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心理

无非就是一种循环嘛

2022-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今夜吃泡面

古典有一本书叫《拆掉思维里的墙》,或许读过的人,都认为这本书写的还算可以,说得挺像那么回事的,然后不了了之了。如果是没读懂,或者读明白的人,也会说——说的全是大道理,什么狗屁玩意。真的读懂的人,即便是无法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最起码愿意尝试一下,没准能够遇到什么意外的收获呢。这就是人的选择。

见过很多人,也遇见过很多人,动不动就说——这是负能量,远离微妙。真的远离负能量了吗?

最大的负能量不是来自于陌生人,而是来自身边比较亲密的人,那远离这些人了吗?

陌生人所谓的负能量,之所以可以远离,但有可能这些所谓负能量,也许仅仅是因为看不惯,听不顺而已,选择了远离,是因为希望看到的是看的惯的,听的顺耳的,这是人最基本的一种心里状态。

为什么要说负能量往往来自于身边比较亲密的人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有多少人会认为自己的老板、上级拥有着正能力,能够使其不断的进步的,相反,又有多少人活着、活着,潜移默化的活成了他们的样子,说话的方式、办事的风格……,虽然极其厌恶他们的样子,但当待人接物时,成为了效仿者,说这同样的话,办着同样的事情,即便是在极其不认同的情况下,依旧如此。

当这样的时候又该如何判定是学好了呢,还是学坏了呢?判定的标准也很简单——是否因此而受益,成为效仿者之后,无论是哪方面受益了,即便是手段卑劣一些,也不会因此而感到羞愧,因为实实在在的得到了。

一句很经典的话——向上看都是屁股,向下看都是笑脸。

或许认为这是生活的常态,不否认,这确实是生活的常态,佛家常说的——轮回之苦,苦集灭道。

就如此赤裸裸的现实,即便如此,也宁可选择卷着,也不愿意做主动离场的事情。其实离场不离场并不是重要的事情,有些事情也不是离场就能解决的,离了这个场还会有下一个场,也是一种轮回。

真的想改变,变的是认知,只有认知改变了,可能同样是循环,也许从自己这开始就有了新的产出,何尝不是一种创造,只不过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能够扭转一些事情而已,其实都不相信,都按照原来所设定的照张办事,真的也就这样了——无非就是一种循环而已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