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二十九.明辨<三>)
题解
这一章承接“居上下骄”的意思而发挥。“三重”指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礼节仪式,统一的书写文字。王者重此,就会使“国不异政,家不殊俗”,便会减少过失。
“上焉者”,朱熹认为是指“时王”前的夏商之礼,虽然很好,但不可考评;“下焉者”,指在下位的圣人如孔子,虽然有美德,但不居尊位,无法做到议礼、制度、考文,而能王天下的人所持之道,必须要本诸自身道德,身体力行,取信于民,还要经得起历史考验,不悖于自然规律,使造化也无疑问,即使圣人再起,也改变不了,做到既知自然规律,又要知社会人生,这样言动都可成为天下的道理、法度、准则,远近都是众望所归,而获得天下人的普遍赞誉。
《中庸》(二十九.明辨<三>)这使人想起《易·乾卦·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二者有相同处,都说明具有高尚品德的王者与天道合一。
要求当政者身体力行,不仅要有好的德行修养,而且要有行为实践的验证,才能取信于民,使人听从,这就好比我们今天要求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一样。不管你把自己的德行吹上天,也不管你的规划有多宏伟,做一两件实事,拿一点政绩出来给我们看看:你修的路在哪里?你建的房在哪里?你办的学校在哪里?市场是否繁荣?物价是否上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成为老百姓的公仆。
《中庸》(二十九.明辨<三>)提高到理论上来说,这一章所强调的,依然是重实践的观点。“本诸身,征诸庶民”,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这是主客观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用客观实践来检验自己的主观意图、见解、理论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与愿望。从而使自己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准则。
这里当然还是蕴含着儒者对伟大与崇高的向往和对不朽的渴望,也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追求。
《中庸》(二十九.明辨<三>)原文(译文)
《诗》曰(1):“在彼无恶,在此无射(2)。庶几夙夜(3),以永终誉(4)。”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5)。(《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这里没有人厌烦。希望日夜操劳啊,使众人永远赞誉。”君子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在天下获得名望的。)
注释
(1)《诗》曰:引自《诗经·周颂·振鹭》。
(2)射(yi):《诗经》本作“斁”,厌弃的意思。
(3)庶几(ji):几乎。夙(su)夜:早晚,夙,早。
(4)永:永远。终:通“众”。誉:赞誉。
(5)蚤:即“早”。
旁注
【朱熹旁注】
右第二十九<三>章。(上面一段是第二十九<三>章。
《中庸》(二十九.明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