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题》:刘慎虚笔下的优雅所在,真让人向往啊!

2020-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芸窗月影

这个春天,因为疫情不得不困兽家中,憋得人要发疯 。

常常凭窗远望,看那春意盎然的北坡,树木摇曳,花影婆娑,心时常是痒痒的。

却也只能告诫自己,忍忍吧,一切都会过去。读书吧,幸好有这爱好。

于是,在那一朝一夕的百无聊赖中,唐诗成为每天最好的伴侣,陶醉其中,忘记一切凡俗的忧愁。

今天读到刘慎虚的这首《阙题》,更是被他所处的环境吸引,他笔下的优雅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若不是如今情况特殊,真是有一种立刻驱车前往大山深处一游的冲动。

却只能是冲动一下,然后怏怏地继续读诗,在文字中寻找心灵的寄托和慰藉。

请看原诗:

                                                                      阙题

道由白云尽 ,春与清溪长。

时有落花至  ,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  ,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  , 清辉照衣裳。

题目“阙题",意思就是无题,“阙”通“缺”,可能是诗歌在流传过程中丢失了题目之故。作者刘慎虚是盛唐著名诗人。这首诗描绘的是通向深山别墅途中的幽美景致,也反映了诗人与友人山中隐居生活的情趣,自然流畅,意境悠闲,读来别有一番风味。

“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这两句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摄像镜头跟着诗人向山的最深处走去,你看啊,那弯曲盘旋的山路仿佛伸向了远方的白云,放眼望去,蓝天白云缭绕的山道,真像是到了仙境,实在令人心旷神怡。而身前身后满眼的春色呢,顺着清澈的溪流一路绵延,多美啊!

如果说前两句是远望,那么接下来两句就是近景与细写了。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诗人在落花飘飞的山路上走着,而这落花随着流水,把它的馥郁芬芳送向了远处,犹如送出了一份美好,更如作者当时的好心情。这春光,这心境,多令人艳羡啊!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也有写落花,“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同样是落花,张若虚是在梦里,是伤感,是用落花寄托自己伤春叹事的感慨,一年一年春逝去,漂泊何时才到家?

而刘慎虚写的这个落花,却是开心欢快心境的映衬,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兴致勃勃走在山间的情形,肯定是陶醉了吧?谁说不是呢?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难怪诗人那么好心情呢,他的住处这么清幽,他的志趣又这么高雅,真是世外高人的感觉嘛!“闲门”不正说明诗人甘于寂寞清淡,不喜欢扎堆呼朋唤友么?他肯定也有朋友,但一定是志趣相投的,谈笑有知己的。像杜甫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那样的朋友,不多,但情谊真挚,心灵相通,那种感觉,岂是一般俗人能体会得到的呢?

想想看,门朝山路开,林荫掩映下的房舍里,诗人在屋里或读书或会友,那份惬意和闲适,真是神仙一样的体验啊!

末两句“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可谓特写白日读书时的场景。这里的“每”解释为“虽然”,意思是说,由于山深林密,即使在白天,这里也是树影摇曳,只从树缝里洒下片片阳光,落在诗人的衣服上,以及手捧的书卷上。

多静雅的所在啊,正好静静读书,更能让心灵获得真正的宁静和放松。

这样的幽静,这样的不被世俗打扰,真是一种享受啊!

读完整首诗,我的思绪还沉浸在那片清幽里,走不出来,也不想走出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