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研究院45号琴颜瑟语清零专题

我与红楼梦(5)

2021-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李成贵I茶耳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红楼梦的第五回是小说家的大手笔,也是最难读懂的一回,对这回中出现的判词、演曲至今争论不休,各种考证、推测也是五花八门,各持一说,没有定论。每次,我读这回的时候在想:与其我们对真相那么的执着,为什么不能把她们的结局当成一个自己的美好向往?

通常写小说的人不愿意把结局放在前面,特别是写因果的小说。小说家反其道而行之,偏要这样写,而且把故事人物的一生命运浓缩在一画、一词、一曲之中,让读的人在迷茫中寻找答案,而要找到答案,你还不得不通读全书,就像你在寺庙求了一个签,上面的内容你没办法洞晓,只有在历经现实后,才会恍然醒悟。

我愿意把十二金钗的判词、演曲看成是宝玉求的签,我也想把她们的结局解成是我希望的那样。

第五回的开头写到了贾府中这些宝玉跟姐妹的日常,特意将宝钗与黛玉进行了一个比较,当然了,这个比较是从下人的角度出发的。反观贾母却是万般怜爱,宝玉则同等对待,但因与黛玉同住一处,所以故事自然就多些。后面,你会看到宝玉不知不觉地就惹到黛玉生气,然后黛玉就在那边哭,宝玉就来哄。我相信这样的场景不是一次两次,应该是经常发生的,这也是宝玉跟黛玉的一个情感基础。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两个人在一起时常吵吵闹闹,总会以为他们八字不合什么的,其实,他们俩的感情比任何人都好,都要珍贵。

小说家像这样的笔法在许多处可以看到,短短几言,将日常写尽,毫不起眼的一些内容,却藏着一些让我们后知后觉的东西,而这部分内容是最不好写的,没有具体的事,又要能衔接后文,不成空白语言。这样的笔法是小说家的高明之处,也是难以模仿的地方。

接着写宁国府尤氏请两府的妯娌喝酒赏梅花,注意这个季节,我想应该是春冬交接的季节。地点是会芳园,这个地名也值得琢磨,会见群芳的花园。

宴上,宝玉想睡午觉了,于是秦可卿来安排。秦可卿,贾母对她的评价是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当然了,我们后面也没看到第二个重孙媳妇的姓氏。

秦可卿先把宝玉带到一个上房,宝玉看到了里面的画,对联,全是劝人读书的,所以不喜欢,马上要求换房间。后来,秦可卿就把宝玉带到了自己的房间。这一段写到了秦可卿的房间一系列的装饰,这些装饰根本让人无法想象,不过,共同的特点就是虚无的,后面都有一段风流韵事,其作用就是渲染、铺垫,把宝玉引向情上面来。

这段中,我看到了两点,一是秦可卿或许根本不在意名声什么的,这与她后面得病死就成了驳论,我们可以从她的言语中知道他弟弟也是睡过她的房间的。二秦可卿可能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在情感上不纯洁,她之所以屈服于贾珍,是不是因为她要考虑到其他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却让她令宝玉都觉得大义,甚至不由自主的喜欢她。

宝玉刚合上眼就做起梦来了。

宝玉梦到自己来到了太虚幻境。他听到一歌:“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这歌的意思是:好梦会跟云一样散开,飞舞的花朵最终也会跟着水流起起伏伏。告诉众位儿女,何必要去自寻忧愁。这是提醒痴男怨女放弃情欲。

宝玉听了后,马上就看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警幻仙姑。小说里有一篇赋专写警幻仙姑的样子,可是,就算你读完后,你也想象不出来,能记住的就是“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我们总说天下找不出第二个这么美的人来,曹雪芹说天上也找不出第二个这么美的人,是生在哪里,又从哪里来,到底是什么人,能长这么美!

