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PM的自我修养
产品经理究竟是什么?入行第三年,多少有些了解,但困惑仍然不少。
当年阿里巴巴苏杰老师的“神作”《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为产品经理的入门书籍,把无数产品爱好者带入坑中,我是“误打误撞”进入这一行,那时就像鲨鱼闻到血腥一般,如饥似渴的看各种产品书籍。如今回头一看,再次翻阅以前读过的书,大多是带有培训性质的,而绝大多数带有培训性质的书,是没有思想、没有内涵的,就如关于编程的书籍《XX语言30天从入门到精通》,你只能掌握一项基本的技能,而深层次的东西,培训是无用的。
讽刺的是,苏杰老师确实去做关于产品的培训了,还组织过好多产品群,而市面上有很多关于产品的培训课程,卖的火热,讲师亦是BAT的产品专家、总监级别的人物。产品的培训和UI的培训、编程的培训如出一辙,随便学点基础的东西,东拼西凑一下别人的作品,编造一下项目经历,便成了一个初级产品。一些所谓的“干货平台”来来去去就是一些最基础的产品分析,如果用批判性思维作逻辑分析,90%的产品分析文章写得都漏洞百出。一个毫无经验的产品新人,如果完完全全参与一个项目,只要智商正常、悟性足够,一些产品的基本面半年的时间就能摸清。
每个行业都有泡沫,前天一个搞ios的同事就自黑,“360行,行行转ios”,ios已相当饱和,未来失业的将会是ios程序员,我听了心里一惊:好歹你们有一门手艺,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我们产品行业才泡沫严重咧。当然,每个行业都会有泡沫,也都有很多外围的行业专家,说起直播、网红、短视频、共享单车分析的头头是道,能给你100种解决方案,但却没有低下身子哪怕做一件事情。就像一个人,你说什么话题,你说任何问题他都知道,并分析的头头是道,但你真要他去做,漏洞百出,扯皮耍滑。“知道分子”,挺可恨也挺可悲。
我曾列出一些产品经理需要的技能和核心素质给我上司看,他跟我这样回复:这些都是结果,最主要的是“多动脑筋、多动手”,他是大学学的是中文,现在是技术总监,我想“多动脑筋、多动手”是他的最看重的吧,也是他刻骨铭心的经验吧。下面附上他的“批示”:
学习能力?你能不能短时间内自学css、自学一切你不会的工具、自学你遇到的知识盲区?
执行能力?你能不能在正确理解上司、同事的意图基础上去办一件事儿,而不是都没完全理解,最后做出来的与上司、老板、客户交代的事儿完全不一样,又要重新返工重新做,浪费大家的时间。
技术理解?你能大致听懂技术方案么?账户体系的原理、搜索的技术原理、最简单的登录注册技术流程你懂么?业务流程你理解么?流程出现异常该如何处理?
版本规划?你能有序的规划版本,根据反馈和需求有节奏的进行版本迭代么?
需求理解?对,理解,你知道“理解”这个词有多重要么?大家都听过福特的那句名言:用户要的不是更快的马,而是更快的交通工具。这就是需求的理解,而不仅仅是需求的搬运工。
心态胸怀?被技术喷,当炮灰,两头受气,你是否沉得住气?
运营数据分析?对基本的运营数据有一套自己的分析方法论么?
懂设计?你在开始画原型图的时候,脑子里有没有一些基本的设计规范?
懂用户?太多的“我觉得、领导觉得、运营觉得”,真的懂我们产品的目标用户想要什么么?还是说我们对某些细节的偏执追求当成了“细节决定成败!”
等等........
那些大招、杀手锏、烂大街的“沟通能力、项目管理”,拜托,各行各业都需要!
产品玄学,我第一次听到的一个名词,一些产品专家喜欢用,任何不能解释的产品问题,都可以归为产品玄学,但产品玄学又是什么,一套并不能证伪的理论!
杂乱无章的写了这么多,产品经理是什么?我觉得,是一个工匠。有更高的追求,你可以谈到“工匠精神”,基于“工匠精神”已被滥用,我这里不谈。工匠,一个汽车修理工是工匠,一个火箭专家也是工匠。工匠的价值在于,他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处理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就拿汽车修理工来说,各种型号的汽车,一种状况发生他能知道如何修理,如何修理能够令客户满意。更不希说拥有上万零件的火箭,没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不可能处理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一个工匠,能不能把用户的使用场景描述清楚?能不能根据用户使用场景设计流程?流程的异常状况如何处理?如何根据反馈来优化用户的使用流程?能不能根据自己的见识,迅速处理棘手的问题?能不能把运营的需求点转化为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跟踪、统计、优化?
看汽车的修理书籍不可能成为汽车修理工,同理,看了基本产品的培训书籍,看了那些零碎而不系统的产品知识点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产品,每天沉浸在“知乎、36Kr、PMcaff”,零碎地吸收着一些所谓的产品干货,拾人牙慧,沉溺于这些文章好似掌握了产品的真理,没有经过系统的分析和实战,这一切只能缓解你的焦虑罢了,对于自身的产品level提升无任何帮助。
这个世界,一种知识或技能的完全掌握,必须通过严格而痛苦的训练,没有捷径。否则,你只是一个“知道分子”。产品经理需远离那些干货,多看些好书,低下身段沉下去去做一件事儿,多动脑筋、多动手,久而久之,你也会成为“干货”。最后说一句产品专家常说的,我也用来装回B:我说的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