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社群初体验

2018-03-17  本文已影响367人  大鹏Darpon

F61美照1 F61美照2

1、初识

初识DISC,源于2016年参加拆书帮赋能班。

同学舞象刚学完线上小荻老师的课,课间谈到如何去撩大咖,如何添加大咖微信。

我对这个新知识特好奇,去到百度和知乎上搜索。于是在甑有才公众号做测试,结果显示S占主导。

在拆书帮拆书很长一段时间,因为需要做社群运营与过级,我的I特质与C特质不断上升。

经常会在微信群里面自嗨,喜欢观察家给予更多意见,而我作为观察家,也喜欢给别人意见和建议。

去年拆书结束,卸任长老之后,I和C特质又回归于正常。

2、误解

基于在网上的资料,对DISC一知半解,产生很多误解,别人也会质疑我对这个概念的专业性;

在2017年里,因为用DISC给别人贴标签,被社群小伙伴怼过一次。

在拆书帮拆书时,有位医学毕业博士,在家待业,给人的感觉是特别能带动气氛。如是我用DISC理论和她说,你就是一个大I。当时她不理解DISC是什么?

我给她解释DISC的性格特征,她给我的回复特别有意思:“你怎么知道我是大I呢?你了解我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吗?我工作的样子吗?”。

当时我真的没有反驳的论点去支撑,只能草草首场这场对话。

第二次是在F61的班级群,自从退出拆书帮的运营团队,我也不需要去群里做自嗨的事情。所以当时看到大家聊的那么开心,气氛那么嗨。

我就说,你们估计都是大I吧,居然能聊到这么嗨。

这之前,我认知为:只有高I的人才喜欢去做活跃气氛的举动。

F61双证班聊天记录

而我的助推Vivian就立马指出,在双证班可以任意切换。

当时听到只是哟哟的感觉,可以任意切换性格,我真的还有第一次听说。

当我第四天听完秀秀馆长的DISC的报告解析后,才明白Vivian的这句话。

而3月17号的课中,海峰老师提到我们在DISC的认识中,首先会直观的去给别人和自己贴标签,到后面再撕标签。

这也学是我在学习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因为我在给别人贴标签时,被怼回的经历历历在目。

3、正源

2018年3月17日,从早上的9:00到20:30,将近12小时的时间里,脑子不断吸收DISC的理论,也不断冲击我对它的认识。在睡觉之前,对今天的内容做一个整理输出。

第一天由海峰老师和任博老师讲述课程,从DISC的起源,到定义,案例分析到最后的小组内部讨论。

3.1 双证班

一个成功的培训师只有得到学员的认可,才是一个好的讲师,海峰老师和任博老师的呈现刚好证明了这点。

海峰老师

海峰老师反复强调三点:

(1)人不是因为证书让你更牛,而是因为你让证书更牛;

(2)两天的培训课程不是关讲感受,最关键的是要改变,产出实际的行动;

(3)未来的人才是不断的提升人际关系的敏感度;

3.2 双证班的课程安排

在3月17号这一周,从周一到周四,每天晚上都要翻转课堂;

3月17、18日两天的线下课程,

课程结束后21天助推活动,在群里做主题分享,主要包括:

(1)文章的输出;

(2)用DISC改善个人的人际关系;

(3)线上分享和培训;

课程安排

在双证班的课程安排中,21天助推活动是最关键的活动,因为这个我们现场产生了天使和死党的角色,让我们毕业生的链接不断加深,加强;

3.3 如何用DISC讲师准备培训与顾问;

讲师证:D:关注培训内容重点、I:故事、如何把自己的故事加进去、S:提示、C:事实,依据;

顾问证:D 定向能力;I 愿景、画面感;S 倾听能力;C 区分事件与观点

3.4 个人目标之冰山理论

在心理学中,著名的冰山理论中提到,当我们看到表层的行为时,我们很难去了解行动背后的动机;

冰山理论模型

在其他的理论中,我们更加关注冰山理论下面的改变,而实际是,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冰山下面的情绪与动机,很难去改变;

DISC理论我们关注行为,尊重、理解、接纳行为背后的情绪,对行为做改变,当我们的情绪受影响时,我们要了解我们有四种解决方案;

例如当阴天时,我们情绪不好,从背后的心理学逻辑来看,存在很多未知的因素,但是如果用DISC性格特质去改变,我们能如何做:

D:工作,只有工作时我才会忘记我不快乐这件事;

I:shopping,当购物时,我们对于花钱的心情肯定会缓解

S:为自己心爱的人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C:分析什么时候会下大雨,什么时候会下小雨,我什么时候会好起来;

3.5 DISC历史

DISC的核心理念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誓言》的作者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他是最早以四种不同的元素来诠释人类行为模式的人,他以四元素——火、空气、水、土为基础,提出人类具有四种基本性情,即易怒、乐观、冷静和忧郁。

1928,美国心理学家马斯顿博士发展出一套理论,用以解释人的情绪反应。马斯顿设计了一种可测量四项重要性向因子的行为测验方法,这四项因子分别为支配(Dominance)、影响(Influence)、稳健(Steadiness)与服从(Compliance),而这套方法也是以这四项因子的英文名第一个字母而命名为DISC。这就是DISC的由来。

DISC社群初体验

在国内培训时,会用到颜色、方位、动物、西游记师徒四人来代表讲述。

3.6 DISC性格人员相处之道

为了让大家对DISC性格更加了解,任博老师在课程中引入热门电视剧人物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问题,让小组讨论:

任博老师

3.6.1从那些可以看出女主角性格特征?

D:注重时间(大手表)、快节奏(很时尚却穿运动鞋)、汇报时给选项、汇报时给说重点;

I:语速快,和大家相处的好,

S:不敢拒绝、过分自责,太注重别人感受;

C:反复确认,穿衣严谨死板;

3.6.2如果她是你的上司,你要注意哪些?

D:不能穿的比领导漂亮、不要质疑领导,汇报结果,说重点;

I:感同身受,不能瞒细节,要坦诚;汇报工作时要有条理性

S:多支持;

C:条理性要好;

3.6.3 你可以给他那些建议?

D:换位思考,多倾听;

I:多倾听,关注细节,逻辑性强一点;

C特质高的表现 S特质高表现 I特质高表现 D特质高表现

3.7 DISC团队演练

团队演练主要是考察团队在DISC特征领导下产生的不同的反应,这部分的内容无法用文字描述,期待下次专题的分享;

团队演练

4、DISC社群初体验

第一次参加F61的双证班的培训,我的整体感受是“丧心病狂”之体验,为什么这么说?

“丧心病狂”之一,助推和学员至热情,进群就是一堆人欢迎;

7组美美哒助推Vivian

“丧心病狂”之二,红包雨;

“丧心病狂”之三,零食吃不完还打包;

61蛋糕

“丧心病狂”之N,我已经数不过来了,期待我的下一篇分享;

7组小伙伴与助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