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
豆丁接过茶杯,轻轻的呷了一口,果然是名都的水蕴出名都的茶,名不虚传。
“越人遗我啖溪茗,采的金牙塞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豆丁想起唐代皎然的诗句,想必皎然也是对越地溪茗钟爱至极,才能吟出如此的心灵喟叹。
豆丁态度虔诚,微虚着眼睛,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叶中透出阵阵幽香。那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翩跹起舞,如同一个个坚韧的灵魂在水中游走。那茶汤清澈鲜艳,浅绿鲜亮,不见一点杂质。她不由的又呷了一口,只觉得唇齿留香,让人迷恋,像是初恋的味道,那一刻豆丁想起了几天没见的陈铭泽,远在魔都的他还好吗?
茶不醉人人自醉,豆丁醉在碧波荡漾的这抹香里,她知道,名不虚传的不仅是茶,更是卢业樟,看着他一副霸道总裁的高冷拽痞样,其实内心竟是如此细腻!
相识不久,见了几次面,他怎么知道自己钟爱金俊眉?
豆丁当然没想到,为了接近她,卢业樟早已把她的各种情况查了个底朝天。这次他来瑞希山,主要是因为瑞希山的金俊眉天下无双。
豆丁对金骏眉的情结源于外公。
外公一生清廉,无欲无求,却独独对禅茶之道痴迷不已。外公的院子里,有个小小的茶室,茶室有后院,不大,却别有洞天,午后阳光穿过针细的枝蔓,碎出一地的金黄,院里没有名贵的花草,只有兰草,青葱可人,花朵很小,开的细致、认真,不张扬,不喧哗,却亦有醉人的清香,简约如同一个身世清白的小家碧玉,依着他,可聆听天籁,可独享宁静。
小时候,她总爱有事没事的就钻进外公的院里,她喜欢外公的院里那种干净纯粹的茶香,似有若无的,呆的久了,自己的裙角袖摆,都是淡淡的茶香。
记忆中,院子里,除了外公,就是外婆呆的时间最长了。外婆身材高挑清瘦,总是一袭藏青色衣裙,一头乌发挽成简单的发髻,简单清雅飘然若仙,颇具仙人韵味。
外公最爱喝外婆斟的茶,每次行军回来,喝完茶放下茶碗,他都会拉着外婆的手,细细的打量外婆一番,然后长叹一声,说“瘦了!”
外婆总是温柔的笑,不语,纤长白皙的手指端起白色的茶具,与茶具融为一起,更曾美感。
外公外婆是豆丁最羡慕的一对神仙眷侣,不像爸爸妈妈一辈子……
想起爸妈,豆丁心里无奈的叹息了一声,世事难料,爸妈相互指责抱怨,却彼此相依相伴纠纠缠缠了大半辈子;外公外婆举案齐眉,却不得善终,空留遗憾。
豆丁一直记得外婆那温柔的话语,她常把小豆丁抱在膝头,给豆丁讲一个又一个关于茶的传说,她告诫豆丁说,茶如人心,心越干净,茶就会越甜。
在他们的熏陶下,小小年纪的豆丁也逐渐爱上了禅茶之道。
年龄渐长,她慢慢悟出外婆的话里深意,饮茶和处人其实是一样的,刚刚开始时就如同滚烫的水沏到茶碗里,茶味是越来越浓的,但最终免不了喝掉之后要再重新倒。
但金骏眉不同,这种茶比较特别,等它没有茶味的时候呢,它才会真正的开始散发幽香。
只要闭上眼睛,就能感觉到,那茶香在唇齿间复活,然后听那茶叶在心里绽放的声音。
看着豆丁呷了一口又一口,沉迷茶中的样子,卢业樟知道,这招投其所好用对了。
接触不多,但眼明心亮的卢业樟发现豆丁这小妞不同一般,送花送表送包包估计会被拒,怎么得美人青眼呢?卢业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
几经周折,终于探得了豆丁与军区大院里那位老领导的关系。
原来如此!
怪不得态度那么牛逼哄哄的!竟连瑞都樟老二的面子也不买,原来背景如此硬气!
其实,卢业樟误会豆丁了,豆丁从没和别人谈过外公的事情,也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红色背景。
如果不是卢业樟对豆丁动了心思,用心去调查,他也不会想到豆丁和军区大院里的那位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的。
大院里的那位深谙茶道,这是很多资料里都有记载的,卢业樟当时心里灵光一闪,或许,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豆丁可能也许对茶有兴趣吧。
就这样,卢业樟就带着豆丁来到了瑞希山,走进了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