我有时候在想:小说家在写警幻仙姑的形象时,是不是在哪看到了一幅仙女画,而画中的仙女不知姓名,不知来历,甚至这幅画是谁画的也不知道,就是单纯的一幅仙女画,而画中人突然就给他带来了灵感,于是他就写下了这篇赋。

宝玉高兴得连忙上去打招呼,连续问了三个问题,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不知这是何处,有没有发现这是参禅里的问题。警幻仙姑就告诉自己居所,离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都是与情有关联。还告诉他自己是来布散相思的,与宝玉遇见也不是偶然。在后面我们知道是宁荣二公嘱咐她让宝玉觉悟,脱离情欲声色的痴顽,跳出迷津,入正路,以免贾家败落,在此处曹雪芹有意暗示贾府要败落的命运。警幻仙姑便邀请宝玉进入道太虚幻境中。

这时候第一回甄士隐看见的那副对联又出现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还记得甄士隐吗?他看到这副对联后,梦醒了,并没有进入到太虚幻境里。宝玉为什么能进?是通灵宝玉的缘故?还是他的前身是神瑛侍者的缘故?但是不管是哪种缘故,我觉得都是假的那部分,是曹雪芹在经历一场人世命运后,悟懂人生后,借用这么个幻境在表达那个真的部分。所以,甄士隐进入不了太虚幻境,宝玉能进。

在后面,我们可以看到神秘的太虚幻境到底有些什么地方。

牌坊过后,有一宫,叫做孽海情天宫,两边对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地上、天上,古今,情缘缠绵不绝,痴情男女,情债不断,可叹可怜。有没有看见,情才是万愁之源,在这里依旧是在告诉宝玉勿坠情海。

进到二层门,有许多偏殿,是“痴情司、结怨司”等等,宝玉进入的“薄命司”,所以他看到的都是薄命的女孩。有时,我在想历史上或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一些其他女孩,是不是在其他司也可以看到她们的判词,我们是不是可以给她们一个归类。

薄命司门前也有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研。”愁苦悲恨是自己给自己的,也就是说情感的伤痛是我们自己找的,后面一句化妆是为谁化,到如今,可能现在很多女孩也不知道化妆是为谁化?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我的意思。

薄命司里有十多个大柜子,里面装的都是各省金钗的册子,宝玉选了金陵这个地方的看,在下面我们再次看到了等级的划分,然后宝玉没有直接看正册,而是先看了又副册,这就是宝玉,他最先关心的总是底层人物,在后面的章节我们也看得到,这或许是小说家给我们传递某一种东西吧。在后面,我一一来给大家说说我理解的一画、一词、一曲。

晴雯:

乌云浊雾图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惹。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无曲。

晴雯人品风流,心灵手巧,在后面我们知道她能补所有人奈何不了的孔雀裘,但遭遇艰难,小姐一样高的心气,身份却卑微,父母也早亡。她早逝皆因遭人毁谤,让宝玉白白挂念着。

袭人:

破席鲜花图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无曲。

亏自己温柔和顺一场,说什么像桂花一样,像兰花一样,都羡慕那个有福气的艺人蒋玉涵娶到她,可谁知道她与自己爱的人却没有缘分。

桂池莲枯图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无曲。

英莲就是香菱,乡绅家里的小姐遭遇着拐卖,拆婚等让人心伤的事情,自从遇着夏金桂(薛蟠的嫡妻),致使被折磨而死。

黛玉、宝钗:

雪林玉带单簪图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终身误}、{枉凝眉}。

可叹宝钗一生遵守礼教妇德,顺从丈夫,却像是对着一座冰山,到底是满足不了自己的意愿,遭遇冷落、凄苦,孤独一生。可怜黛玉才思敏捷,念着前世的盟约,这段奇缘,终是虚无,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望不可得,想黛玉多少时日经得住浪费,有多少眼泪经得住还,到最终不过泪尽相还,命归警幻。可知人间事事美中不足,难以圆满。

贾元春:

弓挂香橼图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恨无常}

二十年来明辨是非,刚看荣华富贵正好来,三年里,又是一年不如一年,眼睁睁看着家族落败,无力回天,又遭遇宫斗把命消耗。回不了山高水长的家,只好托梦诉衷肠。

贾探春:

泣女远洋图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分骨肉}

才干精明,志存高远,可惜生在不好的时代,致使命运不济。劝慰父母不要在江边涕哭相送,恐哭坏了身子,也不要把我挂念,自古命运、离合早就注定。如今,我们分居两地,各自保重,以后在千里之外,只能梦里相见了。

