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唐诗(41)
从唐大历初期到贞元中期的三十年间,一方面是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一方面是最高统治者越来越贪婪,而当时大多的知识阶层几乎都采取了回避现实的态度。白居易在这种情况下倡导“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并写下大量讽谕诗《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等,这类诗歌不仅反映了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而且寄托着诗人的政治理想,也印证了诗人所倡导的诗歌主张,有着现实意义。
《新乐府》五十首中,《新丰折臂翁》、《上阳白发人》、《卖炭翁》、《红线毯》等名篇已入多种选本及初高中课堂,今天我避熟就生,读了这篇《两朱阁》。
两朱阁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
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
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
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
妆阁伎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
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磬。
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余。
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
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
仙去双双作梵宫,渐恐人间尽为寺。
这是《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二十四首。诗以一个三言句、一个五言句开始。第一句就是题目。第三、四句均为五言句,以下七言到底,共十六句。这就是序文所谓“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题目下面有“刺佛寺寖多也”字样,是摹仿《诗经》的小序,说明诗的主题,也就是诗所讽谕的意义。
全诗开头四句,说明了两座红楼的来历之后,用四句七言来叙述两位公主死后,她们的住宅改为佛寺,给尼姑居住供养。以下四句写公主住宅改为佛寺后的寂静情况。接下去讲这两所挂着“敕建”金字匾额的佛寺,空房闲地多得很,而佛寺邻居的老百姓却苦于没有住处。接下去说,记得当年公主建造住宅的时候,强占了好几家平民的土地,现在公主亡故,住宅改为佛寺。这样下去,恐怕天下到处都会变成佛寺了(齐人,就是齐民;人间,就是民间。唐人避李世民的讳,凡是用到世字,都缺一笔,写作,凡是民字都改用人字)。
全诗以两公主薨后立寺为背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佛寺之多,以致大量侵占民宅、祸害百姓的事实。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叙述,一方是平民百姓无处居住;一方是尼院佛庭宽绰有余、明月照射的长满青苔的空地。如此明显的对比将诗人反对大肆修建佛寺表达得清楚明了。
所谓乐府诗,是指东汉末年至唐代,即从二世纪后半叶至七世纪初,可以用作歌词来歌唱的那些诗,以及沿用这种诗题仿作的诗,如李白的《行路难》、《蜀道难》等等;而所谓新乐府,是指模仿乐府诗而又不再用乐府旧标题,而依据内容另取一个新标题的那些诗,如杜甫的《兵车行》以及“三吏”、“三别”等等。所以“新乐府”并不是白居易首创的,而只是继承杜甫的诗艺创造。
尽管白居易这些为“时”为“事” 而作,“不为文而作”的讽谕诗,历来被不少诗论家讥为“浅俗”而遭到“艺术性不强”的批评,但这些跃动着时代脉膊、现实性极强的诗歌还是让后人看到了当时的风貌,在今天也没有失去其意义。正如陈寅恪先生在其(《元白诗笺证稿》)中道:“元白集中具有新乐府之作,而乐天所作,尤胜于元。淘唐代诗中之钜制,吾国文学史上之盛业也。”
一时间,白居易政治上直言极谏,诗歌创作中的讽谕时弊,风格嚣张刻露,致使他陷入政治和艺术生涯双重困境,并因此而带来了他诗歌创作心理的变化。之后,白居易遁入了“知足保和”的逍遥之游,为其一言兴邦拯救天下的政治热情与为民请命的内在赎罪冲动,画上了仓促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