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两三年后,你悟出什么职场道理?
文/寺主人
不要小看「拧螺丝钉」的工作。
很多应届生刚进入职场,无论实习或是全职,别人问起来,就会说:「哎,拧螺丝钉的工作呗,打打杂,不知道还要干到什么时候」。「大材小用」或许是每个职场新人的心声。但是,真的是大材小用了吗?
来说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司机。
很多人会觉得,开车么,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谁都会开。我也一直这样认为,直到我有次搬家换了班车线路。
这辆班车的司机,在我坐车的两个月里剐蹭了两次,因为不及时检修车而抛锚了两次,车门永远是坏的,关门要用手,及时这样也不修,每天上车大家不是喊空调温度高了就是空调温度低了,平均10分钟来一次急刹......
每次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他总是骂骂咧咧,大意是倒了霉了之类的。应该也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的问题。
反观换路线之前的那位班车司机,我才意识到,他每次都会把空调温度调到合适,自己走到车厢的最后去感觉一下温度,坐了一年他的车,从来没有剐蹭过,没有抛锚过,没有迟到过。
这种细节你是感受不到的,因为你觉得是正常的。但维护这种「正常」是需要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用心照顾到的。
当然,这也存在管理问题,如果有一系列规章制度手册标准化班车服务可能会好一些。但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来,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同样是拧螺丝钉,差别是很大的。
这也是影响到以后工作的原因之一,为什么有些人可以从拧螺丝钉变为制定机制的人,而有些人则只能永远拧螺丝钉。
用打车软件也很能够体会到这种「拧螺丝钉」的巨大差别,有些司机永远找不到你在哪里也不和你打电话确认地方;有些司机的车里散发着怪味;也有些司机会快速准确接到你,车里干净整齐,绕开拥堵路段,按时把你送到目的地。
第二个例子,「打杂」。
去年夏天,一个叫刀刀的大二女孩来公司帮我处理一些客服、打包、文章排版之类杂事。只呆了一周,时间很短,但是给我的印象很深。
虽然我的网店无客服,但是有一些必须客服来处理的售前问题,比如说填错地址了,或者别的一些问题都需要人来处理。
刀刀自己用了一张 Excel 表格,把所有的问题都记录了下来,然后统计了一下问题的频率,然后把频率比较多的问题通过页面信息调整的方式解决掉了,就这样在一个上午的时间里就把后台咨询的问题降低了八成。
我之前也找过实习生零散帮忙,基本上都是坐在电脑前,人问一句,答一句,没有人来的时候就刷刷微博。有的时候遇到挑剔的客户,可能还要吐槽两句。没有人像刀刀这样做。
打包也是,刀刀是目前我遇到打包第二好的人(第一好的是我一个来帮忙的朋友)。打包看似是一项如此简单的工作,但量大的时候,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我之前帮一个做淘宝的朋友打过包,淘宝店一直做不大,也完全没有流程管理意识,打包就是随便打,速度又慢,错包率又高,还经常漏单。
通过那次的帮忙打包经历,我们参考了一些淘宝皇冠店的发货流程,如果严格执行的话错包率和漏单基本可以降到零。刀刀和我配合的很好,她在的时候我们的错包率和漏单一直都是零。
我一直以为是这个流程好,结果却发现,再好的流程,也挡不住执行时候的失误,而这些失误千差万别,如果写在流程手册里,可能读都读不完。
在刀刀离开以后,又有许多人来帮忙打包。
出现的事情有:有人在看完打包示范之后,依然拿反了打包器,打伤了自己的脸;有人比较麻利,打包速度非常快,觉得这个流程慢,打包到中途擅自更改了一些细节,导致那批货漏发了很多东西;有人拣货的时候总是看错编号;有人打着打着就犯糊涂,发生好几次封箱完毕发现一个货还在拣货框里;有人封胶条的时候总是封不紧,开口处总是有一条大缝隙......
我自己也在反省,是流程的问题呢?还是人的问题。两者都有的情况下,我能做的,只是优化流程,和找到更合适的人。
我不是很认同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种强行捆绑,能够扫天下的人必定是有着超越一般人的某些天赋,扫地和扫天下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特别过人天赋的普通人,许多应届生毕业后是没有明显的专业竞争力的。而在你没有明显专业竞争力的时候,你比别人拧螺丝钉拧得好,就有更多资源和机会自己走向你。
也许你会说:给一样的工资为什么要做这么多?
拧螺丝钉被人不屑是因为任务的绩效标准通常很低,比如车安全准时开到终点,比如回复解决顾客的疑问,人人都可以做到。而难的不在达成,难在「拧好」,在于「出色」。
因为「拧螺丝钉」的过程中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思维过程,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也许刀刀目前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什么专业上的优势,但是我相信任何一家她去实习的公司都会愿意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她,愿意去培养她。
在你抱怨「大材小用」的时候,不要小看「拧螺丝钉」,如果你还没有能够证明你能干拧螺丝钉以外的事情,请先拧好你自己的螺丝钉,你才能够获得更多能够证明你有大用处的机会。
如果今天你正在拧螺丝钉,问问自己,你拧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