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科学一定是对的?
科学如今无处不在,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跟科学有关的哲学问题,却是我们很少在意的,比如:什么是科学?科学都是对的吗?科学为什么是对的?……《科学哲学》这本书,就是帮助我们入门的。如果你有半个小时的闲暇时间,不妨一起读读这篇干货。
【科学到底是什么】
在说科学之前,先说说什么是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各门科学所采用的方法,部分工作就是去质疑科学家所认为的理所当然的假设。因此,科学哲学家要么很受科学界追捧,要么总是被科学界抨击,常常生活在冰与火的边缘。但是,我们不要以为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家一定是分开的,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等等都是两者和谐相处的化身。
那么,首先我们需要探索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到底什么是科学呢?
历史上最著名的回答来自波普尔,他认为: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就是其应有可证伪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科学理论提出来以后没有办法证明其到底是对是错,那就不算科学。因此,很容易想到,上帝思想就不是科学,因为其不可证伪。同时,波普尔甚至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发展理论都是有问题的,因为只要出现不符合他们基本思想的现象,他们总是可以用其他方式进行解释,以避免理论的崩溃。这种“狡猾”在波普尔看来,都不是真正的科学。
但是,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一个例子:牛顿力学出来以后,很多科学家开始用其计算和预测天体运动,某一次亚当斯和勒维耶在用牛顿力学理论计算天王星轨道时发现了一些偏差,这让他们困惑不已,但是当时他们并没有直接放弃牛顿力学,而是进一步的假设,他们认为应该是其他的行星的存在影响了轨道计算,就这样,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成功预测了海王星的存在。
因此,历史上就有人质疑:如果说亚当斯和勒维耶的例子算是科学,那为什么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理论不算呢?
所以说,波普尔对于科学以及伪科学的区分是不完善的。
科学哲学家们就开始思考:到底是否可以找到所有被我们称为“科学”之物所共有的而不被其他任何事物具有的特征呢?
著名哲学家维根特斯坦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不存在能够被定义为“游戏”的一系列固定的特征,但却存在一些松散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大部分被大多数游戏所拥有,然而某个特定的游戏可能并不具有该特征集合的任一特征,但仍然是一个游戏。
那么科学到底是否可以被定义呢?大家可以自己再去思考一下。
【什么样的科学方法才“科学”】
科学推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演绎和归纳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演绎推理中只要前提正确结论一定正确(人都是动物,你是人,因此你是动物);归纳推理中前提正确但是结论不一定正确(你是动物,他也是动物,所以人都是动物)。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到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进行思考,但是,我们有考虑过这种方法的正确性吗?尤其是归纳推理中隐含的出错可能性,是科学界一直探讨的问题,至今尚未被解决。
我们可以看到,归纳推理中的一个潜在问题就是前提正确但是结论不一定正确。那么,凭什么归纳推理方法可以在科学研究中占据这么重要的位置?它能不能被理性证明其正确性呢?
伟大的哲学家休谟认为不行,他表示:运用归纳推理的正当性不可能完全从理性上被证明。但是,很多哲学家包括科学家回应不同意见,其中两种最为重要:①即使由归纳得到的科学知识不一定是确定的,但是其正确的可能性很大(诉诸概率,但是“概率”又能代表什么呢?后文中我们继续探讨);②归纳本身是一种我们决定关于世界的断言是否正确的标准,问其本身是否正当是无意义的(私认为这比第一点反驳更扯)。
关于归纳推理正确性的讨论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但是慢慢大家都习惯了。那好吧,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解释才是最好的关于事实的解释呢?科学界有一个IBE原则:最佳说明推理。这个原则告诉我们:关于事实的最佳解释是最简单或者原因最少的解释。这个我们都很熟悉了,但是很明显,这并没有自带的正确性保证。因此,很多科学哲学家质问:那宇宙到底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呢?对于不简单的理论,是否存在客观理由支持它更可能正确呢?
这个问题依然无定论。
还记得上面说的概率吗?概率存在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概率到底代表什么呢?比如下面两句话:①中国妇女寿命达到100岁的概率为1/10;②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概率为1/1000.仔细读读这两句话,你一定能够发现它们的不同,前面一句可能是说100个中国妇女中有10个人可以达到100岁,但是第二句话说明了什么呢?难道是1000个火星中有生命的只有一个火星吗?显然不是。那么,概率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哲学史上形成两种解释:客观解释和主观解释。
先说说主观解释。主观解释认为概率是衡量个人信念强弱的一种尺度,并不存在关于概率客观的、独立于人之信念的事实。也就是说,“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概率为1/1000”意味着说这句话的人(比如张三)认为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概率很小。但是,李四可能说“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概率为1/10”,也就意味着李四觉得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概率比较大。
这就引起很多科学家的不满:难道科学是儿戏,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笑话!因此,就有了客观解释的说法。客观解释这一派认为:关于概率的描述存在客观的对错之别,其与一组特定的证据有关,而一个陈述的概率就是衡量支持该陈述的证据的强弱的尺度。
听起来似乎挺有道理的,但是有人发现,其实这种解释并不能解决休谟提出的难题:也就是归纳推理的正当性不能被理性证明。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以前太阳都升起,因此明天太阳一定会升起”和“以前太阳都升起,因此明天太阳升起的概率很大”是一样的。
【科学可以解释一切吗?】
首先,科学是如何解释世界的呢?比如说,我们看到了一个现象,如何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出来并且显得很有道理呢?三段论是很普遍的一种方式,其中涵盖了演绎和归纳的思想。在此基础上,亨普尔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覆盖律解释模型”:
普适定律+特定事实==》带解释的现象(亨普尔称之为“寻求解释的原因类问题”)
同时,亨普尔认为,解释和预测是硬币的正反两面。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生物需要能量(普适定律),绿色植物可以光合作用(普适定律),光合作用需要光能(普适定律),我家的一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特定事实),因此它生长(现象);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解释进行预测:加入我家的绿色植物没有光照,那么它就会死亡。
亨普尔的模型看起来简单且正确,但是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探索总是越来越深入。慢慢的,大家开始发现其中的问题:一方面,有些科学解释不符合该模型,也就是说一些真正的科学解释被排除在外了;另一方面,有些符合该模型的并不是科学解释,也就是说纳入了本该排除在外的。
就第二点,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很显然,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正确的覆盖律解释模型,对于影子20m长给出了正确的原因,但是对于②(我们更换了两句话的顺序),明显就出现了问题,因为旗杆15m高并不是由影子决定的,其原因应该在于木匠身上。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另外两个结论:覆盖律解释模型对事实的解释并不具有对称性;同时,覆盖律解释模型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来预测但是不可以用来解释。
另外,这个模型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叫做“不相关性”,比如:有规律的服用避孕药的人永远不会怀孕,约翰在过去几年一直有规律地服用避孕药,因此,他没有怀孕(显然,约翰没有怀孕真正原因是他是男的)。
后来,科学界总结出另外一种解释模型,叫“因果性解释”,这一模型我们都很熟悉,在此不赘述,只说一点其在运用时候的问题,比如:“水是H2O”这个科学现象并不含有因果性。
因此,很多科学哲学家就开始怀疑:科学可以解释一切吗?很多科学哲学家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科学可以解释很多事情,但是都必须借助特定的基本定律或者原则,就像归纳推理一样,他们认为任何事物都不能解释其本身。
【未完待续……】
【如果你觉得这篇干货对你有用,欢迎转发给你身边的朋友,让大家一起利用零碎时间,更有效地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