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自我成长 带动家人成长
学了心理学,并不表示就能帮助家人,只有当我们表现得有力量时,才能带动家人变得有力量,所以先专注自我成长,再带动家人成长。
一、关系的本质
1、人生八苦
修佛的人看来,人生有八大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
苦的意义是放下、正悟、增长智慧,进入极乐世界,不再受苦。
2、人生三大主题:生死、欲求、关系
生:信仰、和宇宙的连接、自我发展、超越自己。
死:反应和宇宙的根本关系之一,从出生开始就走向死亡,存在本身的意义就是意识到自己。
欲求: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爱、被爱、关注、权力和控制等。
人生三大主题与人生八苦有很多对应关系,核心就是串起生死和欲求,亲密疏远、温暖冷漠、与别人、与世界、与自己的关系。
人类真正的深刻是因为要面对和回应死亡,关系当中会遇到死亡的问题。痛苦绵绵不绝是因为躲在欲望短暂的快感里,假装不去面对死亡,我们就像在钟摆的两极,而这两极就是快感和死亡。
通过连接,对方就像是我们的镜子,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我们自己,人和宇宙是一个整体,通过关系体会和看到自己,都是为了回归,和外界发生的一切关系都指向归为一体,所以关系的本质是在照镜子,通过连接看到自己并且回归。
当我们受到夸奖时,我们感到快乐,自我价值感得到满足;当我们被贬低时,我们感到自卑、难受,其实我们在意别人的评价,我们想得到的不是别人的夸奖或批评,不是别人的看法,我们关心的是他人眼中的自己,关心的是感受,他人是我们的镜子,会有映射效应,要想获得心理自由,就要打破这种反应式的心理。
二、关系的内涵
1、亲子关系
养育孩子也是养育自己的过程、自我疗愈的过程。
2、伴侣关系
可以自到内在小孩,通过洞悉得到真正意义的成长。
3、系统关系
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社会等,通过在行动上检验,看到自己的知行合一,而不是分裂的。内心世界里没有别人,只有和自己的关系。
4、宇宙关系
一切关系都是我们学习的课题,摸索学习,看清自己、提升自己。
三、原生家庭
痛苦不幸就像是印痕,很多来自于原生家庭。
1、找到不幸印痕的来源,寻找因果解释。
2、所有的流派理论都是在让内心世界获得某种解释,疗愈创伤,解除未来的痛,每个人都有“病”,找创伤的来源,形成机制,处理创伤,寻找内在的合解、安宁。
3、减少关系当中悲剧性的自我投射,改善现实关系中的体验。
4、以始为界、切断轮回,养育好下一代。
5、了解家庭对人生的意义,通过行为、社会、法律层面调整。
领悟原来父母也只是普通人,普通人说的不是父母的身份,父母不是神,小时候觉得父母是巨人,那是小时候的一种崇拜,后来发现父母很多地方不能帮我们,父母能力有限,这时候会同父母争吵,这些就会导致自己否定自己,只有不再索取,才会疗愈,才能真正从内心长大成人。
四、原生家庭的影响
1、生存(关系)模式会影响长大后的关系模式。
2、影响人格、核心信念系统、行为习惯。
把自己的问题归为原生家庭不是为了甩锅,不是宿命论,因为大家都成人了,名人伟人的原生家庭并不一定都没有问题,完美无缺的家庭也可能培养出不成才的孩子,未成年主控权在父母,成年后改变了,取决于自己。责任的分界在成人以后,成人后还受影响,是内化的父亲和母亲与内心小孩的关系,家人是戴着丑陋面具的天使,要穿透丑陋的面具看到暖暖的春天的阳光。
五、帮助家人要先帮助自己
1、受伤的自己常常戴着有色眼镜,看到家人时只看到丑陋的面具。
2、魔鬼的问候不温暖。
3、有心有力做精神的富翁。
4、不要试图改变他人,而是从接纳开始,从接纳自己开始,接纳不是纵容,而是允许自己或他人暂时这样,等待时机,施加正向力量,不是有意控制和改变,而是看到自身有积极阳光的力量正在增加。
5、我是一切的根源。
6、确认自己不是救世主。
自我成长是地基课,督导最重要的是提升自我成长水平,可以照顾好自己,可以给家人看到力量比改变家人更重要。
六、帮助亲人的心法
1、心临而不失察
2、协助而不埋怨
3、建议而不操控
4、带动而不干预
5、至诚而不包揽
七、帮助亲人的原则
1、安全
2、有效(回到老百姓身份,不是专业人士)
3、科学
4、及时
5、尽力(不纠缠)
6、对路(风格匹配、时间、金钱、精力、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