀激烈的时代,那个时候我安装了一个叫电视猫(现已改名云视听MoreTV)的应用,它给我最大的惊喜是它的电影分类,这同样是采用了Y型分类法的电影分类方式。

几年前,一个叫“今晚看啥”(后被百度收购)的小应用火爆微博,它主打电影推荐,它成功的原因在于Y型分类法以及针对个人的个性化电影推荐,这是一种舍弃传统电影分类法的方式。

(基于'Y标签',应用于推荐。我认为这种是属于“运营类”标签的推荐,基于标签的推荐。因为这个有比较多影响因素,如热点,时效性,人群捆绑,所以一般都是作为一种辅助推荐,或者偏向某个活动和场景热点的基于运营类标签推荐)

3. 音乐:网易云音乐

网易云音乐的Y型分类估计不用多说,大家都感受过了,这是它相对于其他音乐软件最大的差异化之一。

网易云音乐能从巨鳄嘴中抢下市场,Y型分类的歌单功不可没,我第一次使用网易云音乐的时候就完全是因为它的歌单功能带给我的价值。

(歌单是用户或者大V创建,而创建的规则是由运营前期制定、审核,偏社区的,运营很重要)

4. 汽车:汽车大全

在大宗商品——汽车领域,这种分类法其实一直都存在,不少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看得不一定是汽车的功用和性能,而是汽车的标签属性——即它自身所代表的态度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态。

下面是我截取的汽车之家的汽车首页分类,明显它采用的是X型分类法。

而下面是微信中一个汽车小程序汽车大全的分类法,明显它采用的是Y型分类法。

Y型分类是如何诞生的

Y型分类法的诞生实际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升级背景前提下诞生的分类方法。它是在以下三种变化上达成的。

找商品——逛卖场:在商品匮乏的时代,人们购买商品是需求驱动,需要什么直接按照类目去找,这也是X型分类法诞生的原因。而消费升级背景下,面对日益丰富的商品,人们的烦恼是不知道买啥。用户购买商品的逻辑由找变成了逛,当他在手机上无聊地乱逛时,如果看到了符合自己标签的商品,就可能直接购买。

我相信很多逛淘宝的人不是冲着买去的,而是冲着逛去的,可能逛着逛着就下单了某些商品。这时,Y型分类法就发挥了作用,他的某个分类符合了用户的标签或心态,就会促使他下单。

试想,如果一个用户抱着逛卖场的心态打开淘宝,首页直接是一级分类,选择才能进行下一步,用户一定会崩溃,而如果首页是各种符合人心态的标签分类,那他一定会根据自己的需求点击。

人找信息(产品)——信息(产品)找人:在碎片化的今天,信息和商品极度丰富甚至泛滥,人们获取信息和商品的方式由人找信息(产品)变成了信息(产品)找人,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样的信息或商品能够吸引用户,谁就赢得了第一步。(Y型分类法在这个方面,必然具有优势)

以产品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说到底,X分类法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分类思维,这种分类完全是为了解决产品供应方管理产品的需求,而Y型分类法则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分类思维,这种分类思维是以用户标签或心态为基础的分类,也是为了解决用户的终极需求——心理需求。

移动互联网的消费升级时代,是以商品为中心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转变,也是消费者由大众商品时代需求到个性化商品时代需求的转变,而Y型商分类法——即标签分类法,正式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商品分类法。

如果最后你还不知道如何给产品分类:去看看豆瓣豆列吧,作为Y型分类的鼻祖,相信它会给你参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