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

“我真的受不了了!”

2020-05-10  本文已影响0人  陆小宛
来自网络

前些日子,表妹偷偷告诉我,每次看到舅舅喝酒的样子,她总是会躲在房间瑟瑟发抖,因为她总是会想起小时候舅舅酗酒打她的场面。

这件事让我心头一震,隐藏在心中许久,那些属于童年的一道道伤痕,就像被重新撕开一般,锥心刺骨地疼。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多少父辈崇尚的教育理念。孩子不乖吵闹,难以解决,怎么办?“这种小孩,小时候就是要多打,多压制,打疼了他就乖了,都是你们太溺爱了!”

不可否认,这样的方法有它的一定的成效,但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是打完之后的普遍现象。即便熊孩子不再做错事,这样的回忆,也必定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给孩子带去的事心灵和生理上的伤害。

来自大作网

如果可以,我想重新选择人生。

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中学时候成绩还算出色。尤其在作文,每次文章都能成为范文让其他同学学习借鉴。

然而在一次期中考上,我的语文成绩一落千丈,那次作文写不到一半。因为立题关于家庭。

我的父母极其重男轻女,希望多留点钱给弟弟读书,为了证明读书对自己有用对家庭有用。

常常复习功课到深夜,但父亲并没有任何表示,在他看来,这样的结果是必须的。每当成绩下滑的时候,家里面只有冷嘲热讽与落井下石。

在一次知识课堂的付费讲座上,我拿着自己的两百块零花钱,偷偷参加学习。但这事还是被父亲知道了,他的暴怒,将我打到双腿发紫,哭到没了声音。

到现在,我仍然记得父亲对我说的那句话,“如果你乖乖表现,我就不会怎么样。如果你不乖,我打断你的腿也不认你是我女儿。”

直到成年了,我仍然无法理解父亲的教育。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进了央企的我理所应当的选择和父母同住,但其实并没有选择。

一次,我提出想要在外租房自己生活的时候,父母坚决反对,甚至谈到这个话题都十分反感,他们给了一个理由“我们养你这么久,你就该好好孝顺我们,怎么能去外面住!被别人知道一家人不一起住多不好?”

于是我选择和父母和解,在一番耐心的劝说下,爸妈同意了不干涉我在家的生活。

原以为既然都成年了,生活也能慢慢改变,但是,第二天,他们还是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

在一次阴雨的下午,我跑到海边大喊,“我真的受不了了,不想再和他们住一起了!”

或许成人为人父母的划分,都是在生活里着有痕迹地完成。

而爱不是忍耐,不是卑微,它如此的自私与可怕,还需要足够大的勇气。

如果可以,谁不想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来自网络,侵删

苦求改变环境,不如选择远离

身边总是有父母提到“养儿防老”,是他们生孩子的目的,而孩子长大必定要有所回报,否则视为“投资”失败。

家庭教育最失败的莫过于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投资对象。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更不是出入社会的沟通的道具。

在一次研究调查发现,75%的人曾经经历过童年的创伤,而童年无比快乐,不曾受过伤的人只是极少数。

调查者召集了大量的小朋友比赛拼图,研究发现,那些童年受过伤害的孩子,拼图速度更快,他们更敏感,也更易关注到别人的感受。

这些受过伤害的小朋友,在成年后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比起深陷童年创伤,那些走出童年阴影的“超级普通人”,在属于自己的人生中,取得超出常人的成功和成绩。

知乎上,曾经有过一个高赞的问题“童年的阴影真的会相随一生吗?”许多人的回答“会”。而我的回答是:“这取决于你是否与自己和解”。

有这样两位主人公的故事,或许能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陈西和美婷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她们有着一样的环境,却有着不一样的成长。她们的父母都有着共同点,就是感情不和。吵架扔东西几乎成为了家常便饭。

陈西在面对着父母的争吵,总是无比的烦恼。她从一开始的蒙头哭泣,到最后选择离开与躲避,到成年后的陈西,几乎活在父母的阴影下,害怕结交新的朋友,也害怕寻找爱情。

来自网络,侵删

而大大咧咧的美婷,选择适应这样的环境,每当家中争吵不断,她便戴上耳机或者找个清净的书吧学习。

为了不被环境所累,她几乎学遍了所有关于心理学与家庭关系的书,她也因此成为了出色的心理咨询师。

也许,外部的环境并不能是我们所能决定的,那么选择与自己和解,改变自己的内心。

当你成为强大的自己,你会发现,你再也不用想着如何去改变自己的成长环境,因为你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来自网络,侵删

与自己和解,学着改变

在这个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不得不选择的面具,与自己和解的超常者,他们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懂得如何去追求想要的未来。

就如神经学家约瑟夫勒杜所说,“情感的记忆可能是永远的。它们是如此的强大,我们永远不会真正的忘记它们;我们只是用新的学习和新的情感记忆把他们挤出去。”

这样的办法对于有着童年创伤的人来说,就是重新开启属于自己的生活。看起来如此的难,但其实实施下去也并不是那么困难。复杂的环境,是快速成长的推动力之一。

与众多家境优异的明星相比,马天宇的童年背景算是比较悲惨。

5岁的时候,母亲服药自杀,父亲更是欠了一屁股的债远走他乡,债主更是把他的弟弟带走,年幼的马天宇一直都是和爷爷一起生活。

而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把马天宇打倒,他为了吃饭各种拼命,背后付出的努力难以想象。难道他不会伤心难过吗?难道这些不是他的童年阴影?

但是比起在小角落里暗自伤心,改变自我更为重要。世界那么大,一定有更好的人与事等着你去寻找。

如此可爱的你,不要陷于童年逆境中无法自拔。走,去改变,去追求!

开心的小丸子

想到这里,我也慢慢放下对童年的执念,忽然,身旁的门突然打开了,映入眼帘的是爸妈相伴看电影的声声笑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