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希腊(三)——夜宿爱琴海游船小记
序言
在雅典和圣托里尼度过了开心的五天,在国立考古博物馆门前,作别可爱的小姐姐们。在宪法广场旁的中餐馆吃了喝到了久违的馄饨,之后送走波波,前往Piraeus(比雷埃夫斯)港口登船,开始独自旅行。本文书于2018/12/28伊拉克利翁的EI Greco酒店,伴着窗外教堂的悠悠钟声。
生平第一次住在船上,满足了我坐大船的一个小愿望。船舱类似宾馆,前台会发房卡,打开门一看,发现舱内小而整洁。像国内的软卧,但更加宽敞。白床单和橙色毯子构成主色调,房间一侧衣服挂架下还有梯子供二层住客使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36144/2db7ef49fd232762.jpg)
坐下不久,来了一位中年大胡子带围巾穿酒红色皮夹克的大叔。问明我从中国来,他立刻兴奋地攀谈起来,我跑了一天,也勉强振作精神。花了一点时间,才搞明白他的名字Yannis,在希腊语中和法国的Rang,英语的John是一样的。我表示,前几天刚去圣托里尼,上面的水很难喝。Yannis表示淡化海水只是味道不好,其实可以喝的。这才终于大悟,怪不得有股咸味。接着话锋一转,从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聊起,到中国是一股rising power。我表达了谨慎的乐观,提出中美贸易战,他表示这是历史自然的结果。这位大叔专业是土木工程,现在是律师,对历史了解极为广泛。交谈中,他还说希腊很传统,有历史,中国也一样,是对世界文明有贡献的。看得出来他和我有一点一样,都对本国和世界历史有浓厚兴趣。他对中国的政治路线都略知一二,这在瑞典和大学生们聊天是很难遇见的。
没多久,船开了,我们移步到船尾的露台看着远处港口的灯影。整个海岸线亮作条线,大楼看起来更大些,如一线串珠。只有向左望去,有一段漆黑,两边都很亮。Yannis指着那里,告诉我那里便是《斯巴达三百勇士》中列奥尼达(斯巴达国王)抗击波斯大军的温泉关。听罢,我倒吸一口冷风,肃然起敬。
渐渐地,海岸线从点点灯火逐渐模糊成一条亮线,抬头看到天空并非漆黑一片,而是可以看出云朵微微发红,下面海面漆黑而静谧,心里默默希望明天是个好天气。最终Piareus港和雅典逐渐消失在茫茫夜空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36144/7899a6b99c02f069.jpg)
突然,天空有亮点在移动,Yannis问我知不知道那是什么。我表示应该是飞机,他说:“Come on, you're an electronic engineer, tell you minutes later.”(过会再告诉我)他凝视了一会,说应该是飞机,他本来以为地球轨道飞船。他还表示,他有望远镜经常能看到飞船,神舟。我非常惊讶。
他说他有两个孩子,他努力交给他们一切他们想学的东西,所以自己要先学,这样孩子长大了就有很好的基础,可以自己选择人生。因为去希腊前,特地看了My Big Fat Greek Wedding(我的盛大希腊婚礼),我对片中希腊父亲的传统、保守感到惊讶,动不动就说“I'm the head of the house.”(我是一家之主)正好可以向Yannis求证。他说,不管我信不信,只要他回家,家人都要出来打招呼。他妻子是意大利人,就完全没有这种习惯。我再次惊讶。
 说到他妻子是意大利人,我们又聊了东正教和天主教等等,还有十字军东征。我解答了一下关于他对中国筷子、椅子等简单的问题,他也感到不可思议——中国人每顿饭都用“棍子”吃饭。对西方人来说,chopsticks(筷7子)和sticks(棍子)没啥区别。
看得出他很享受这样的交谈,不过外面有点冷,时间不早,我后面回船舱歇息了。
行至远海,信号逐渐没了,没有和在罗马的友人聊一聊船上的感受,惜哉。入睡。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36144/66789182bb33a4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