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执着于和自己较劲。
王阳明从小就胸怀大志、饱读诗书,渴望在有生之年成就一番事业。科举入仕以后,他更是发奋图强,为国家而频频建言献策,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名臣。
时值宦官擅政,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为了一己之私而迫害忠良。同样,王阳明也遭到了刘瑾的陷害,被贬谪至偏远的贵州龙场。
在奔赴贵州的山路上,刘瑾为了斩草除根又派出两名山贼来追杀王阳明,所幸他佯装跳入河中被淹死才逃过一劫。而后,王阳明历经艰险终于来到龙场。
“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山洞里的日子虽然清贫孤苦,但王阳明却能在困顿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丰盛与满足。
王阳明对于人生真理的追求,有着一种类似于宗教式的虔诚。经历了漫长的苦修之后,王阳明领悟到了“心外无物”的道理。这并不是说除了我们的心之外、世界上就没有其他的物体。心外无物,指的是境由心生。
到此,我们不妨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简单地说明。比如说,我们在餐厅吃饭的时候点一份咖啡,结果端上来却只有半杯。
有的人就会觉得很生气,觉得自己被店主“坑”了。其实并不是因为这半杯咖啡,而是因为他们心里对于半杯咖啡的负面看法。
也就是说,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纠结与烦恼,其实并不是由于外在事件所导致的,而是我们内心对于外在事件的看法所导致的。
“吾心光明,复何以言”,王阳明先生认为,一个人的心境如果充满了光明,那么他的生活自然会过得满足和快乐。
也许对于其他人来说,闭塞落后的龙场就是生命的荒原,野兽横行的石洞就是人间的牢狱。可是王阳明却在绝望中观照自己和这颗心,最终领悟到了世间的绝妙智慧——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外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在
正所谓“境由心生”,生活中的很多烦恼与纠结,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想太多。有的时候,不妨让自己的内心归于平静,不要执着于和自己较劲。
在最孤独的时刻,我们要学会和内心中的自我对话——圣人处此,亦当何道?