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

我以为的,只是我以为的

2024-01-13  本文已影响0人  逸二逸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晚,一定得早睡……”

周末这两天,体验了一把其它时区的作息。不因身在异地,只因通宵至早晨。

上传完毕,把链接发送给创作小助手后,再一次从成品的兴奋,跌进沉静的自省:

“值得吗?”

愣了一会儿,双手一拍椅子的把手,向上用力一撑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打着个哈欠自言自语:

“管它呢!不都是自己想做的吗?!”

吃点东西,洗个舒服的澡,听着楼下人们晨练的热闹,一觉睡到中午。

总想着每天的日更,在白天早早地完成。结果总是到一天快过去,才开始动手。

早上,不知该写什么时,会想着今日尚未过去,说不定会有小确幸的发生。

中午,仍不知该写点什么,继续想着,这不还有一下午吗。

下午……晚饭后……零点前……

日更,这件事到底对自己来说,是困难,还是简单,才会被一直推拖到最后呢?

这是我最近的困惑。

不想敷衍了事,毕竟初心是要锻炼自己的文笔。不想写流水账,平淡到不出门的自己,流水账也没多少“流量”。

也不想写一些自己的奇思歪想,自己觉着是在论事,可在尚为蹩脚的表达功力之下,大概会走形成负能量。

曾经听过:“如果那句话你纠结着到底要不要说,那就不要说出来。”

正如在一个局里面,除了做局的幕后主使,局内人谁又能百分百断定,所见的是真相还是表象呢?

有时候觉得,比恐怖片更恐怖的是:

“你看到的,都是为了给你看到的。”

笔锋一转!

之前不是给自己定了一个尝试项目,每天对着镜头聊个几十秒发出去吗?

我做了。

把镜头里的自己,当作是一个朋友般碎碎念,或说自己做了啥,或说自己的小感慨。

竟然也会收到点赞和鼓励评论,感到很暖心的同时也有些许扎心。

随手拍、无剪辑,这所谓的互动数据,甚至是播放量,都比大多数自己花好几个小时弄出来的视频要好。

这是我第一次理解,一些“方法论”里说的共情这一点。

或许,是我对着自己碎碎念的东西,也是一部分人想对自己说的话。

我以为让作品“好看”,不失真实,就是最大的真诚。却总是避免自己出现在镜头之下,而真人出镜或许就是最简单的真诚。

只听声不看人,确实能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但是,真实地看到一个人的眼睛,才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人是怎样的。

虽然,至今还没放下担心会被亲朋好友刷到的包袱。但这一道坎儿,我是真心想要跨过去!

我老是跟自己说,走自己的不必在乎那么多的眼光。我也总是希望,自己能早些成为这样的人。

可一到人堆里,就不同程度失效。

不免也想笑话自己一下,既担心人家看到,又希望人家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没办法,人总有好多的矛盾体在体内打架。

又是该提醒自己的时候了,

“还没发生的事,想来干嘛?做了再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