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定干预目标
我最近开始学习大米和小米出品的“石荟教你每20分钟了解一个干预方法-新家长科普必学”,在腾讯课堂上观看。
主要的收获如下:
1、特殊教育学科更像理科而不是文科,因为它需要用到严谨的数据采集、测量和数据分析。
比如一开始要认真评估一个孩子的整体情况,一般用记录某行为发生次数这种直观方式,也叫建立基准线。以方便后续观察和判断,看对孩子应用了某一干预方法后是否有进步。不然的话,光靠感觉是非常不准确的,往往会因为干预者的短期记忆和他的个人偏好,而误判某一干预方法是不是有效,进而耽误孩子的宝贵的恢复期。
2、设定干预目标要遵从的三个原则。
先花几分钟,列出所有想要解决的孩子的问题。然后按:
a.有实际意义
b.有必要性
c.能够实现的
这三个原则进行筛选。
比如,让孩子认那些日常生活中通常用不到的生字,还有背唐诗宋词,这些目标和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和互动技能相比,更没有实际意义。如果孩子平时没有其他问题,这时再考虑背唐诗宋词才是合适的。
比如,有的家长要孩子在家玩的时候不要老乱动,但是孩子乱动既没有影响他和爸爸妈妈玩,也没有影响他的学习和认知,这时让孩子不要乱动这个目标就不是必要的。
还有,目标是要在半年或一年时间里可实现的。比如,一个孩子一天要问爸爸妈妈八十次“我们什么时候去游乐场啊?”之类的问题。如果说目标是让孩子不提问是不可能的,因为正常的孩子一天也都会问个七八遍。这时如果把目标修改为,一天问这个问题不超过十次,或者去看日程表自己找到答案,这样的目标是合理且可实现的。
目前,我想让孩子达到的目标有:
1~给他指令他会回应且照做。比如说回来不要再跑远了,他会按我说的折返回来。
2~教会他用手指物,和语言的方式向大人提出需求,而不是拽着大人的手去拿东西,或自己去够自己明显够不到的东西。
这两个目标的具体细化,和如何记录测量,下回再分享。
对了,上回说的好孩子口袋车,我又路转粉了。因为周三去北京看贾美香大夫时,带上了口袋车但是忘记了带背带。结果发现孩子坐车里很乖,轮子也很好推,我们省了很多抱他的力气,行李也能放车上推着走。
而且打出租车时,小车因为很小的折叠体积,很轻松就放在了车内的脚边。
孩子下午在车里还睡了一觉。
唯一不方便的是地铁站和火车站里若干的电梯。这个我和宝爸两个人抬着车走下楼梯就解决了,并不费劲。所以口袋车很适合两个大人带孩子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