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财务决策体系计算是否应该逃离北上广
最近一篇《如果北大清华毕业后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的文章又毫无意外的掀起一阵逃离北上广的热潮。我不由得想起我的一位好朋友,每每有“逃离北上广”运动,她就泪眼婆娑地来找我,哭述在北京的悲催生活,告诉我她要离开北京。于是我也泪眼婆娑地与她惜惜告别。但她前前后后找了我四次,已经三年了,她人还在北京。
因为学区房的话题,大家又和我聊起,在北京到底划不划算?我们不防用美国的财务决策体系进行决策。
用财务决策体系计算是否应该逃离北上广我在给学生讲美国财务决策体系时,基本不停地在讲各个应用领域的公式和模型,但有一天早晨,我在马桶上思索人生时,突然顿悟。美国形形色色的决策体系归总起就是一句话:收益大于成本的事就做,收益小于成本的事就不做!简单地令人发指,而这个发指的模型的确可以应用于各种决策上。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这个模型,我们先倒着看,这样符合谨慎性原则。
成本有哪些?
成本通常分成两种:现实成本和机会成本
1、现实成本:
住房成本
居于北上广深必得有蜗居,北上广深此轮房价再次上升,是大家逃离北上广深的主要理由。中国人若没房,内心所产生的恐惧是无法控制的,面对房价,人是苍白无力的。
交通成本:
以北京为例,交通堵塞是不分时间的。至深夜都可以看到“三环停车场”。2015年上班花费时间的统计数据中(2016年数据尚未公布),北京以52分钟遥遥领先,北京遥遥领先,北京遥遥领先。但通州人民笑了,通州人民每天在路上时间高达4-6小时。
空气成本:
帝都人民的恶梦---雾霾,已成为帝都段子的主角,美国学者称北冰洋冰融加重中国雾霾,可能影响北京2022冬奥会。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用财务决策体系计算是否应该逃离北上广2、机会成本
当你选择A方案而放弃B方案,B方案所产生的收益就是A方案的机会成本,听上去好晦涩。也就是你选择留在北上广,放弃回家乡。回家乡的收益就是你这次选择的机会成本。(真绕,其实就是回家乡的好处)
陪伴父母,尽享天伦之乐;
低价购房,虽环境人文不及北京,但好歹有安身之所;
从大城市归来所带来的优越感,足以让你三个月处于自我感觉良好状态。
收益是什么
你敢显露才能,我就敢给你机会
当年,我还在软件公司就职时期,由于大多数员工是IT背景的技术专业人士,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极低,与领导相处的能力达到令人唾弃的状态。经常看到部门聚会时,领导还没来,技术狗们已经开餐。领导赶来时,技术狗们已经微醺,此时一反常态,慷慨激昂,志在天涯。拉着领导的手直呼小名:“旺财,我有许多话想和你说。”但技术狗们并没有因此卒于聚会,有能力、有创新的技术狗们仍然迎得升职机会。这是北上广!
见识比知识更重要
什么是见识,什么是知识?
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的科学家发现牛顿的定律存在无法解释的区域。经典物理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在微观世界中,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遵循的是量子力学,而不是牛顿力学。量子力学产生了!
体系内是知识,体系外是见识
我是更看重的北上广的见识体系远比知识体系更庞大,更有作用力。
城市见识差:
记得我上大学时,一位同学来自于农村,没上过兴趣班;我来自于二线城市,从小学习小提琴(由于乐感太差,第二学期就被劝退);另一位北京的同学从小学习皮划艇。那个年代的农村同学不知道小提琴长什么样,而我不知道皮划艇长什么样。
家庭见识差:
如今,北上广深的孩子见识也因家庭的阶层不同在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穷人的孩子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中产阶段的孩子以学校和家庭教育结合,富人的孩子以家庭教育为主,学校仅是一个平台。财富只是一个表象,更重要的是资源与父母的见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站在柴火垛上,能一样么?。
用财务决策体系计算是否应该逃离北上广综合所述,当我们列出各自的成本和收益后,可以进行评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
收益>现实成本+机会成本
以我个人而言,我更看重北上广的收益,展示的机会与见识的平台,便是我们的追求。
逃离北上广也许就是逃离了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