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两件事,做一个好人,和爱一个好人

“我知道人间处处有爱
请你放心地成为你自己
我相信人生可以变得更加完美
就让我们加入这场人生的游戏”
—— John Denver
上个周末刚刚读完一本书——Scott教授的《少有人走的路》。天气正好,从右斜上方洒下来的阳光,使手中纸张的温度,暖得格外真切。
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心智成熟的旅程,分为自律、爱、成长与宗教和神奇的力量四个部分。令我感触最深也最想要分享的,是“爱”这一章节。爱的对象有很多种:父母的爱、朋友的爱、师长的爱、伴侣的爱、陌生人的爱等等。
在这里我想聊聊伴侣的爱,也就是爱情。对自己而言,爱情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会经常问自己一个非常俗气的问题——“什么是爱?”我给过自己很多种回答,又经常自己被自己难倒,直到看到这本书,我认为找着了一个真切的答案,就像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突然被某个人一语道破: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现在的我认为的爱,正是一种价值的实现。通过爱与被爱,首先,在心里会有一种充盈感,就像冬天里的羽绒被,温暖踏实,而不厚重;其次,在相处的过程中,两个人能够相互陪伴、共同成长,这是爱非常动人的意义。
以前的我认为爱情是瞬间,是一见钟情的动心、是肌肤之亲的触电;如今,爱情对我而言是过程,是闲暇之余的陪伴、是酒杯轻碰的谈心。
书中谈道:古往今来对于爱有过各种荒谬的认识,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坠入情网当成爱的体现,激情洋溢的背后,其实是主观愿望和性的欲望在作祟。再甜蜜的热恋,终会有褪为平淡的一天。
相反,Scott教授认为,真爱的基础其实并不是恋爱,甚至没有恋爱的感觉,也无须以之为基础。它是一种自我完善的特殊体验,在爱的情感里,能够使灵魂得到无限的延伸,并且渴望带给对方滋养,希望对方成长。
还有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书中也有具体谈到,就是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只有学会独立,并且体察彼此真正的需要,才能使爱经营和维持得更加长久。
当我们爱上一个人,会很容易产生依恋的情感,希望生活中的每分每秒都能拥有对方,但同时爱也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情感,需要适当地约束。
我的一个最好的发小,前二十年把学业当作自己的情人,一丝不苟全心全意;后来好不容易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头两年他们同在一座城市然而彼此毫无察觉,到相爱的时候却突然要面临跨国距离的考验。
一个是公派到塞尔维亚任教,另一个得回英格兰完成学业。除了距离,还得面对时差、经济、家庭等等问题,唯一可以把他们俩联系在一块儿的,就是手机屏幕里的人像和听筒里的声音。有时候在一旁的我看得都觉得揪心,和他打趣说道:
“这样的感情不辛苦吗?哪天你们真成了,我得包个厚厚的份子钱,以资鼓励呀!”
“辛苦,怎么不辛苦,没办法,爱上了嘛…”
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选择在一起生活罢了。
但是他们令我最感动的地方,是即使现在隔着跨国的距离,彼此都在对方的未来规划里,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在分开的时候,专心认真地做好自己该做的;在爱着对方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了自己。
自律的力量源于爱,而爱的本质也是一种意愿。自律就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明白再相爱的两个人,同时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纪伯伦在一首诗中写道:
一起欢笑,载歌载舞,
但容许对方的独处,
就像琵琶的弦,
虽然在同一首音乐中颤动。
适当的空间、适当的距离等都能够保持爱的新鲜感。最持久的新鲜感,就是让自己可以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论是接触了新的事物,或是学习了新的爱好。
给自己点滴的改变与成长,也是给爱情一个美好的许诺。
- END-

感谢关注
我在这里等你
微信公众号:samsyp1995
个人微信:JFCalifor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