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

什么是自律

2021-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筷子0327

我应该不能被称作一个自律的人。从小我就为能边看电视边写作业,跟我爸妈展开了“游击战”:每次周末父母上班去了,我就打开电视;只要听到门口自行车“吱”地一声响,(那是我爸妈停自行车的声音)我就立即把电视给关了,把电视机布给盖在电视机上面,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现在想来,父母肯定都知道的,只是没工夫或者不愿意揭穿我的小把戏而已。

等再大点的时候,大概是初中的时候,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脑。那时候周末能够玩上一会儿游戏的想法,简直是当时支撑我学习一星期的巨大动力。父母是三令五申地说,不是不给你玩,你要有个度,按照我们规定的时间去玩。但有时候还是忍不住,一经发现自然是大声呵斥,我被数落得自己都埋怨自己不守规矩。

现在想来那些小时候与父母斗智斗勇的场景,虽然感觉很有趣,但是还是有些不理解。当时的自己正是好玩调皮的年纪,你要我先完成作业,再去玩,这当然可以,但是这要在我不知道电视电脑有多好看、多好玩之前。一旦我知道了看电视、玩电脑能够收获的快乐,比通过做作业获得的多得多(说真的,那时候写作业根本就没有觉得很快乐),那我们怎么可能说服自己先去做作业呢?延迟去获得快乐和满足感,在当时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看来都是难以忍受的。

我突然想起了那个著名的实验,说是一群小孩,每人被分到一颗的糖果,被大人告知如果你们能够忍住1个小时不去吃的话,那之后你能够收到更多的糖果作为奖励。实验结果是只有少数的几个小孩能够忍住诱惑,不去吃糖果。同时,实验追踪了那些能够忍住不吃糖的小孩长大之后的表现,无一例外都是有成功事业的人。

这个故事经常在学生时代被老师反复提起,用来规劝我们好好学习,以后有的是时间玩。但是现在重新回顾这则故事,感觉完全是在瞎扯淡。你让一群小孩压抑自己的天性不去吃糖,同时奖励那些能够忍住不吃糖的小孩,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设计。另外那些忍住不吃糖的小孩,最终是怎么变成成功人士的?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还是其他种种机遇?我想无论如何,不可能是通过过分压抑自己的渴望、延迟自己的满足而获得的成就吧。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样的成功人士也太恐怖了。

回到自律的这个话题上来,正如我前面说的,如果能够延迟自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能力不叫自律的话?那究竟什么叫做自律呢?首先我想说明的是,自律肯定还是让人不舒服的,毕竟他是我们自发地向我们自己的舒适区剥削的一种方式。其次,我认为自律的关键,还是在“自”:这个自,应该是自发和自然。在我看来只有将外在的强迫的限制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积极的自然式的自我约束,才能够真正地帮助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我在学生时代也经常列类似上图的时间规划表(上面的图是网络上找的一则笑话,供诸君一览),但是从来没有一份坚持超过1星期的。现在想来当时自己的计划就没有真正地贴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来。只是一味地把要做的、可做的、貌似对自己有用的事情统统地列了上去。这样的计划注定会面临流产。

所谓的自律不应该从理性上去实现,那样痛苦地难以坚持;而应该发自内心想(而不是计划说要做),从感性上找到坚持的理由。比如,读完书有很多收获很满足。找到想自律的那件事中让你感觉良好的一点,就容易继续下去。

毕竟,对于任何事物来说,一旦勉强就变味儿了。

以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