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为桥心连心,十全十美添綦心
点点
——綦走发现文化志愿服务团七年第43次(总第459次)活动总结(摘选)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7124/031f732c96fb370a.png)
“五年应约,十全十美”——本次蜀南竹海之行,是团队七年来首次连续两天綦走,也是第十次前往四川,更是为了弥补五年前未能深入竹海的遗憾,于是我决定提前结束避暑回家,参加了这一次不同以往的徒步。
除了收获别样的綦走体验外,更是收获了“綦走发现”乡土史地人文的灵魂,并且,綦走发现团队,更是瀛得了当地情怀人士和游客的高看。
一、天宝寨
天宝寨的由来没有明确的记载。相传是古代"蛮军"屯兵的山寨。綦走发现敢确定,其历史还可以追溯到更早期,古人住山硐的时代。
又有传说是建于清代咸丰年间,为防御石达开太平军入川而建。其实,綦走发现了解到,清代晚期川滇交界的宜宾地区,比远道而来的石达太平天国部队稍早、影响更深远的是本地区的李蓝起义。
天宝寨内有多道独具匠心的石寨门(回来后问百度老师说是有13道门,一直很遗憾没有实地数一数),有的寨门上还有箭眼,可谓天险固堡,在用大刀长矛的古时代,真能一夫当关。
一九九七年,当地部门又在天宝寨的悬崖绝壁之上,雕刻了古代兵法精华——三十六计。一幅幅文字、人物摩崖石刻,巍然矗立于雄奇险峻的绝壁之上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蔚为壮观。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7124/35e05c803b1d4c07.jpg)
二、仙寓硐
位于天宝寨的右侧,建于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往后乾隆、咸丰、道光、同治及民国时期均有扩建或补修。其结构和天宝寨相似,也是半边山硐,背靠绝壁,前临深谷,据说这里从前飞阁流丹,香火甚旺。
殿阁在解放前因火灾被毁,只残留下几壁明代的摩崖造像以及清代的几尊雕像。
据景点介绍这里最早是一个道观,后来佛教兴盛,宋朝以后,相继建了观音殿,老君殿等活动场所。因而仙寓硐就成为了佛教和道教共存的宗教活动场所。
进入硐内,依次是观音殿、大雄宝殿、二佛殿、和尚殿和凌霄殿。观音殿内观音摩崖雕像,刻画栩栩如生,保存非常完好,烟熏黑色,让人一下就想到綦走之前曾探访过的安岳孔雀冥王造像,同时也说明这里烟火曾经非常旺盛。
据记载建于南宋,当时规模较小,仅以龛代殿,后来扩大了规模,在岩沿上增刻了高浮雕观音及十八诸神。
大雄宝殿也称大佛殿,是仙寓硐佛道共存的殿堂,殿中是三世佛、左右分别为文殊、普贤,后侧则是道家的天妃殿、财神殿。三世佛、天妃、财神融为一体,正是仙寓硐佛道相融、僧道难分的历史见证。
殿内诸多的佛道雕像,目前最逗游人喜爱的莫过于送子娘娘和财神菩萨,过往善男信女但凡有所求所想的,都会虔诚用手抚摸,以表心之所愿,以至于这两尊雕像被摸到油光锃亮,熠熠生辉。
更有硐顶还愿牌匾“居然生子”,似乎告诉人们这里许愿或许真的会灵。该匾一改古碑常态,白话形式,綦走初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7124/89468f06a655a9a5.jpg)
第二天早上,我们在观海楼前偶遇了一位七八十岁的当地老人,他听说我们来自綦江,他也多次到过綦江,强烈推荐“天宝寨”“仙寓硐”是蜀南竹海最值得一去的景点,没想到綦走发现已经先行。
并将此匾的独特之处,反向分享给他时,他直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过路看到有字,都达不到我们这样的深度收获。
在此,给我所在的“綦走发现”团队点个赞。回来后,徒友们仍在纠结,含蓄的古人为什么这么直白,喜形于色暴露无遗,不再遮遮掩掩表达感情?
