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想法简友广场

人在旅途

2022-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秋鸿W

今年的夏天特别热,璇中考后在家无所事事,于是策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人常说张家界归来不看山,就收拾行囊,放飞心情,急匆匆,情切切地开启烟雨张家界寻梦之旅,去观赏那神秘的山水风情。

下了飞机,稍作停留便马不停蹄地开始行程。进入景区,面对神奇的张家界峰峦,时光仿佛凝滞了,若非是蓬莱仙境撞入眼帘,又或是天造地设的山水盆景屹立苍穹。千百根石峰石柱在山岚的包裹下若隐若现,仿若刀劈斧削一般奇伟兀立,一根根的石峰在大自然上亿年的切割打磨中像柱子似地静静伫立,让你大饱眼福的同时不由得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三千奇峰尽收眼底,只见远山含黛、近峰巍峨,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茫茫峰林中的“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以它顶天立地之势,峰体造型之奇,垂直节理切割之险,独特风格脱颖而出。此地大量风景图片也是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各种元素的原型,其中“南天一柱”图片就成为“哈利路亚山”即悬浮山的原型。南来北往的游客,在这里拍景留影络绎不绝,摄影爱好者更是长枪短炮,流连忘返。与阿凡达之境界不相上下的“御笔峰”,也是张家界最令摄影家与画家们倾倒的风景之一,但见山谷数十座错落有致的秀峰突起,仰望蓝天,其中的三座石峰,高低不一,峰顶覆盖厚厚绿植,像极了倒插的毛笔。“御笔峰”被公认为是张家界砂岩大峰林风光的标志,堪称天下一绝,可谓神来之笔。

随后的几天真是一步一景,处处有惊奇,听导游说我们这个团很幸运,没有暴风骤雨,没有阴霾天气,天公作美将最清晰的山水画卷呈现出来。景区内可以选择上山乘超长缆车,下山乘自动扶梯,还有百龙电梯瞬间上山,中间有电瓶车,大巴车,游船往来衔接。说到这里不禁感慨,张家界在山水风光、景区设施上已经打破了好几项世界之最了,每一次的体验都刻骨铭心,给游人带来别样的感触。印象深刻的天门山景区,在缆车的行进中,只见远山已踩在脚下,近峰山腰上缭绕的白云仿佛触手可及,九十九道弯的盘山公路宛如玉带挂在山腰。现代化的设施让人在轻松自如中抵达山顶,游客们纷纷走上玻璃栈道,有笑的,有尖叫的,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争相体验挂在峭壁上玻璃栈桥的惊险与心跳。

从栈道走出经过一段山路,通过长长的观景桥,在导游的安排下,我们从一个合适的角度看到了传说中神奇的天门洞。天门洞南北对开,位于天门山山体的中上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自从1999年世界特技飞行大师穿越天门开始,天门山、天门洞便成为一个永远被世界聚焦的传奇之地。天门洞前面的999阶天梯像一条蜿蜒的带子铺在山间,顺势而下。乘坐自动扶梯下山,看着那条窄长陡峭的天梯,不由人双腿发软,倒是璇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撺掇着一个年纪比他小的半大小子不顾我们的劝阻从天梯跑下。

上过高山走峡谷,在张家界幽深的峡谷景区之中,山随人转,弃船登岸,恰如走进世外桃源。临溪看鱼,驻足观云,两边的峰岩有磅礴倾泻的瀑布,有滴滴答答流水的水帘洞,蜿蜒的山路时而狭窄,时而开阔,两边石峰相对之时抬头望去就是一线天,峰回路转之际又豁然开朗,溪水打着漩儿流向远方。行走在峰林溪谷的大氧吧中,呼吸着富含氧离子的新鲜空气,心儿早已被大自然的诗情画意感染,这山这水这桥这洞可遇而不可求,这天赐景观天然氧吧值得我们静静沉醉。喝一口清甜的溪水,让流水淌过疲惫的双脚,此时此刻暂时忘却尘世中的羁袢,回归宁静。

山雄奇,洞神秘,黄龙洞,一个不容错过的精彩。我们是下午开始进洞的,光线逐渐变暗,寒凉之气阵阵袭来,令人有瞬间回到了秋冬季节的感觉。越往里走,越发现其规模之大,真可谓是洞中乾坤大,府里别有天。沿途各种洞穴由石灰质溶液凝结而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琳琅满目,似神似幻、若禽若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感慨的是龙宫里的“定海神针”,是一根又高又细的石笋,形状十分奇特,两端粗,中间细,最细处直径只有10厘米。“定海神针”生长在崩塌的斜坡上,是黄龙洞最高的一根石笋,经过导游的现场讲解,我们知道了它至少有近二十万年的高龄。更神奇的是这枚神针价值不菲,黄龙洞为此投保一个亿,创下了世界为资源性资产买保险之先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怎知这谜一样的世界有多精彩。

走过一个个迷宫般的洞穴,眼前出现一条河流,依次坐船前行,船上有专门的电子讲解,由讲解得知这幽深的暗河名叫响水河。泛舟湖上,极目远眺,四周若明若暗,穹高景幽。空谷两岸如龙王金盔、海螺吹天、插香台等景观在若隐若现的灯影里充满神秘诱惑,神思摇曳之际仿佛回到混沌的远古时代,来不及细细品味,八分钟的湖上泛舟就结束上岸了。

