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后的父母学堂成长励志

职场学习了那么多,为什么还是一无所获?

2019-01-30  本文已影响30人  人力资源共享

之前,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总结自己整个17年学习的经历。在知乎上买了46次讲座,在微信上买了21个讲座,参加了一个写作培训班,再加上得到和其他各种渠道购买了几个七七八八课程,加上一起总计花费大约5000元。因为花金钱了我自然会花时间在上面,每个讲座至少要一个小时。有的还会听两三遍,所以算下来我的时间成本大约是300个小时。300个小时差不多可以写一本书了。

而他自己再回顾购买课程的这段时间,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变聪明了吗?

这个朋友给自己的答案是——我好像除了白头发多了几根、皱纹多了几丝、眼袋多了几两,生活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我的生活品质没有上升、我的工作没有加薪、我的旅游梦想没有实现……

知识付费爆炸时代,我们学的真的无用吗?

在知识付费爆炸这两年,身边求上进的朋友也都纷纷加入了“学习大军”,购买各种大牛的课程,参加各种小密圈,私董会等形式的分享。学习一圈下来,大多都和上面的朋友有相似的体会。除了有少部分课程确实质量不佳外,相当多的课程也是讲课人精心准备的内容,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学而无用”的情况呢?

其实,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也普遍存在。享誉全球的美国管理大师,畅销经管书《一分钟经理人》的作者肯·布兰佳就针对这个现象进行多年研究,将原因归纳为三个层面:

一、信息过载

二、消极过滤

三、缺少跟进。

接下来,我们也将围绕着三个方面,对我们参加各种培训、各种学习之后,却难以学以致用的原因进行解读。并与大家分享解决如何学习的办法。

先来看第一个原因:信息过载。

毫无疑问,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信息爆炸的时代,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并且继续呈指数级的增长速度。

而这么多的信息,带给我们更方便的接触世界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知识焦虑:

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识,究竟能留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有多少?我们是不是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所谓的“学习”上?

毕竟,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学习的终极目标是生活和工作。

军事上有种说法:打仗一场,胜过读军校一年。

实战这才是段位进阶的精髓之所在。所有将军都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纸上谈兵的成本非常高昂的——史书上说,如果只从课本上学习战争,会付出40万人被活埋的代价。还有,“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很多道理我们大家都明白,但很多东西,不亲自做,体会没那么深。所以,真正的重点是:身体力行、刻意训练和大量实战。

而因为过载的信息已经挤压了我们的生活空间,我们不得不面临这个问题:知识饥渴症,使我们成为了知识的囤积者。信息超载会让我们变得毫无积极性,大量侵占我们的时间,使我们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去真正实践知识。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要学会运用少而精的哲学。

如果我们总是在接触新知识,却没有停下来去整合它们,并将其付诸实践,我们的大脑就会堵塞。如今之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原因就在于此。

鱼之所以不会被淹死,在于鱼的确有一个内置的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它们从水中只接收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个系统正是正在面对海量信息的人类所需要的。

我们也需要建立一个知识监测系统,对我们来说,是我们首先必须确定自己需要学什么,然后才能更有效率地去学这些东西,然后就是通过大量的重复的练习。

比如,读一本书。第一次读一本书时,只是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大致了解一下书里的内容。第二次读我会划出一些重要的理念。第三次我可能会做笔记。第四次,我会选择一位学习伙伴跟我一起读。重要的是,每重读一次,一定要间隔一段时间。我们必须设法保持自己的学习兴趣,并集中学习那些我们想要实际应用的东西。

一旦我们在工作中真正懂得了‘少而精’的道理和间隔性重复的重要性,就会变得非常有创造性。

导致我们不能做到学以致用的第二个原因,消极过滤。

就是在生活中,我们对那些积极的、哪怕是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半信半疑,或者干脆拒之门外的症状。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知识开始变得容易获取:随手一搜就有大把的免费资源,即便是一个培训班,也不需要多少钱。所以我们总是在不断获取更多知识。

当我们疲于获取知识的时候,会陷入一种消极、犹豫不决、先入判断或者是坚持固有思维中,用这样的态度去判断自己所接受到的信息。

如果在正常的状态下,我们获知的信息会100%进入我们的大脑。

但当我们的大脑处于封闭而消极的状态中,会形成自我怀疑和批判思维。让我们开始对所有接触的信息进行过滤,在过滤的过程中,由于我们会犹豫不决,会封闭自己的观念,让自己带有先入之见,会带着批判的心态,甚至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所有这一切的负面心态都会让我们形成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导致最终只有10%的信息能够进入我们的潜意识。这就是消极过滤。