史湘云:

湘江飞云图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乐中悲}

富贵又如何,从小父母双亡。生在富贵家庭就会被娇养?幸好天生跟个男孩一样,宽宏大量,豪气英明,不将儿女情长放在心上。好不容易找了如意的人,还没等到天久地长,还没等到幸福抵消幼年的挫折,幸福消散,夫妻离别,看着夕阳,看着湘江水去云去,如何不叫人感伤。这都是冥冥中的事,何必为此悲伤。

妙玉:

玉入泥垢图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世难容}。

气质高雅,才华出众,天生是个性格孤独怪癖的人。你嫌吃肉又腥又膻气,讨厌富贵人家,认为她们俗气,哪里知道心气太高遭人妒忌,过于清高让人也嫌弃。你想要一方清净,可哪里清静,你说看破红尘,可又何曾看破。终是不能够佛前变老,辜负一把青春。可怜啊,可怜,如此好的一个人,却沦落到风尘,违背了自己的心愿,好似一块美玉陷入了烂泥中,让爱你的人情何以堪。

迎春:

美女饿狼图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志,一载赴黄泉。 {喜冤家}

富贵家中女儿里的弱小姐,偏遇着个忘恩负义的无情野狼(孙绍祖),不念旧恩情,一朝得志就把侯门小姐作践,贪婪无厌,下流淫荡,可叹千金小姐作了水杨,不忍欺辱,一年过后归了天。

惜春:

古庙看经美人图 堪破三春景不长,淄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虚花悟}

看破了三位姐姐的命运,纵然当年如何的美好,又有谁逃过了宿命,什么荣华富贵,不过是过往云烟。看见人在坟地低声哭泣,鬼在青枫林吟咏,枯草遮盖了坟墓,人生起起伏伏,令人劳累忙碌,受尽折磨。如何能解脱?听说佛可渡人解脱一切痛苦,弃了我这侯门女的身份,一心向佛。

王熙风:

冰山雌凤图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 {聪明累}

生于落败之时,谁不羡慕我一身治家才能。可惜我聪明反被聪明误,害了自己的性命。一生为你操碎了心,死后一切成空。枉费我提心吊胆一辈子,终究是家破人亡,油枯灯灭,树倒猢狲散。你对我起初还言听计从,狱神庙一难后,竟对我像丫鬟一样,指使我做事,最后一纸休书休了我。我向金陵王家哭去,谁又理会,荡悠悠一场梦,了结性命。人间世事,欢喜过后尽是悲辛,哪里算得准自己的命。

巧姐:

荒村纺麻图 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留余庆}

家中事败不要说什么金不金贵,也不要论什么亲不亲情,可恨我那狠心的舅舅(王仁)和害人的兄弟(贾蔷,贾蓉),要将我卖人。幸亏死去的娘亲当年接济了刘姥姥,遇到了板儿来解救。劝人为善,不为恶,因为天地间自有一杆称来衡量。(贾府事败,王熙风落入狱神庙,求助王家无果。贾芸探望,王熙风请他保住巧儿,贾芸设法暗地买下巧儿,但也无法藏身,恰巧遇到板儿,让板儿接到了乡下躲藏)。

李纨:

美人凤冠图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玉他人作笑谈。 {晚韶华}

丈夫早逝,得留一子。一生三从四德,守寡到晚年,眼看着儿子授高官,转眼赴黄泉,这诰命也无命享。一辈子不追名逐利,但为儿子孙积下福气。享不了诰命又如何,历代的名门将相可还有谁在?不过是些虚名而已,留给别人谈笑去吧!