由于洞穴多,大家的关注点不一致,导游直接到出口守着,游客们散落在各个洞穴中自行欣赏。我转来转去走到一个叫迷宫的洞穴前,问工作人员才知这迷宫地处黄龙洞最底层,也是黄龙洞最精华的一个景点,我这才发现璇早窜到前边去了,只好自己一人进洞探奇。洞内钟乳石种类较多,景观密集集中,洁白晶莹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石珍珠、石珊瑚等,密密匝匝,不染纤尘,与前面观看的粗犷龙宫相比,迷宫更显剔透。低着头穿梭在一个个玲珑的洞穴中,猛然有水珠滴落身上,脸上,抬头看,穹顶石壁还在不断地渗出溶解的矿物质水,不间断的水滴还在孕育着各色钟乳石。其中有一对相向而长。穹顶的石钟乳和地面的石笋差一点就接吻了。游客们纷纷称奇,感慨造化的灵秀。洞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有的因顶层水滴枯竭停止了生长,有的则同上所述的“接吻石”,顶着头上的水珠继续发育着,大多数洁白如玉,通体透亮,在彩灯的照射下发出璀璨的光芒,摸上去,手感光溜溜的,寒凉湿滑。漫步洞穴中,顿生沧海桑田,羽化成仙之感,你看那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石笋、石柱哪个不是上千年、上万年的积淀才有了现在的风韵,而且只要熔岩不绝,水滴不断,还将继续生长下去。

最后一天的行程是凤凰古城,先一天晚上坐上大巴车赶路,车外暮气沉沉,路边的群山隐向苍茫。四个多小时的路程,大家昏昏欲睡,导游开始讲解这边的风土人情:湘西赶尸,放蛊……大家听得将信将疑,而苗寨中年轻人如何相亲,阿妹出嫁时如何哭嫁……则人人听得津津有味,连日的舟车劳顿也一扫而空。

心心念念的凤凰古城在晚上十点多终于到了,璇累了躺在床上不动弹,我决定独自一人观凤凰夜景。去前台问路方知这居住地偏僻,还得走一段路才能到达城区中心。

走过长长的小街终于看到了沱江,沿河两岸灯火辉煌,酒吧,咖啡馆,饭馆,工艺品店铺林林总总,各地的游客洒落其间,热闹非凡。沱江在明灭的光影里波澜不惊地流淌着,对岸靠水而建的吊脚楼细脚伶仃地立在岸边,在光影里隐约而见,一条曲折的小桥横跨湖面,三三两两的游人站在桥上拍照、聊天,当地苗人趁机兜售自产的小物件,阿哥阿妹的呼唤声此起彼伏。古城的夜晚是迷人的,也是浪漫的。记得2011年我曾像现在一样独自逛阳朔西街的夜市,那里聚集了四面八方乃至国外的旅人前来寻梦。凤凰、阳朔、丽江并称为邂逅之地,寻梦乐园。相似的山水人文,小桥人家,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游历的心境却大不一样了。

第二天早起随着导游沿沱江观赏这座美丽的小城,相对夜晚我更喜欢清晨的它。此刻太阳还未出山,整个山城笼罩在薄纱般的雾气中,沱江此时显得更清澈,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对岸有古城墙,古朴不失雄伟,沿江而建的吊脚楼看得更清晰了,近处的河边,早起的苗女们在洗涤衣物,竹板一下一下的敲击声划破了河面的宁静。沿河街道上陆续出现了挑担买水果,工艺品的妇女。这些妇人看不出年龄大小,大都是一幅黑呦呦的面孔。坐船顺水而下,宝塔,小桥,城墙,吊脚楼,船尾的艄公乘兴唱起了山歌,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一切都来得刚刚好。凤凰的晨景就像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清新明目,不染纤尘。就像徐徐打开的山水画卷,诗情画意,心旷神怡。

中午时分我们在两个领队的夹击下游走在石板巷子中,游人多了,巷子又窄,巷道又多,一不小心就走丢了,害得两位领队大部分时间都在找人。经过一番折腾,最终来到沈从文故居,当地人对这位文学大师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除了《边城》的翠翠,对大师和夫人的爱情故事也是耳熟能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是呀,这座山城因背倚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从这里走出的沈从文、熊希龄、黄永玉……令当地人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自豪感。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座边城,三个小时后我们出现在大名鼎鼎的芙蓉镇,这个被称为挂在瀑布上的山寨因刘晓庆主演的《芙蓉镇》而得名。随后《血色湘西》等多部剿匪片也在这里拍摄,是典型的湘西古镇。先坐船上岸,穿过瀑布群,走上曲曲折折的小桥,踏上窄街陌巷的青石板路,这就是享誉两千年的古镇,古朴而淡雅,这里游人比凤凰少得多,安祥静谧。土家吊脚楼顺坡而建,街巷两边板门店铺,民族风情工艺品,姜糖,牛肉米粉,米豆腐最为吸引游人。

夕阳下山,我们一行人在“刘晓庆米豆腐店”集合,由于不走回头路,大家依次坐电瓶车驶出小镇。回头望去,这座小镇因游人的离去重归宁静,原以为芙蓉镇是凤凰古城的餐后甜品,没想到它却让我惊喜不已。

山水风光惹人醉,民俗佳肴耐寻味,张家界之行在依依不舍中落下了帷幕。记忆中那山,那水,那桥,那洞,无一不美,无一不妙,值得你用各种理由爱上它(写于2017年7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