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气
又读李开周的《千年楼市》,这本书专门讲一些现代人所不知的古代房产情况,比如古时候的住所、办公楼的房价、规模(古时候也有摩天大楼)、房产开发商,甚至拆迁政策,还有古时候买房也要交契税,也有人炒房(也是就买房卖房赚个差价,不过那个时候没房产中介,卖家在自家门前贴一个卖房启事,当时称之为“题门贴”)。让人惊奇之余感叹古人也跟现代人一样苦恼置业问题,古人也要当房奴。因为自己是搞征拆的,个中话题或可一谈。搞这项工作跟相亲恋爱也差不了多少,“男追女隔座山”凡事都得是两情相悦才行。还要学会察言观色,有时候看主人家脸色不好还赖着不走,非要等到人家下逐客令了,才灰溜溜鼻子一摸,仓皇而走。
这本书里面提到一件事,说是宋太宗赵光义平定天下之后想扩建皇宫,内侍把都指挥使的施工图纸呈送到御前,宋太宗一看,一下子没法决断。不一日早朝的时候,他对文武百官道:“内城褊隘,诚合开展,拆动居人,朕又不忍。”这意思是说,皇城内太狭窄,应该搞一下扩建。可一旦扩建就会拆动百姓家庭,我又于心不忍。
好家伙!连大哥都干掉的了竟然面对百姓的几间民房动了恻隐之心,实在有点令人怀疑。搞基建要先做方案,测绘出图纸、列资金计划,皇帝也不例外。宋太宗“不忍”的主要原因是需要迁动王府周边的户数太多。平民百姓安土重迁,除非撒重金,在人家墙上喷一个大大的“拆”字。很明显,宋太宗囊中羞涩,没有这个预算。根据专家学者考证,北宋皇城确实是很寒酸的,和朱棣的北京皇城相比简直相形见绌。而且古时候平民建房也不容易,官家规定城内城郊都不得取土,抓到了要挨板子。又不能搞强拆引发群体事件,只好就此作罢。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156/4613b6f05ec950f1.jpg)
还有一起征地的案例,同样发生在宋朝。话说在南宋溧阳,官家要征收农民土地土地六千亩,征地的指挥官是县太爷陆子聿,县太爷集公检法于一身,一县之辖,都他说了算。六千亩几乎是一个大村的面积,征收土地、房屋要赔偿,这是在北宋元丰时期立下的规矩,据考证这是中国历史第一部拆迁补偿条例,条例规定了拆迁要有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定这规矩的人是王安石的一个部下,算是改革党,当时获得时任皇帝宋神宗御笔签批,不得不说是个巨大进步。在颁布条例的这一年内,开封府一共拆迁了120多户,一共26000缗,平均一户领到171缗,按购买力换算,大概是如今的人民币四万八。钱虽不多,意义却是空前的。
可这陆知县每亩只补给农民五百文(根据粮价基准换算,每文大概是人民币两毛钱),这个补偿价格的结果可想而知......农民不干了,找他理论,陆知县不接待。于是农民就结伴去临安府找宰相史弥远,这相当于是越级信访。史宰相看农民来势汹汹,只好当着农民们的面痛斥地方政府胡作非为,随即就让左右的笔墨伺候,给地方官下了一封指示遣人快马加鞭送去。他告诉大家说我一定秉公处理!大家安心回家种地吧。这些农民一看宰相大人拨乱反正,就纷纷散去了。
不几日,农民们苦等来的不是补偿款,而是陆知县的捕快,这些农民统统进了班房。地还被强行掳去了,地到手以后陆知县出让给开发商每亩价格一万文,前后差了20倍,简直岂有此理呐!等蹲完班房出来一打听才知道,这拿地的开发商就是史弥远史宰相啊!那还能怎么办?五百文就五百文吧!谁知陆知县生气了,你们闹这么大动静,现在一分也不给!陆知县出此下策图什么?当然也是升官发财。
史弥远是出了名的奸臣,在有宋一代可是与蔡京齐名,果然老奸巨猾,单就打发这些农民的手法就可见一斑了。陆子聿陆大人虽名不见经传,但他爸爸可是鼎鼎大名的陆放翁,陆游临终的时候还给儿子留下了《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知县真是把老陆家的颜面丢个一干二净,放翁要是泉下有知还不爬下来揍死你这个不肖子弟!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156/f3885f24c995597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