秦可卿:

美人悬梁图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好事终}

世间风月多情,世人皆是情的幻身,情与情的孽缘都是幻身引起,风情、美貌,是罪恶的开端。贾府的儿孙不长进,不能继承家业从贾敬开始,家族的败落最大罪责是贾珍。这一生悲惨的宿命都是这段孽情而起。

宝玉还想看下去,因为宝玉对诗词画作是很感兴趣的,且在这上面也比较有悟性。警幻仙姑怕他泄了天机,于是把他带到一房间喝酒听曲。在后面,我们可以看见“群芳髓”的香,“千红一窟”的茶,“万艳同悲”的酒,初见这些文字,会觉得名字取得太好了,细细一想,让人感慨,心生悲悯。群芳碎,把出生的花朵捣碎,用树油合制,一点一点燃烧。千红一哭,把女孩们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收集起来,烹出来的茶。万艳同悲,姑娘们的心血酿成酒。有时,我想这香、茶、酒或许并不是那么好,就像我们日常看到的那些昂贵精美的东西一样,也许其背后藏着很多血泪。

接着出现了“痴梦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曹雪芹没有一一写完,只说了各各道号不一。我记得,我在读第三遍时候,我就猜,这些位是不是分别代表十二金钗的女孩:黛玉,史湘云,宝钗,妙玉。后来,我再次读这里时,又猜她们是不是管理各司的司长,痴梦-痴情司,钟情-结怨司,引愁-朝啼司,度恨-夜怨司等等,到最后,我自己也糊涂了,曹雪芹聪明的写法就如这样,他会让感觉文字间的关系似真似假,如有如无。

宝玉听了正曲后,忙止了副曲,这里应该这么写,如果把所有的副曲,又副曲全给抖出来,我想我们也看得无味了。警幻仙姑把宝玉带到一间闺房,闺房里有一女子,后面我知道就是幻境里的可卿。这里还说了她妩媚如宝钗,风流如黛玉。如果这不是一个梦,有没有发现这是宝玉现实与理想的合成。如果这是一个梦,还记得开头吗?宝玉一直想在黛玉和宝钗之间求全,而幻化成的形象是他睡前最后一见的秦可卿。我们常说:日有所思,梦有所想。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认为宝玉是个好色的富家公子,也许最早来源于警幻仙姑与宝玉的下面这一段关于“淫”的对话。其实,宝玉反而不是淫,而是仁,甚至可以说是慈悲。“意淫”二字,到如今也是被众多男性玷污了。我把看成是对美好事物的爱护,但是又不能直接去爱护,只能从内心里去爱护,没有冒犯,没有玷辱之意,就像我们看到一朵池中荷花,每天去看,每天去看,你会越来越喜欢,但你不会去摘,只远远地欣赏它的美。当有一天,你再去看,发现它被摘了去,你会悲悯,有时你会想象它还在那里,那是那么美好。而且,宝玉的这种痴,不仅仅是对闺阁的女孩,还有风筝,鸟,树,洛神像等等。其实,我建议这一段对话真的可以好好地琢磨,特别是深陷情感的人,问问自己我们所爱的到底是什么?是内在还是外在?

宝玉跟秦可卿就成了亲,在天上过起新婚生活,突然在迷津这个地方,宝玉遭到水鬼拖扯,吓醒了,大喊了一声可卿救我。这是一个好梦转向恶梦的过程,十分写实的手法,我们小时候做青春梦可能也有这样的经历,这是发育的象征,可是前部分内容可能就没有了,后成亲一段可能是有的,不知道你们懂不懂我的意思?

秦可卿在房外听了宝玉叫,心里纳闷,因为贾府里没有人知道她的小名可卿。可是,为什么宝玉能知道?我下回再细说。

最后谈谈:

第五回,我去年写过一次自己的见解,结合了一些网上、书上的资料。这一次,我除了在巧儿那段之外,没有去妄加推测她们的故事,而是回归到文本,同样,我也没有再过多的透露出剧情,只停留在文本。因为我是要一回一回写下去的,在后面的章回中,我们可以再细说。至于巧儿这一段,我为什么要写?这可能是细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之后,一个自己的新的想法,我想记录下来。

我一直觉得,红楼梦的第五回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回过头来看,看她们的判词、画、曲,同时看警幻仙姑与宝玉的对话。这很像数学里的逆推思维,在这种思维里,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认证。

第五回,我和红楼梦群里的同志们都觉得写起来比较吃力,因为里面有太多诗词,而且藏在太多的东西,如果你是初读红楼梦,千万不要去纠结,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终章。但是,我建议,当你耐心地读完整本红楼梦后,请一定一定回读第五回,这是阅读细读数遍后的经验之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