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你也能成为一名持续行动者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刻意学习》。
这本书是由清华大学学霸、Scalers Talk成长会创始人Scalers所写。他通过1000天持续写作,从一位默默无闻的IT从业者成长为知识付费领域的高手,不仅获得李笑来、古典、采铜等大神的青睐,更在30岁前实现了财务自由。
本书教读者借用数理学科的概念工具去思考和破解个人成长的问题,通过持续行动,依靠行动和学习双系统,实现认知升级,最终成为一名持续行动者。
这次,我们讲解书中三个重要问题,分别是什么是持续行动,为什么要持续行动,以及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持续行动者。
① 什么是持续行动?
在词典上,“行动”是指为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而持续是指“延续、继续、无间隔、连续不断”。所以,持续行动的意思就是将行动延续下去,无间断、连续不断地行动。
但这里有两个要点需要注意。
第一个要点是“长期稳定不低于预期”。
举个反例:如果一个中学生想在一学期内学好数学,他非常勤奋,每天都持续做题,却总是不断重复做容易的题,这样即使他在持续行动,考试成绩也永远上不去。因为虽然有稳定的行动,但每天都没有让自己高于预期一点点。
第二个要点是持续行动有一个最基本的节奏就是每天做,做足够长的时间,而且要保持稳定。
再举个例子:我在几个月前创建了一个专注阅读打卡群,一方面是想实践自己的“1000天专注阅读计划”,另一方面是想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持续精进。刚开始,有不少人加入进来,每天进行阅读打开,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又一批的人慢慢消失在视野里,他们通常都有不可拒绝的理由:工作比较忙、要备考、带孩子顾不过来读书……随着打卡群一期一期的进行,每天坚持打卡的人也越来越屈指可数。许多人在一开始时也是有宏大的愿景和不错的行动力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输在了每天保持稳定的输出上。
② 为什么要持续行动呢?
人都是有惰性的,持续行动明显就是反人性的一种行为,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做呢?
首先,我们的成长是朴素的,所以由成长带来的改变也应该是朴素的。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总是想在最快时间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今天买的物品恨不得明天就收到快递、刚跑三天步就想瘦10斤、才学习一个月就希望逆袭成功……但是我们要明白:核心技能是没法通过强及时反馈来构建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坐冷板凳的准备,只有持续行动,才能守住这种寂寞,最终拨云见日。
其次,我们今天的所有现状,都是由过去构成的,所以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陶渊明有一句名言叫“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过去已经无法改变,而想要未来符合预期,就必须通过持续行动去改变;如果你不想未来的自己每天都像现在这样凑合,就必须持续行动,才能改变未来的轨迹。
再次,持续行动是一种战略能力储备,尤其是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
虽然朋友圈里总有不断炫富、屌丝逆袭的故事,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这个社会,贫富悬殊在不断加大、阶层固化逐渐显现,普通人上升的通道也日益狭窄。所以,如果你不是各种二代,就必须把时间持续地、长期稳定地专注在一个点上,并且在这一点上形成自己的优势资源。
③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持续行动者?
第一,时刻警惕强及时反馈。
渴望“强及时反馈”是人类身上固有的属性与需求,它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想要的结果,感觉非常爽,甚至会让人上瘾。一旦你陷入强及时反馈的陷阱,就离健康成长越来越远了。
第二,打造稳定的行动系统”
输出行动力,需要有行动系统提供稳定供给,我们可以通过四个方面去构建。
一是资源投入和优先级。即不断取舍,放弃和主线无关的事情,突出重点做减法,专注在核心资源上。
二是找到情绪意愿和出发点。行动有时需要情绪触发,这个触发点可能来自我们的经历、行动、思考或见闻,当它累积到一个阙值,然后就突然爆发。
三是进程跟进和追踪记录。我们需要运用各种数据化手段来标记我们做的事情,以此抵抗时间的流逝。
四是打足预留量兼容突发。假如你想日更写作,就需要在空闲时多储备几篇文章,等到万一哪天来不及写时,可以立马拿来用。
第三,构建学习系统。
行动系统解决每天“做”的问题,学习系统则解决每天进步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四个方面的改进来落实这个问题。
一是夯实基础知识体系。不论你从事哪个领域的学习,都要准备好足够多的沉默时间去夯实自己的基础。
二是熟练应用关联类比和逻辑推理。在打好基础以后,就要根据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推理进行推论,这样可以打造出一张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
三是训练抽象思考能力。通过抽象能力,可以把很多事情借鉴到其他方面。
四是构建全面连接的体系网络。我们的知识要点应该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全连通的网络。
最后总结一句,在这个时代巨轮轰隆向前的时代,我们总在学习焦虑、知识焦虑、阶层焦虑,但如果你不做点事,只会越来越焦虑。所以不妨开始行动,哪怕一小步,焦虑感也会降低。坚信持续行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