解决消极过滤这个问题的关键,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积极聆听,第二个要善于使用绿灯思维 。

先来看积极聆听

要想多吸收一些自己所接受到的信息和知识,关键就在于要带着一种开放、积极的心态去聆听。这就需要我们随时注意,当我们发现对待新知识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怀疑和批判的时候,就要积极调整心态,不要带有任何偏见或先入为主的想法,对新的信息感到兴奋;带着积极的期待。

一旦学会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倾听,你就会把你听到的内容跟自己接触过的其他东西联系起来,你甚至会想出一些新的方法来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但要想做到这一点,你首先需要对自己接触到的新信息,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要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它来自哪里。这就是让自己成长的最好方式,带着这种开放而积极的心态去聆听,去学习。要保持一种可能性思维。因为每个信息都可能带给我们成长。

这样你就不仅能100%地吸收自己接触到的信息,开放的心态还会让你的知识扩展许多倍。你不仅可以疏清大脑中的交通堵塞,还可以开辟一些去全新的道路。

另一方面,接触信息时,我们要成为绿灯思考者。什么是绿灯思考者呢,就是对我们接触到的信息开绿灯。我们必须设法敞开自己的心胸。每次接触新信息时,不要总是琢磨这些信息错在哪里,而是成为绿灯思考者,积极发现其中的正确之处,并告诉自己,“我知道自己读到或听到的信息是有一定价值的,可它究竟在哪儿呢?”

将封闭、消极的心态变成开放而积极的心态并不是偶然事件。一旦下定决心要作出改变,你就需要制定一套清晰的策略,不断加强自己的新思维方式。

缺少跟进导致我们不能做到学以致用的第三个原因,缺少跟进。

学习不只是一段在脑子里完成的过程,只有当你真正将自己学会的东西变成实际行动时,你才是在真正地学习。而想将知识变为行动,你需要制订一个跟进计划,否则,学习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

第一在学习的过程中多问自己一些需要解释性的问题。比如:我能够描述清楚这个概念吗?我能解释明白这个技能吗?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吗?当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个概念的时候,我们通常就会对这个概念理解得更深入。比如,认知心理学家布赖恩·罗斯选修了伊利诺伊大学的计算机科学课。他已经十多年没有上过任何课程,所有和技术沾边的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当罗斯读课本的时候,他都要在内心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读每句话、每段文字之后,罗斯通常都会问自己:“我刚才读的是什么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我以前是怎么理解这个概念的?”

如果罗斯遇到不理解的内容,他就会上网查一查。他还试图把知识和其他知识相联系,看看能否用不同的词汇、不同的概念进行解释。课程结束的时候,虽然罗斯还是不能编程,因为他缺乏充分的背景知识,但是他可以回答一些其他同学无法回答的问题。多年以后,他对这个领域知识的内在联系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这是我的优势,”罗斯说,“因为我关注的是宏观理解。”

第二多教授别人。通过讲授一个题目,实际上是在讲述我们对这个题目的理解。我们是在用自己的语言,详细说明我们认为的这个题目的重要内涵,因此加深了对这个题目的理解。以教为学是很多学习培训、行业交流会采用的方法。如果你经常在知乎、百度知道等问答平台发布、回答问题,过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会收获很多。教授别人是促进我们思考总结重要的外部力量方法。

第三再问一层“为什么”。这类问题提供了一个产生新想法的途径,会促使我们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推动我们想清楚自己知道了哪些知识,鼓励我们更详细地理解一个具体的题目。比如,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波浪?当一个5岁孩子问我们这个问题时,我们会说:“波浪是由风造成的。当风吹在水面上,形成的涟漪就是波浪。”但是紧接着会有后续问题:“为什么风会吹到水面上呢?”或者是:“为什么风能吹得动水呢?”抑或是:“为什么没有风的时候也有波浪呢?”然后我们脑子就一片空白了。于是,我们就需要尝试找找答案,搜一搜互联网,读一些解释能量如何通过水传递的文章,最终学到很多知识。

总结

我们讲解了“学而无用”的三个原因。信息过载、消极过滤和缺少跟进。并且针对三个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针对信息过载,我们应该坚持少而精的哲学思想,把更多的知识精细化学习,并用于实践。

针对消极过滤。我们一方面是以更积极的心态,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对新的信息感到兴奋;另一方面,每次接触新信息时,我们要成为绿灯思考者,不要总是琢磨这些信息错在哪里,积极发现其中的正确之处。

针对缺少跟进。我们必须要制定有力的跟进计划,达到必要的重复,使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或实际工作当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