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历史专题精选历史有意思正版野史

进击的宦官(二)

2020-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瞎七八说历史

公元649年7月,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唐朝因他开创的贞观之治,国力蒸蒸日上。看到这副景象,这位被少数民族共同推举为“天可汗”的千古一帝也许可以欣慰的闭眼了。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100多年后,他的子孙们将不再享受这些荣耀,甚至沦为砧板上的鱼肉。而危害自己子孙的,居然是那些平日里在他身边点头哈腰的宦官。

不错,向大唐皇帝举起屠刀,将皇帝玩弄于自己股掌之上的,正是皇帝身边的宦官。

唐朝中后期宦官的权势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宦官不仅可以凭自己的意志废立皇帝,甚至于还能直接杀害。这可真是骇人听闻。事实上,在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之前,大唐九任皇帝,只有唐宪宗和唐敬宗不是宦官拥立,却又都是被宦官干掉的。宦官的权势,在大唐达到顶峰。

为什么宦官的权力在唐朝可以这么大,以至于威胁皇权呢?根本原因是宦官集团掌握了禁卫军的军权。

变化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

唐朝首都长安的驻军有南北之分。北门为禁军,保卫皇帝;南门为卫军,保卫政府。这两只部队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中央军。可惜安史之乱的结果是,久疏战阵的两支中央军望风披靡、一触即溃,南北两军名亡实亦亡。而这时“神策军”进入了唐朝的政治中心。

神策军本是防备帝国西南吐蕃(古代西藏,今天西藏的英文发音仍然是吐蕃TIBET)的边防军,安史之乱爆发后被政府调往东部战线。但当他们遭遇敌军的迎头痛击后,才发现自己的老窝已经被吐蕃端了。这可怎么办?打又打不过,退又退不了。天不佑大唐,就在这时,他们遇到了来前线监军的宦官鱼朝恩,于是鱼朝恩毫不犹豫的就把这支部队变成了自己的私人武装。大唐宦官掌兵的时代由此开始。

之后的神策军两次保卫了皇帝,到唐德宗(唐玄宗曾孙)时期,皇帝将这支部队扩充为左右神策军,而将兵权交给了自己信任的两个宦官。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宦官由于掌握了军权越发跋扈嚣张,因为皇帝和保卫皇帝的军队都掌握在了自己手里。皇帝听话,固然可以挟天子令诸侯;如果不听话,那……宰了再换一个就行了。大唐皇帝的噩梦由此开始。

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宦官其实不喜欢杀皇帝,而是喜欢傻皇帝,他们的目标是把一位听话的皇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办法则是把皇帝变成废物,让他们声色犬马,不理政务,朝政自然会交给宦官处理(大唐模范大宦官仇士良名言)。

就这样,唐朝的皇帝被宦官玩弄于股掌之上。期间虽然也有皇帝选择反抗,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公元839年11月,大唐的第十四位皇帝唐文宗召见一位大臣,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唐文宗:“以爱卿的见识,朕比得上历史上哪位皇帝?”

大臣:“陛下可比尧舜。”

唐文宗:“朕其实是问你,朕比得上汉献帝(东汉末代皇帝)嘛?”

大臣慌忙跪下说:“陛下何出此言啊?!”

唐文宗叹了口气说:“哎,汉献帝时被权臣操弄,而朕却受制于家奴(宦官),看来朕连他都不如啊。”说完便泪流满面。

而他说的家奴,正是仇士良。

仇士良可谓大唐宦官乱政的标本,专横跋扈二十余年。他甚至曾经命令一位翰林学士起草废掉文宗皇帝的诏书。在遭到那位大臣的严词拒绝后,冷冰冰地对着在场的文宗皇帝说:“陛下,这次是他救了你。如果不是他不肯写诏书,这个位子恐怕你是坐不成了。”而唐文宗居然只能低头不语。当然,仇士良此举并不是真要废了文宗,而只是给皇帝一个下马威,告诉皇帝,自己才是帝国的主人,权力的中心。自此之后,文宗再也没有了收回权力的念想。而唐朝,也和皇帝一样,就这样在外敌和家贼的前后夹击下苟延残喘,直到一位枭雄的崛起。

此人就是朱温(又名朱全忠)。朱温最后灭了大唐,建立了五代十国的第一个政权后梁。而他对待唐朝遗孤的方式也特别干脆,杀!朱温举起屠刀的那一刻,皇帝死了,大臣们全被扔进了黄河。而曾经不可一世,危害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宦官集团,也被他斩草除根,全部杀光。

宦官集团和大唐帝国一起,被朱温打包扔进了涛涛黄河水中。自此,宦官演绎的第二幕高潮结束。也许是能量用得太多,此后的500多年里,宦官们基本没有什么大作为,唯一的反弹是北宋末年的大公公童贯。而最后一幕大戏,则要等到明朝。到了明朝,宦官们也有了一个新称呼,一个更广为人知并让人深恶痛绝的称呼:太监。

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请关注公众号:瞎七八说历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