总想更个明白的@兰信士兰 终于在先秦《诗经》中找到了出处,原来出自《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拆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意思是:怀胎十月产期满,头胎分娩很顺当。产门不破也不裂,安全无患体健康,已然显出大灵光。上帝心中告安慰,全心全意来祭享,庆幸果然生儿郎。
引得@黄河之水天上来 哈哈大笑说,我们现代人把“居然生子”挂在嘴边,多半会被洗涮。找到这一来头,才明白原来我们是错怪古人了。
在三世佛前,我们还看到了綦走发现路上,多次听说(详见万兴中峰寺和永新石门寺文)却没有见到过实物的九龙饰边皇帝万岁牌,虽然不清楚其年代,但精美的镂空雕刻,浑厚的字体,绝不妨碍它和硐内其它石刻雕像一样有一天终会成为传承中华历史文化的艺术瑰宝。
在此偶遇一游客大哥听我们讨论寺庙供万岁牌与今天“什么”“管”“宗”“教”如出一辙时,他连赞遇到了内行,还自我介绍其就是当地主管这方面事务的。
再往前,是二佛殿,额沿上横向浮雕为太子游四门,即释迦弥勒的经变故事。之所以称为“二佛殿”,是因释迦之经变称“二佛大事”。
至于有“以空间大小而论,该殿比旁边的大佛殿小”的得名说法,綦走发现认为,纯属巧合。紧挨着的是和尚殿,故名思义,就是存放和尚骨灰的地方。
最后看到的是凌霄殿,从左至右分为灵官殿、老君殿、玉皇殿,是仙寓硐先佛后道、佛道合一的历史见证。
仙寓硐是蜀南竹海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各个时期的碑刻很多,以清朝为甚,是人文爱好者必去的一个景点。
三、竹海博物馆
是我国第一家竹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竹文化最全面的博物馆。馆内收藏的竹编、竹雕,竹乐器……
件件的工艺都让人惊叹,其中镂空竹雕“千里报国”笔筒、竹编衣服、竹套花瓶,酒杯等等,让人印象很深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7124/3e94614ae89c8a4b.jpg)
特别是大型竹编艺术品《清明上河图》,由六个竹编工艺大师,用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100万根竹丝耗时一年编织而成,被誉为世界竹编巨著,也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行前功课,旅游达人们都把这里作为时间充裕情况下的补充打卡点,说只需要10来分钟即可全部参观,团队起起散散超过一个小时,仍然意犹未尽。
特别@阳默 和@知道两位小徒友, ,一直兴致勃勃地跑在最前面,发现有我们喜欢的,就倒回来告诉我们不要错过。
印象最深的是,大家参观完二楼,按游线提示转下一楼时,他们急忙把大家拉上三楼,说有更精彩的等着“綦走发现”,真的是童言无忌,两位小徒友的悟性推荐,确实又对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7124/11681c8141abab45.jpg)
四、夕佳山民居
返程途中,友友们再次走进夕佳山民居,找到了在竹海博物馆中提到的“竹公神像”复制品(原雕像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属于珍贵文物,藏于库房不对外开放)。
民居内的雕梁画栋、保存下来的家具陈设、牌匾,“望天书”的褒义由来,鸡婆学的民间俗称,夕佳山名称的传承与演变等,再一次让友友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部分徒友已是二度参观,不但不觉多余,反而收获更大更深刻。友友们在参观时,恰遇讲解在讲一个形似洗脸架的木制品,之前綦走曾在綦江乐兴廖家大院见过,都不知道这个“洗脸架放盆子的搁板”为什么能翻转,作用是什么,住家老人也不知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7124/99ca901de93bdc88.jpg)
这次导游解释这是茶具,搁板能翻转是倒茶不烫手,还上过央视正大综艺节目的——綦走太高兴了,之前想要的答案得来全不费功夫,只要有心人能记得。
五、特色“全竹宴”
2018年10月1日,团蜀南竹海行,@搬螃蟹 曾于之前实地踩线,找到当地人 或 徒步爱好者进入景区的小路。
后来綦走组队进入,因人多打眼而计划搁浅,改走另外节点(这里再次感谢@搬螃蟹,异地踩线比本地更辛苦!临时应变也要靠平时丰富的积累储存。)。
景区内“蜀南竹海山村饭店”的老板,二话不说直接退了定金——交出去的钱还能再退?綦走是个感恩团队,一直觉得欠人情。
一晃几年过去了,徒步中又有友友提到走个小远线,于是蜀南竹海成为不二选。
26日中午11点到达山村饭店,环境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友友们一眼就看到了柜台上摆放着的最近两年获得的星级奖牌及十年前获得的证书。
待不多时,热气腾腾又色香味俱全的竹灵芝、竹燕窝、笋片老腊肉、竹荪炖土鸡等等竹海特色菜品一一上桌。
简易便餐,却尝到竹海久富盛名的“全竹宴”味道,餐饮老板以6.5的折扣价,接待綦走。
让我们每个友友都吃得很是高兴,私底下也连声称赞,长途坐车的疲惫也随之顿消。当天晚上,又绕道选择山村饭店,来了个全竹宴。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7124/4e38c26a7231f03c.jpg)
为了哄托气氛,友友们徒步完到达饭店也是晚上6:30,立即投入到餐厅布置,感谢@篆山行@冬冬@缘来同行@红英等等,横幅,团旗统统上墙,硬是把个餐厅布置出浓浓的“綦走味”,老板也来加入喜庆,还派了一位员工连续抢拍。
17人围成一大桌,油酥竹蛹、山椒竹胎盘、双椒竹胎儿,干锅竹荪蛋,桂花炒竹燕窝、竹荪炖土鸡,冬笋炒老腊肉,爆炒楠竹菌………
一大桌味美鮮香全竹宴,@幽兰@独钓寒江@红英@简单就好@微风轻轻 奉献的“綦心美酒大荟萃”——热烈的氛围,浓浓的香味,酒不醉人人自醉。
年仅九岁却已有三年徒龄的@知道 小徒友也被氛围感染,扬着灿烂的笑脸,开心地说“以前我不喜欢吃笋子,今天吃了好多,好好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8867124/dec46b1f6617ed63.jpg)
此次綦走,旅游达人们推荐的观海楼、拜寿台、忘忧谷、卧虎藏龙、翡翠长廊等,一个也没有拉下,个中情趣儿,各有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