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天天谈》11:知名
今天说两个知名人物,一个叫吴晓波,前段时间有很多朋友在关注吴晓波先生,也有朋友将他的作品推荐给了本人。感觉呢,是喜欢他的人,就把他捧得较高,甚至把吴先生说成很高明的重量级经济学家,不喜欢他的人呢,则说得不太好听,说什么只是写东西写得较多的财经作者,还不算财经作家。先贤孟子说得不错,社会上有“不虞之誉,求全之毁”,也就是说在社会上,有意想不到的赞扬,也有吹毛求疵的诋毁,试想这种情况吴先生也会遇到吧。对于吴先生的作品,本人也持续拜读过,例如《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等等,细细读来,非常有趣,本人首先感觉吴先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微观管理专家,其次,是一个经济视野比较广阔、分析较精准有力的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析专家,然后才是一个财经问题的资深作家。至于经济学家,个人认为经济学家是拥有自己发现的广义经济运行规律与独创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者或研究者,第一种发现规律的人比较多,例如发现交易理论的那个科斯,炒作来炒作去,一个理论吃到老,第二种就很不容易了,拥有自己独创的经济学体系,这种人就屈指可数了,如果说理论能经得起实践检验,并且对经济发展有成功预测能力的,这种人更少(据今数来,这种经济学界的巨人中的巨人,仅仅有三个:马克思、李斯特、汉密尔顿)。纵观吴先生的主要作品,个人认为这两方面还需深化,所以有点“不虞之誉,求全之毁”(当然也有朋友举例说吴先生在杭州投资房地产较成功的事情,说正是因为吴先生拥有经济学家的水平,所以才踏准了的中国投资高潮的鼓点。但是想一想,改革这么多年,在杭州、上海因早年投资房地产而发大财的人比比皆是,难道说他们都是经济学家吗?)。
另一个人就是宋鸿兵,想必《货币战争》系列不少朋友也看过,可能宋先生也面临着“不虞之誉,求全之毁”。赞他的人不少,贬低他的人也有,有的人认为宋先生是在中国真正揭示了世界金融运营内在的经济学家,而有的人呢,则认为宋先生只是炒作黄金的推手而已。本人也持续读过《货币战争1—5》,除了《货币战争1》有硬伤,其对欧洲金融史的梳理,基本符合欧美金融历史,同时,从《货币战争3》开始,宋先生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和当代欧美经济问题的分析,也逐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分析思路、分析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客观逻辑。本人认为宋先生首先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国际金融史的解读专家,其次呢,宋先生在经济运行规律与独创理论体系方面,特别是在经济运行规律上,提出了他自己较初步的、较概括的,但也具有一定独到性的,一些比较系统的观念,所以,本人也认为他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经济学研究学者(正从研究学者逐步向经济学家进行发展的过程之中。如果客观看待一些媒体说的其黄金分析理论的问题,则只能说,如果光看理论就稳赚不赔,这也太玄了)。总之一句话,两个人都是专家,但某些媒体上的一些观点,往往都比较极端,不妨把人家相关的作品和观念认真通读一遍,既有意思,更有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