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诗词专场书评

滕王阁上的悲喜交织

2024-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紫气东升

前几天分享了王绩的《野望》、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千秋寂寞,有一个诗友对我的分析进行了简短的点评并阐述了他自己对于诗歌独到的见解。

他说我最近读了很多的书(其实只读了一本书的一两章),尤其对诗词都有了个人的心得和体会,有了自己对诗歌的赏析的独特的见解,非常不容易。诗词由于他的语言和典故的原因,现代人欣赏起来还是有点距离的。而我能够静心学习研究,真的非常不容易。

他针对我在《野望》赏析的最后说能不能找到一个均衡的路程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今天的社会环境过去已经不一样了,做个普通的公务员,不求上进,不求政治上的提拔,不做唯心的事情,不用去阿谀奉承,只要得过且过,应付一下就可以。但是在古代很难做到,因为古代竞争非常激烈,所以说要想要得到五斗米,就一定要折腰。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才冒着挨饿甚至饿死的风险辞官归隐,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确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回归了自己的本性,回到了自己的田园,回到自己的老家,等待他的果然也是物质上的艰辛和贫乏。陶渊明他有五个嗷嗷待哺的儿子,还有老母亲,他们全家常常是连稀饭都吃不起。一天只吃两顿稀饭,而且那个稀饭稀的如同冷饮,他的儿子个个年龄又小,而且都是在艰难的生死当中徘徊,当然比杜甫好一点,杜甫的儿子都饿死了,他儿子好歹没饿死,所以说这种做这种选择,能够谋生却放弃谋生的选择,其实也是非常艰难的。而且陶渊明又好酒,他的家庭更艰难。他的五个儿子据说都是平凡的农民,所以说这种选择是很艰难的,你只有承受过官场黑暗的人,才会深深的理解陶渊明的这种选择。

在苦难中开花,也只有一流的诗人可以做到。在我们平凡人的眼里,苦难就是苦难,但是,在这些积极乐观,阳光的伟大诗人心里,也可以看出,田园的桃园,是美丽坚固不败的花园。

接着他又说到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他说听到这首诗的时候,他不自主就想起了王勃,他们都是初唐的大诗人。那段时间,他到南昌待了一个星期,刚好学习的地方刚就在滕王阁附近,曾次经过滕王阁,然后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就起来跑步,跑到滕王阁下面。就跟朋友交流滕王阁为什么这么有名?就细细讲了滕王阁的故事。提起滕王阁的故事不得不提王勃。

王勃,只活了27岁,就像闪电那么璀璨而迅速凋谢,生如夏花,又如闪电一样。陈子昂至少还活了40多岁,不过他们两人都是命运多舛,但都留下了千古文章诗句,供后人怀想。

王勃的时代应该比陈子昂还要早,他是初唐四杰之一,处在李世民的时代。陈子昂出仕已经到了李治武则天的时代了,所以说王勃可能比陈子昂要年长一些。

王勃的故事其实说明了一个人成才成名太早了,其实也是一种负累。他一生过得不太顺利,就像苏东坡一样。我也举了个例子,苏东坡也是少年成名,天下皆知,跟王勃是一样的,但是之后的命运多舛。当然了,苏东坡的命运再惨,比王勃还要好一点。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我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的一篇文章,经常在清晨的时候读,当时也感觉自己怀才不遇呀,读到《滕王阁序》,感觉有时候热泪盈眶,他那种人生遭遇重大挫折打击,怀才不遇的想法,报国无门这样一种处境非常令我感同身受。

所谓树大招风,比如三国时的曹冲虽说是病死的,真正缘由有待考证。曹植应该是是被曹丕给害死的,因为曹植的才华太大,危及到了曹丕的地位,所以就发生了这样的兄弟残害的事情。说到王勃,因为少年成名,十几岁文章名闻天下。被太宗李世民看中了,选为自己皇子沛王的伴读。给王子做老师,做优秀同学的,肯定就要帮他写点什么文章。当时写了一篇斗鸡檄文,写得这个叫刀光剑影,英勇无敌,非常有文采,非常棒,把那种战斗的搏杀写得非常的气势宏伟,让人看后连连赞叹,就跟《滕王阁序》一样,他的才华世所无敌。可是却犯了一个大忌,为什么犯了大忌呢?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把自己两个哥哥都杀掉了,最后才成为成为一代君王的,所以他又担心自己的皇子自相残杀,出现自身的惨剧,王勃的这篇文章就犯了这个忌讳,他虽然写斗鸡,却写成了皇兄之间的讨伐檄文。李世民希望自己的子孙不要再自相残杀,不要像自己这样,所以触犯了李世民的大忌。李世民一怒之下把王勃贬为庶民,一撸到底。从王府高高在上的伴读,一下贬为庶民,可见对他的打击有多大,而且在此后他再也没有被录用。之后人生奔波,不但失业,而且所有的名望都没有了。

这也是一个人必然的经历,文章写的好,但是他不可能对世事了解的那么明白。对于我们成年人,有时候也有这种情况,为了表达自己的才华技能,皇子是自己的主人,肯定要为他,尽力的,使出自己的才能,又怎么会想到会犯了皇帝的大忌呢?这一点他是想不到的。就算我们有一点经历,经历一些世事挫败的人,也不一定想得到。可见,有时候才华,木秀于林风必毁之!树大招风,这是一定的!所以“大智若愚”是老子的智慧。那些少年成名,没有经历世事,没有城府,必定会触犯很多人的忌讳,被人嫉妒诽谤。像苏东坡,不知道包藏自己的锐气,包藏自己的才华,得罪很多人,尤其是得罪一些小人,被人陷害,遭人嫉妒,这是必定的啊。

自古以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律。叶嘉莹先生曾引出孟子的“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来形容王勃短暂的一生,虽有才华,却人品不好。但我却从《滕王阁序》中可以了胸怀坦荡,志意高远的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已成为千古佳句。谁无少年?哪个少年不做点错事?

反之,人只有在跌落谷底,在人生绝境的时候,写出来的诗文才能够感人肺腑,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毕竟大多数人,平凡普通的人都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都是属于失意的状态,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种失意落魄的状态呢?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因为多数人的生存都是不容易的,失败者居多,向往成功,怀才不遇是多少多数人的生存状态。

随后他谈及自身,谦虚地说他是一个非常平庸迟钝的人。工作31年,期间换了七八个领导,其中有三个领导,他不小心得罪了,触怒了他们,导致他们对他打击报复。所以说其实他也是一个不懂世事,非常迟钝,后知后觉的人,活了这么多年才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年轻的时候,经常踩红线,踩人家尾巴,自己还不知道。人生命运多舛,遭受打击报复,在生命低谷的时候,还是要有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态来看未来,不要一直一味的沉迷,消极,迷茫、痛苦,永远阳光,积极向上。

《滕王阁序》其实就是包含了在痛苦中挣扎,在失望中奋进,在迷茫中保持希望阳光的积极心态,希望与痛苦交织!感动着千百年来无数的后人。滕王阁二十七次被烧,又二十八次被重建,就是因为那种在痛苦中挣扎,奋斗向上的一种精神在激励着后人,这是滕王阁精神,是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

最后他说人生得失,很难预料,祸福相依,总之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听写他由人及己的有条不紊对诗人、对诗文的解读犹如在寒夜遇见一盏明灯,照亮我、温暖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