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婚姻
陈拙主编的《白色记事簿》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需要漫长护理的女人很可能被抛弃,但如果被护理的是男人,他的妻子往往会坚持陪伴到最后。”
我看到这句话时很惊诧,也感到很悲哀!
父亲躺在床上九年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是母亲这些年来的精心照顾和陪伴,使父亲依然保持着不错的状态。偶尔我也会想,如果换作躺在床上的是母亲,父亲能照顾母亲几日?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父亲在我们眼里从来只有自己。
1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扔下母亲和我们,在外做生意,可多年来没给家里寄过一分钱。母亲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着我们兄弟姊妹几个,还有同住一屋檐下的爷爷奶奶。直到我上高二,父亲才从外面回来。钱自然是没赚到,他弄回来一大堆录像带,开了个录像厅,闲时打打麻将、唱唱戏,一天到晚很少在家。
我上大学后就离开了家,对于之后家里的情况是听母亲和弟弟讲的。父亲仍然成天“野”在外面,对家里的一切仍是撒手不管。他打麻将就没赢过,开录像厅的钱根本不够他输。他还迷上了骑摩托车,不管走哪,无论远近,都要骑着它,直到八年前与一行驶中的汽车相撞。
对于摊上这样一位父亲,我们姊妹几个真的很无奈。我们十分羡慕别人家有一个像山一样护着家里周全的父亲,而我们的父亲,在我们最需要陪伴的时候,他不在,在我们成年后都有自己小家需要照顾的时候,他却躺倒了。
经历了重症监护室一个多月的抢救,父亲命算是保住了,却全身瘫痪,需要有人一天二十四小时守在床前照顾。我们几个子女都很难做到,照顾父亲的重任自然落在了母亲身上。
那年,母亲刚刚退休,原本幻想着退休后能跳跳广场舞,有空结伴出去走走看看。可没想到,母亲的后半生,这下彻底被父亲拴住了。
有时候我想,老天是不是有意专跟人作对?
父亲一辈子爱玩,是别人眼里典型的“花花公子”,几十年来“野”在外面不顾家,临老了一个交通事故,反让他彻底躺在家了。而母亲呢,一生朴厚善良,勤俭持家,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家里的大大小小,临老了,一天福没享上,又要照顾全身瘫痪的父亲。难道是母亲上辈子欠父亲的?
2
一次在跟母亲闲聊时,我问母亲后不后悔嫁给父亲。母亲则云淡风轻地告诉我,别看他爱玩不顾家,年轻时可是又高又帅,白衬衫的领子啥时候都是干干净净的。父亲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只要有演出,他就是舞台上最亮的星。父亲还会修电器、装电脑、做家具……无论啥到他手上,鼓捣两下就成了。
我打断母亲:可几十年来,父亲成天“漂”在外面,对家庭未尽到责任,怎么能忍受?
母亲似陷入了沉思,她说出了多年前的一个秘密。有一年父亲回家探亲,母亲在给父亲洗衣服时,无意中从他兜里掏出了一张照片,那是父亲和一年轻女子的合照,母亲问那女的是谁,父亲说是普通朋友。谁相信啊,母亲悲痛欲绝,可又能怎样?那时,我们都还小,母亲说如果那会儿家散了,我们就成了没人管的孩子,她不忍心,选择吞下了委屈。
而今,这个伤害过她的人,躺在那儿,吃喝拉撒都得靠人侍候,母亲却对父亲一丝也恨不起来。
母亲是个很传统的人,在她心里,嫁给一个人,就要相守一辈子。她说婚姻中哪有对等的,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老是计较,日子就没法过了。谁家的日子不是磕磕碰碰的,谁家的锅底没有灰,选择了,原谅了,日子还得照常过。再说,少年夫妻老来伴,由爱到亲情,几十年来,一切早已习惯了。
现在看到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的父亲,母亲反倒对他生出了怜惜:多不愿呆在家里的人呀,如今却连床都下不了,老天已对他做出了惩罚。
3
可别看父亲躺在床上动弹不了,脑子却灵光得很,一日三餐食谱都由他定,营养搭配绝对合理。他的三餐都是专门的小灶,从不多吃,嘴还很刁,吃饱了就闭目养神,睡醒了便让母亲支起平板给他看剧。
母亲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每天从早忙到晚,洗漱、擦身、做饭、喂食、翻身、接尿⋯⋯一日日循环往复。
有一阵子,母亲感觉天眩地转的。我知道后赶紧带她去医院检查,一查母亲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好几种慢性病,这些病都怕劳累。我们姊妹几个一商量,给父亲找了个住家护工,这样就可以让母亲休息休息。一开始母亲不同意,但拗不过我们。护工照顾父亲满一年后,我们准备续约,却被母亲坚决拒绝了。
她一方面是心疼钱,另一方面是嫌护工照顾得不好,床上用品弄脏了不知道洗,一日三餐做得简单不说,还动不动外面买着吃。从护工照顾后,父亲瞌睡多得常常睡不醒,护工则老拿着手机玩,还时不时把外人招到家里来。
从辞退护工后,母亲又如往常一样,全身心地挑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白天还好,一到晚上,父亲就整夜喊着翻身,母亲常常刚躺下即被叫起,一夜夜没法睡觉。父亲在被我们多次“口头教育”后仍不思悔改,我们让母亲别由着他,母亲倒是大度,说反正人老了,瞌睡少了,就随他去吧。
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眼睛明亮有神,皮肤白里透红。我们都担心,照这样下去,母亲的身体会被父亲一日日拖垮。而母亲却毫不在意,她说有这么一个人陪在身边,虽说累点,却能说说话解解闷,不开心的时候,还能冲他发发火,而这些儿女都给不了。婚姻是什么,就是相互需要,相互依靠,相互陪伴,如果哪天彼此都不需要了,婚姻也就不存在了。
4
我到今天才理解了父母的婚姻,他们看上去并不是人们通常所向往的样子,甚至有过暗礁,但母亲的爱与包容化解了矛盾,让这个家得以平稳地远航靠岸。
父母亲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相处着,一个源源不断地付出,一个心安理得地接受,看似很不公平,却又相互成全着。母亲能九年如一日的尽心尽力照顾父亲,既来源于她对父亲的爱,更来源于她刻在骨子里的善良、温厚。母亲的长情、痴爱,朴实、善良,在父亲身上则很难找到,有时我在感叹造化弄人的同时,也庆幸躺在床上的不是母亲。
一个人一辈子会碰到什么样的人,谁也说不准,婚姻最能考验人性,不将就的婚姻,是现代人的执念,谁也不愿屈从于谁,谁离开谁也都能过。而假设真到了老之将至,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你我的身边又有谁呢?谁又能痴痴地守侯在侧、潜心照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