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写散文

子女,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能依靠的后盾。

2019-01-13  本文已影响7人  9243b739d330

我经常跟我妈说,不要整天想着把钱留给子女。

你千万不要想着给我和家姐存钱,人啊,在活着的时候就要自私想买什么就给自己买,想去吃什么就去吃。

无论日后子女以后是否有成就,一定不要想着老了靠子女。

老年人最好的姿态应该是:1、舍得给自己花钱;2、拥有自己的爱好;3、存一笔养老金(不是给子女的);4、每年要给自己做一次全面体检。

每次跟妈妈说,要给自己存钱的时候,她总是喜欢反问:“我老了,你是不打算养我嘛?”

每次我都回答:“你最好祈祷我不要结婚、生子,这样我才能心无旁骛的好好照顾你。”

如果,我不结婚也不生子,那么我一生都在专注扮演女儿的角色,不会是他人的妻子或者母亲。

人与人间的亲近疏远,难道不都是因为角色的改变而改变?

最近刚刚读完独木舟的书,序言里说道:“随着这个阶段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同龄的朋友越来越少——很奇怪的一件事情——他们没有搬家、,没有失踪,没有离开你熟悉的城市。你们有彼此的微信和电话,通过微博和朋友圈所展示的内容,你比从前更直观地看见了他们的生活细节,但你就是知道,你永远失去他们了。

曾经的少女和少年们,踏入时间的河流,成为别人的妻子、丈夫、母亲和父亲。”

友情尚且如此,会随着身边的朋友不断结婚、生子关系变得不再那么亲密。

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情,跟年少时候要好的女孩子约会,她一直在探讨婆媳关系、子女成长、婚姻之道。

而我坐在一边张张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那一刻发现,我们应该是永远不可能再像年少时候那般亲密了。

友情固然如此,何况是亲情呢?

我生在一个姊妹众多的大家庭,奶奶生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光是堂姐、堂哥、堂弟我都数不过来,还不算表哥、表姐。

奶奶在世时候,小时候过节被拉着喊亲戚,每次我都记不住谁是谁。

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按照常理来说,奶奶的后半生应该是其乐融融、儿孙绕膝,被很多人爱。现实却是奶奶一个人生活了22年,住在一张床、一张沙发、一台电视机的房间。

陪她度过最后人生两年的是保姆,只有逢年过节才不显得寂寥。

子女早已结婚生子,忙着扮演丈夫、父亲、外公、外婆的角色,儿子、女儿这个角色就略显单薄。

小时候可能和父母是最亲密的人,你没有过多的和这个世界接触,你最相信的就是父母;随着年纪的增长,与这个世界建立起了更多联系——认识新朋友、开启第一次恋情、有自己的社交。开始渐渐独立,这对父母来说,是一件可喜却又可怕的事情,可喜的是你的经济实现了独立;可怕的是不再与父母关系亲密。

这种母子/女关系的疏远,子女只能不停靠金钱来弥补。

却不知道,老年人最想要的就是母子/女之情,恢复亲密关系。现实的残酷却是,年老时候不得不接受这种不再亲密如初的关系。

外婆就常说:人啊,可以做小孩,但是不是能做大人,特别是老年人。老了,就没人喜欢你了。

没人会喜欢充满腐朽气息的老年人,这是真理。

没有几个人年轻人会每天花上几个小时陪伴家中老人,能心平气和说上几句话,简直是天大的恩惠。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一定要早早学会内心、经济独立,不要想着将情感完全依负于他人,当然,包括子女。

特别是老年人,经济独立有自己的小存款,子女才不会认为你是他们的负担,才能赢得更多的尊重。子女不如自己的心意,大不了一拍两散老娘有钱,不受你这个不孝子的窝囊气!

无论自己是否有钱,子女也只能在你老年时候用金钱弥补亲情的却失。内心的充实还是要靠自己。待到年老,如果还有几个在世的好姐妹,可能还能一边嗑瓜子一边打发寂寞时光;如果你有一项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能每天花上大把时间钻研,充实自我生活。

前半生为子女奔波,待到老年也该放手拥有自己的新生活。

所以说啊,人都是自私,千万不要对他人有太多期望,想着子女能给够给予自己完美晚年,这样的晚年,是最大的奢侈现实里少数的老年人才能拥有。

求人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自己。

梦该醒了,中老年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